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公司把你当成神,当你出错的时候把你当成鬼,当你平平淡淡的时候,把你当什么也不是。”在讨论信息中心职能的跟帖中,这是备受追捧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市民新闻学的兴起、特点及其应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演播室里正襟危坐的主持,新闻现场科班出身的专业记者,已不再是这个时代为我们带来外面世界消息的唯一渠道。当马特·德拉吉率先向全世界传播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博客们开始喊出重写政治新闻学甚至民主本身的时候;当韩国新闻网站ohmynews成功地将“每个人都是一名记者”的口号变成现实,成就自己韩国最具影响力媒体之一的地位的时候;当自称“合作型报纸”的红纸网站(www.redpaper.com)要“给每一个人成为记者的能力,有你自己的专栏,贴出你自己的文章,决定你自己文章的价格,把你的作品卖给全世界潜在的几百万读者”①的时候,传统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3.
“只有当你的情感真正投入的时候,你所谓的智慧、所谓的技巧都会融入到你的情感之中,如果你没有情感,光有所谓的智慧,光有所谓的技巧,那你不是主持人,是匠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记者贩菜记》及随后发表的“记者贩菜归来之后”的三篇新闻述评,由此引起持续了近一个月的读者来信讨论,使《长江日报》一度成为市民的“第一道早点”,这使我们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记者基本的实践活动,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深入、再深入”,深入采访是记者走向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深入”的第一种境界——县人身入,是采访题中应有之义。生活是新闻的源泉,车间工地,田野地头,军营阵地,商贸市场,市井乡间是出新闻的地方。新闻界前辈历来把“身入”生活看成是记者事业生命攸关的根本问题。他们认为,一个好记者,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群众,什么时候离开了,记者的生命也就完结了。也就是说:你想干新闻,最起码要“身入”生活,否则,你就不配当记者。为什么新闻前辈把“身入”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当记者与某些官员暗通款曲,制造新闻话题的时候,当记者和房地产商眉来眼去,拼命地制造虚假新闻的时候;当记者把别人的痛苦当作娱乐的素材,尽情地嘲笑别人的时候;当记者借助于个案监督粗暴地干预司法审判的时候;当个别记者涉嫌犯罪而更多的记者群起为其叫屈的时候;当记者为了自己的职位而上下疏通的时候;当记者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出卖国家情报的时候……这时的新闻媒体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社会公器,而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孕育出来的特殊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7.
难以忘却记者梦还是在不谙世故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在几乎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我的理想》的作文中,那多半是“长大要当解放军”、“长大要当科学家”,可范庆锋却写道:“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记者,而且要当个好记者”。可幸运女神对他似乎并不垂青,甚至有意把他捉弄。1978年恢复高考后,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范庆锋,憋足劲要考新闻系,可偏偏录取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学物理。  相似文献   

8.
1993年8月6日。北京,全国记协新闻发布厅。建国44年来首次举办的全国青年报刊“十佳”记者评选在这里揭晓。来自河南《青年导报》的记者部主任范庆锋,面对这份崇高的荣誉,眼睛禁不住湿润了。不是他感情过于脆弱,而是一个中原汉子经过十余年苦苦求索,梦想成真后那别样的思绪别样的情。一、难以忘却记者梦还是在不谙世故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在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曾写过的《我的理想》的作文里,范庆锋的理想不是“长大要当解放军”,也不是“当科学家”,而是“当记者”,并且要当“好记者”。幸运之神对他似乎并不垂青。1978年恢复高考后,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范庆锋,憋足劲要考新闻系,通知书下来了,被录取到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学物理。师专毕业后,范庆锋本来已经分配到令诸多大学生向往的地区机关。可一纸调令,他被调到了最基层——豫东某县的一个乡政府办公室。作为出生在黄河故道的农家娃,能够有这么一只“铁饭碗”,范庆锋无论如何也该满足了,可他偏偏又拾起了童年时的记者梦。这梦对他尽管是那么遥远,那么苦涩,可他依然是那么痴迷。当时,《中国青年报》正在开展人生观大讨论,他禁不住拿起了那支“三寸秃笔”,就那么摇啊摇,一直摇了  相似文献   

