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呈现出碎片化传播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更需要一种指导性强、能对经济社会现象作权威解读的信息,主题报道则恰恰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而广播由于具有移动收听和伴随收听等独家优势,有时主题报道在受众中的到达率可能会比报纸和电视要高.本文结合绍兴台的采编实践,就城市广播媒体如何通过题材、形态、平台三个层面的创新,来提升主题报道传播力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旅游户外广告媒体的开发,可以精确地区分信息到达的目标受众。景区户外广告针对中高端品牌,可有效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直接影响有较强购买力的人群,实现真正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3.
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作为一种强势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受众提供有效信息,实现信息传播的到达率,但这种强制性的传播侵占了公共空间,使受众失去了自由选择及接收信息的权利,降低了信息传播及接收的有效性。开展对公共汽车媒体的强制性传播研究,有助于促进公共汽车媒体强化受众本位思想,实现传受双方的平等互动传播。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10):45-49
在政治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化过程中,政治信息存在各种陷阱,新媒介文化的侵扰以及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都会构成受众对政治文化的接收困境,这也日益凸显出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在媒介时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尤其是门户新闻网站)和手机媒介逐渐占据优势地位的新媒体环境下,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危机应对中,政府信息发布应慎重选择发布平台,避免因渠道错位而使信息不能有效到达目标受众。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应该多方位联动起来进行信息发送,尤其是对资讯综合门户网站的关注和利用好手机短信平台传播信息的便捷快速高效,将扩展政府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来势汹汹,失去渠道垄断优势的传统广电媒体如何重新连接受众?广告收入持续下滑,如何拓宽创收渠道?受众分流,如何重建影响力?"四种到达"(信息内容传播有效落地到达,确保核心价值引领落地到达,确保媒体品牌影响落地到达,确保服务助力目标落地到达)的传播目标如何实现?黑龙江广电人首创的"4+2"运营模式通过大量实践回答了这些疑问。  相似文献   

7.
档案信息传播活动是将某种档案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使档案信息抵达目标受众群体,从而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网络传播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过程中最便捷和最高效的传播媒介,正以其开放、自由等特征被广泛运用于社会信息传播的各个领域,网络传播的发展经历了web1.0和Web2.0两个时代.在如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储存和传播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其蕴含的巨大社会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进而档案信息资源的受众也就不再仅局限于大众传播媒介中接触和阅读档案信息资源的部分人群.  相似文献   

8.
驻外记者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驻外记者构建了一个媒体的海外信息采编网络,驻外记者采编能力是其国际传播能力重要构成.笔者认为,国际传播能力主要包括五部分,即采编潘能力、传输与覆盖能力、推广与营销能力、受众服务能力以及研发与创新能力.这五科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赵莹 《今传媒》2014,(8):123-124
2014年,4G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手机媒体的传播力呈现增强态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到智能手机用户行列,使手机媒体具备了坚实的受众基础。4G网络实现了实时地理位置或GPS信息共享,为精准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4G网络带宽的提升,使图片、视频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0.
张磊 《传媒》2016,(11):56-58
传播力是指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只有原创的、富有个性的、有吸引力的传播内容才是对受众有价值的,才能产生好的传播效果。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具备自身独特的传播力。在当今媒体数量如此巨大,各类信息如此复杂的时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构建一个高品质的传播机制、传播途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机制和途径,媒体就没有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不外乎在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地域的到达力,一是心灵的到达力.在当前这个融媒体时代,地域的到达力可以通过建设多主体、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来实现和提升;心灵的到达力则有赖于传播产品的吸引力,而产品的吸引力需从生活化叙说、文化性表达、全景式呈现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今年下半年,中央电视台对电视节目的考核“由重收视率为主,向重栏目综合评价体系转变”.央视全新的节目考评体系由“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专业性”四大板块构成,各自所占的比重不同,分别由专家打分、观众调查和收视率调查来实现.为此,央视组建了一支由300名专家组成的评审队伍,每季度完成全国1.2万户观众的入户调查.其中,由收视率调查结果提供的传播力占考量标准的50%,并被细分为“收视目标完成率(受众传播规模的拓展与维护)”、“观众规模(栏目传播广度和观众群的拓展能力)”、“忠诚度(栏目粘着受众的能力)”和“成长趋势(栏目成长性和阶段性状态)”四个指标,而不再是唯收视率数字论.伴随着央视新的考核体系的确定,在央视实行了多年的、以收视率为考量标准的“末位淘汰制”也被废止.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受众日益增加,因此对于网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也随之提高.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发展态势看,对于网络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些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呢?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日益成为网络自制剧的营销和传播战略,它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受众广泛参与、平台互融互通、社交网络的构建等特点增强了用户黏度,扩大了传播规模,也逐步打造了一系列传播品牌.网络自制剧的新媒体集群协同传播,应基于受众喜好取材以确立协同传播目标,与受众互动互惠以增强协同意愿和行动力,建立专门的协同传播数据库以累积品牌传播力,最终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传播的效果是任何传播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传播效果是指信息对受众的认识、感情、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受众在这些方面产生改变。信息的有效与否,在于信息被受众接受的数量与程度。因此,无论信息的本质是如何的,能被受众接受的信息才是有效的信息。因此,对受众心理进行讨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周琼 《东南传播》2021,(5):46-49
新媒体时代进入了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好坏,决定了受众的选择.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标题存在大而空叙事、程式化样态,在激烈的信息存在感竞争中缺乏吸引力,致使信息传播信号损失较大.地方党报时政新闻标题怎样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勾住受众的眼睛,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需要在观念上、技巧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郑艳华 《今传媒》2015,(2):159-161
媒体融合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传统时代迥异,他们更看重即时化、可视化、个性化的信息。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兴趣必将影响信息传播的未来走向,必将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受众在哪里,媒体的未来就在哪里。在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今天,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面对竞争和挑战,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理念,加强创造性采集力建设,培养新闻记者采集信息的发现力、集合力和技术力三种能力,以优质的新闻报道吸引受众注意力,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革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优化传播以有效超越海量 相对于网络信息多点对多点的传播特性,党报应持续创新,增强贴近性,优化信息传播,提高传播的有效到达率.海量化,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信息如同海水一样浩繁无际,应有尽有.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Web2.0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新闻报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使新闻报道传播领域不断扩大、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模式不断创新,这也使受众从过去的"普通公众"即信息接受者向信息传播者、发布者、互动者转变,从而使受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有效资源,而受众在新闻报道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如何开发受众资源、推动新闻  相似文献   

20.
像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一样,新闻传播活动主要由信源、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和受众五个要素构成.其核心内容是新闻传播者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 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我们需要从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去定位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