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游戏是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活动,是他们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主要途径和手段。小学生喜爱游戏,视游戏为生命,他们通过模拟生活的游戏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以丰富和发展性格、意志、情感和志趣,发展智力和能力。音乐教学中的游戏即音乐游戏,是融音乐与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乐感和美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音乐游戏中学习音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了解音乐文化,而且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开展教学,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音乐教学效率。一、创设音乐游戏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筛选音乐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有力举措。(一)创设“听”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听觉上的音乐训练,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的基础是不脱离学生已有的“音乐”兴趣和能力。从主观上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他们意识中的或感受过的音乐样式。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们已经生活在自己的“音乐”之中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所要做的是打破学生原有的“音乐世界”,重新营造一个学生陌生的或者不是其主观认同的“音乐世界”呢,还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利用、引导,修缮已被他主观认同过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4.
唱游是学生学与玩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采取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等音乐手段与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身体动作和姿态来体验音乐中节奏、节拍、速度、情绪等诸方面的特点,在感受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因此,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试用“动中学、玩中练、乐中思”三部曲进行教学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音乐游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不少音乐老师的追捧。这很好的证明了小学音乐游戏教学和音乐教学规律是相辅相成的。音乐教学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添加游戏的元素,使得教学的趣味性很强,学生更加轻松有趣又生动灵活地掌握音乐知识。他们会自动自发地去探索里面的世界,并且陶醉于音乐的世界。本文以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帮助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邵喜红 《考试周刊》2010,(7):224-224
音乐是综合的艺术,音乐不仅仅要和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进行综合,还要和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进行综合教学。结合新课标.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地掌握知识,把音乐与游戏、舞蹈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体验、感受音乐,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学生从座位的柬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又创编歌词、创编舞蹈动作、创编节奏等,让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平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样给学生真正的展示平台,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在音乐教学课堂中,采用“给学生十分钟玩玩音乐”的方法,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做游戏,开演唱会,情境表演,音乐知识竞赛,舞蹈创编等活动,让学生在玩玩、听听、做做、看看、想想、跳跳的活动中,学会思考,加强记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情趣,感受音乐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等特点。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可以采取“玩”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深入感受体验,在“玩”中获得真知。我们所说的“玩”,是有目的的“玩”,它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加生动、活泼、有趣,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玩”中感知寓教于乐一是游戏感知。游戏是低年级学生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游戏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案例:在教学《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我们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新教材设计了不少音乐活动 ,在教学中 ,注重音乐活动 ,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可以有效地完成音乐教学目标。一、设置音乐游戏 ,激发音乐兴趣小学生非常喜欢做游戏 ,课堂上可因势利导 ,设置有趣的音乐游戏让他们参与。如教材第四册第四课音乐游戏《谁唱得最准》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七个唱名 ,做成头饰让学生做游戏 ;也可以设计《爬梯子》游戏 ,根据音阶的结构 ,设置不同格子的梯节 ,并在各个梯节上放上各种小动物 ,“do”是小熊猫 ,“re”是小鸭子…  相似文献   

10.
一、游戏复习韵母师:小朋友们,我们做游戏好不好?生:好。师:来,戴上拼音头饰,我们做找老朋友交新朋友的游戏。(放找朋友的音乐)(此游戏分小组进行,在两小组之间找到和自己头上的头饰一样的老朋友,读一读,然后走到别的“韵母”面前,结交新朋友,互相读一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乐中巩固了复韵母)师:能告诉大家你都结交了哪些新朋友吗?(生出示手中的拼音卡片并读一遍)【评:上课刚开始,就用游戏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在音乐中复习巩固了复韵母。】二、音乐、图画导入新课师:现在,老师放段优美的音乐让你们放…  相似文献   

11.
音乐游戏是学生认识音乐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游戏,是把音乐知识、演唱歌曲、舞蹈创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接受能力融入到音乐游戏中,与儿童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巧妙设计音乐游戏,让音乐游戏带领学生认识音乐世界,让音乐游戏奏响课堂的美妙音符。  相似文献   

12.
王进 《辽宁教育》2008,(4):29-29
二年级的孩子看图说写话时语言单调。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淘宝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基于低年级孩子的这个特点.我在班级设立了“淘宝大王”、“淘宝大将军”、“淘宝小士兵”的奖项,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替代枯燥无味的背诵积累。孩子一听要和他们做游戏。  相似文献   

13.
李嘉仪 《儿童音乐》2015,(1):52-53,63
音乐课堂中的游戏应不同于一般游戏,它是通过游戏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我在音乐教学中,采用“给学生五分钟”的方法,让他们在这五分钟之内,开展做游戏、开演唱会、情境表演、音乐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玩玩、听听、做做、看看、想想的活动中,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加强记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可以把游戏教学融人音乐课堂,通过唱唱、跳跳、动动、玩玩的游戏让学生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使自己成为游戏中的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非审美化的现状。音乐教学并未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的目标。在《纲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的审美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音乐游戏的开发有改编类和创编类两种途径。在开发过程中,要能体现音乐性、游戏性、趣味性、时代性的特征。此外,在开展音乐游戏活动中,要注意活动的组织、教师语言、情绪调整、教具设计等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音乐游戏活动促进儿童的审美体验,获得良好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稿源采珠     
<正>辽宁李薇音乐教师都会有这种体验,学生在课堂上一“动”起来,气氛就活跃多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音乐性的“动”,必然沉浸在一种游戏般的欢快之中,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到音高、节奏、听辨、协调统一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用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拍手、拍腿、  相似文献   

18.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音乐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兴趣和“冲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把单调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趣味游戏”和“趣味竞赛”,引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和兴趣。让学生在音乐故事、音乐童话、歌曲表演、舞蹈及律动曲中,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学生带到歌曲的意境中;用形象多彩的插图、幻灯,表达歌曲的内容、情景;用舞蹈、表演、游戏等方法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走、跑、跳、玩、追、捕、躲、藏,使他们在唱唱玩玩中,用身体的各部器官  相似文献   

19.
在金色的童年里,难道还有什么比游戏更吸引儿童的吗?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而"音乐游戏"更是一颗夺目的明珠,它是音乐教育中儿童最喜爱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有一定的规则和音乐方面的要求而进行的。它是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提高审美情趣,特别是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 ,创设出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 ,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 ,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万物之始 ,先有节奏。对于刚进校门的学生 ,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节奏意识 ,让他们感觉到音乐是很美好的 ,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也有一定的“约束”———节奏。初学节奏 ,可以教学生拍节奏为 2 /4的乐段 ,再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