9.
你的文章登载在本报内刊《纸上谈兵》之后,编辑部里议论不断。这并不是你提出了一个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而是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而我们很多人已经淡忘了它。20年前,当我加盟解放日报的时候,记者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岗位。那时,在人们心目中,一个解放日报的记者,就是代表党,代表正义,代表改革开放。社会上似乎还没有“贪官”这一说,官官相护还没有那么明显。在解放冤假错案,在冲破思想禁区中,我们用大量的报道和内参推进了改革。那时记者真的很无私。后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渐渐侵袭记者,百姓中就有所谓“豺狼虎豹”(财政、穿制服、水电煤老…  相似文献   

10.
还是在不谙世事的少年时代,范庆锋就做起了他的记者梦。1987年初夏,《青年导报》那个心地善良而又“爱才如命”的总编辑.把当记者的机会给了范庆锋。当他接过那个烫金的“记者证”时,却又突然觉得手中的小本本,份量是那样的重。范庆锋毕竟已不是儿时那个范庆锋,理智似乎早已战胜了激情。他知道,自己一个学物理的大专生,半路出家干记者,有可能一辈子成不了名记者,但总可以成为一个好记者。1987年11月17日,一个重大的机遇终于降临。那天,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 《今传媒》2003,(6):31-32
某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家报社的一位专栏主编在清华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育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  相似文献   

12.
父:小明,你的作文怎么得了个“○”分? 子:老师说我写的尽是假话。父:谁教你那样写? 子:爸爸,就是你呀! 父:胡说! 子:你忘啦,上个月你在报上发表的马书记退礼品不就是假的吗? 父:哎呀,你,你,你这孩子……! “白字佬”训娃父:宝宝,用“贪梦”这个词造个句听听。子:爸爸,不是“贪梦”,是“贪婪”。  相似文献   

13.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4.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15.
说出来或许你不信,一位小报记者晚上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席桌上要互相留下电话号码,可这位仁兄竟忘记了带笔,朋友们说:“你这当记者的,怎么能离开笔呢?”他苦笑道,现在又不是8小时上班时间,带笔也不采访。所谓“8小时记者”,就是上班当记者,下班后记者工作就滑了。新闻界前辈邓拓说,记者工作最忌机关化,上班下班,“公事公办”,这是老爷记者。我们说,那种上班是记者、下班后对新闻漠不关心、仅仅局限于8小时之内的作风,是当不好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报上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专栏主编在大学里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养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不着学习,刚刚扫盲的人就可以当好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17.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  相似文献   

18.
一看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觉得有点怪,傍“大款”不是某些年轻女子的事吗,记者也傍“大款”?不错,傍“大款”的记者确有人在。 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轻女子,不嫁年貌相当的小伙子,偏要跟个差不多可以做她父亲的“阔佬”结婚,甚至宁可当个“地下夫人”,或者不清不白地做老板的所谓“秘书”。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几年来我读了几本新闻学专著,又通过采写实践,使我对新闻报道兴趣更浓,不知咋的,竟做起了“记者梦”。请问,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国家正式记者? 甘肃靖远 路飞路飞同志: 你在当通讯员之初,就有当记者的强烈愿望,这说明你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从你给我信中说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必要对你的想法加以引导,以便使你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个问题,轻装前进。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23日,某报上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家报社的一位专栏主编在清华大学向学生们介绍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理念”和“诀窍”。当学生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记者”时,这位主编说:“没事跑图书馆的人,对不起,你别当记者。”当学生再问“你受过新闻教育吗?你的新闻素质是怎样培育的”时,这位主编回答说:“我没有受过任何新闻教育,甚至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刚刚扫盲而已……新闻是做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这位主编成功的“理念”和“诀窍”是当记者用不着到图书馆去看书,用不着受任何新闻教育,用不着学习,刚刚扫盲的人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