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蓓然 《现代语文》2005,(2):106-107
《水浒传》以其深刻的社会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便是其中精彩篇章节之一。它不仅鲜明生动地塑造了林冲这一个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典型形象,而且有着独到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因此,高中语文及成人高考语文教材一直把它列为小说范文。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百回本《水浒传》第十回。该回选入了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教材要求让学生把握林冲性格特点,正确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但拙文这里探讨的是“酒”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起的作用,以管窥豹,对《水浒传》中的“酒文化”作些诠释。  相似文献   

4.
试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反墨效应周启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回书较《水浒传》其他章回在人物刻划方面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金人瑞语),我们不难看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借助“反墨”的描写手法,刻划出了鲜明独特的反映本质的个性;而有意识地...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津津乐道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简练的环境描写。而笔者以为这一节里,行文的交代照应也极富特色,尤其值得借鉴。标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其中的“风雪”、“山神庙”,文中就有多处照应。风雪———⑦段林冲去接管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中语文教材名篇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而其中的“山神庙”情节尤其备受关注。以往研究者的关注点主要放在“山神庙”叙事学功能上的意义探讨和林冲个人性格变化的重要节点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山神庙”这一民间信仰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了解“山神庙”这座神庙,对于理解林冲这个人物至关重要,也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许蓉蓉老师执教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杭州地区高中语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这堂课以对金圣叹的评点作为处理教材的切入口和激活学生思维的发轫点,用三个主干性问题“林冲够不够狠”、“林冲是不是一个英雄”、“作为何塑造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有争议的英雄”串联了教学的全过程,三个问题逐层推进,呈现了阶梯状的三个教学板块,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第四册所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一回。文中称那个谋杀林冲不成反被林冲所杀的陆谦为“陆虞候”,但许多人却读成了“陆虞侯”。这可能是因为“侯”在古代是一种爵位,与“官”密切相关,而“候”似乎与“官”沾不上边。其实,“虞侯”一词根本就不存在,“虞候”才是官名。这个词最早见于《左传·昭公  相似文献   

9.
高扬 《教师》2010,(21):127-128
林冲是《水浒传》中形象刻画十分鲜明的人物之一,但他是如何从一个声名赫赫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转变成一位威风凛凛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如何由一个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人转变成一个与统治阶级势不两立、殊死搏斗的英雄人物的呢?这在高中语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精彩的描述。值得研究的是,林冲性格的转变不是一种“突变”,而是一种“渐变”。  相似文献   

10.
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在表现主题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往往在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作用独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故事情节的设计即是这样。学习这一课,如能抓住故事情节来鉴赏,则许多问题都能凸显出来,可谓“一水灵现,连岗三面”。一、双线情节与主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正面详写的内容是林冲刺配沧州后的遭遇和反抗,线索是主人公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过程;侧面略写的内容是以反动统治者陷害林冲的诡计为线索贯穿起来的。初到沧州的林冲心中仍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是陆谦…  相似文献   

11.
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本文多次地重复推出林冲“把花枪挑着酒葫芦”的特写镜头。作者用意何在?几经揣摩,笔者认为这只橘黄葫芦的屡屡点染,是为故事的高潮——林冲奋起杀敌作铺垫的伏笔。其铺垫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原回目叫做“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相似文献   

13.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作者十分讲究“砌末”的设置和使用,特别是草料场里老军的大葫芦和火盆、林冲沽酒路上遇到的山神庙,以及入庙所见的殿上塑像,都值得细细咀嚼和欣赏。  相似文献   

14.
赵付州 《成才之路》2012,(6):15-I001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小说生动地描绘了被封建统治阶层逼得无路可走的林冲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到拔刀怒杀奸贼,最终走向梁山与统治者决裂的过程,再次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一鲜明的主题,也真实地再现了林冲这个人物形象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典型性格。  相似文献   

15.
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这一种类的描写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节选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精彩篇章,就是通过简单的"风雪"环境描写勾画出前后不同的"林冲"形象,并且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该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且在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试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题解及教学上海/唐王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九回,完整目录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关于“风雪”两字的理解,翻阅《辞海》、《辞源》、《古代小说词汇释》、《古汉语词典》,均无“风雪”一词的解释。课题实际告...  相似文献   

17.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林冲被刺配沧州不久,忽一日从开酒店的故人李小二门中得悉高俅竟然派陆谦千里迢迢追来谋害于他,顿时大怒,“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准备结果了陆谦性命,  相似文献   

18.
在高歌猛进的新课程改革大潮中,许多传统篇目被“改”掉了,但节选于《水浒传》第十回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却能在高中语文教材里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林冲在被反复欺凌中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盼望有朝一日“刑满释放”后继续效忠朝廷,却被逼着一步步走上与朝廷对立的草寇生活。林冲的经历最能代表众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生命历程,因而最能揭示《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脍炙人口的一节,历来为人津津乐道。这一回主要写高俅对林冲的迫害步步紧遥,派陆谦火烧草料场,阴谋害死林冲,使得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失掉了最后的安身立命之所,终于从原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变为了一个坚决反抗的英雄,毅然投奔了农民起义队伍,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20.
高萍 《陕西教育》2006,(7):78-78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完成了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步。在这一章对林冲的集中描写中,作者前后几次写到了雪,涉及雪景的环境描写虽然极其简略,但却对故事情节的勾连发展,人物性格的转变,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环境描写极为简洁而又成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