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前介紹傳統语文教育的时候,曾經談到前人向学生进行作文訓絳的一些經驗。(見本刊今年三月号。)这里再就方法方面,补充几点。一、培养写作能力,要从根本处着眼,重視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識,并且要求勤学苦练,不能掉以輕心,只望速成。韓愈說: 无望其速成,无誘于势利。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渥者其光曄。  相似文献   

2.
打牢基础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在《答李翊书》中,韩愈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语言:“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意思是说,只有把树木的根培育好了,才能得到它的果实。只有给灯加油,才能看到它发出的光。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仔细品来,这段话充满哲理,  相似文献   

3.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妙的概括。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  相似文献   

4.
郭春荣 《中学文科》2007,(12):138-139
一篇佳作的诞生,语言出新是关键。因为,语言不仅是思想的载体,而且还是情愫的外化。“言为心声”,这是古人对语言生成过程极为精辟的总结。唐代韩愈在《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可见,生活的积累,思想的积淀,情感的奔突,知识的储备,乃是语言出新的沃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记忆     
徐倩 《江苏教育》2014,(7):M0003-M0003
<正>无锡市连元街小学的故事始于19世纪末年。1898年,一个叫杨范甫的无锡举人与当时的开明绅士发起筹创新学之举,集资购下城中连元街上寿禅院旧舍,取名"竢实学堂"。"养其根而竢其实",他们取"竢实"之意,行"养根"之事,事实上是对新式学堂办学宗旨的一个宣言:教育要着眼于学生成长的  相似文献   

6.
“不做贤相,即为良师”。这是他择业与人生的价值观。在这种认识观和价值观的激励下,他在将近二十个春秋里,默默耕耘于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奉献着自己的真诚。他心里始终记挂的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他的脚下永远延伸的是走不到尽头的征途———育人。也许人生的法则是:“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烨。”故而,尽管他信奉“沉默是金,平淡是真;尽管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尽管他总乐于斗室伏案,用笔倾诉,用心旅行。然而,其“实”为他流溢着芬芳;…  相似文献   

7.
个体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感知,恰如初生婴儿对于光线的感知——敏感而渴望。感知对于个体对事物的萌芽印象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唐代韩愈所说“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一样,“膏”的肥沃何尝不是来自于光晔的感知呢?因此,个体感知对于学生如何能更好地感觉、认知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2.韩愈在《答李翊书》中采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 A.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B.为文立言要“惟陈言之务去” C.为文立言要“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养为本3.苏轼在谈到创作构思中…  相似文献   

9.
“养其根而俟其实”语出韩愈。这里的“根”比喻的是思想修养,“实”比喻的是文章写作。“养其根而俟其实”一语生动而深刻的阐明了思想修养与文章写作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切从事写作的人首先应该明了并须铭记于心的正确的为文之道。  相似文献   

10.
文章大师韩愈在论及从内在修养入手培养写作能力时的精当比喻,用在诗歌鉴赏上也十分恰当:“养其根而俟其实。”这“根”就是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习惯、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名片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原名"竢实学堂",始建于1898年。"竢实学堂"得风气之先,开新学之渐,成为近代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连元街小学在教育之路上风雨百年,历久弥新,实现了古朴与现代的和谐相融,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连元街小学始终秉承"培根竢实,乐育英才"的办学理念,弘扬竢实精  相似文献   

12.
(7)指出汪笺、彭校中因不明一些虚词的较为特殊的用法而出现的释义不确的问题。现举“遂于死也”条:《思贤》:“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故遂于亡也。”(76页)汪笺:两“于”字《治要》无。按定四年《左传》云:“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荀子·正论篇》云:“国虽不安,不至于废易遂亡谓之君。”《说苑·建本篇》云:“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齐策》:“苏秦曰:‘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三,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皆“遂亡”连文之证。彭校:…  相似文献   

13.
《河北自学考试》2004,(2):43-4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赵威后用“苟无民,何以有君”,来驳斥齐国使者君贵民轻的思想,这样驳论方………………………………法是○①驳斥论点②驳斥论据③驳斥论证④驳斥态度2、……………庄子《秋水》的主旨是○①阐发为政以德的道理②阐述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③阐述实行王道的措施④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3、韩愈用“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来论证为文立言的道理,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比喻和拟物②比拟和对偶③比喻和对偶④比喻和排比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  相似文献   

14.
伐树记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耶?”因勿伐。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  相似文献   

15.
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1)主人·怪_____________(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____________(3)遂·成大学_____________(4)时人畏··服之如是_____________2.说出下列句子属于古汉语哪种句式?(1)资给…  相似文献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犤犦A.治国以礼,为政以德B.以民为本,实行王道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D.依法治国,奖励耕战2.《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在问及於陵子仲时说:“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这里使用的修辞手法是犤犦A.反复B.层递C.对偶D.排比3.《答李翊书》中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  相似文献   

17.
匡衡     
匡衡,西汉时代的经学家,能文学,善说《诗》,时引经义议论政治得失。汉元帝时,任丞相,封乐安侯。他的幼年读书生活是怎样的呢?请看《西京杂记》卷二的一段文字——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独,邻舍有光而不逮。衡乃穿壁引用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  相似文献   

18.
棘刺母猴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官,不饮酒食肉,雨雾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日:“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创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  相似文献   

19.
今年武汉市高考预选文科试卷的一道文言翻泽题中有这样一组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刘向《说施》)有些学生将“日出之阳”误译成“初升的太阳”。其实,只要认清这是一组对句,我们便可对文见义,知道文中的“阳”是同“光”、“明”相对照的,当指阳光。  相似文献   

20.
请看《淮南子·人间训》中的一则寓言: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盗还反顾之,无惧色忧志,欢然有以自得也。盗遂问之曰:“吾夺子财货,劫子以刀,而志不动,何也?”秦牛缺曰:“车马所以载身也,衣服所以掩形也,圣人不以所养害其养。”盗相视而笑曰:“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者,世之圣人也。以此而见王者,必且以我为事也。”还反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