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殷莉 《当代传播》2007,(6):69-70
关于哪部新闻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并无专门的研究,但已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下面三类观点. 一类观点认为<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之研究>的作者于衡认为"<大清印刷物件专律>及其子法<报章应守规则>公布一年后,再由商部、巡警部、民政部制定<大清报律>,此即名实相符之新闻法."①  相似文献   

2.
假如没有《大清报律》,大清王朝照样要结束,但中国那时必将大乱,决不会南北妥协,平稳过渡。中国之所以在辛亥年避免了一场法国大革命式的灾难,主要得益于《大清报律》带来的言论自由和公开按照规划,1908年清政府必须公布《饮定宪法大纲》。在公布宪法大纲前,清政府于3月公布与宪法大纲相配套的《大清报律》。这是清末政治改革至关重要的一步。比较激进的看法,《大清报律》是一个非常反动的法律,因为这个法律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新闻管理和审查制度,没有让人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然而到了后来,当人们总结清亡教训时,  相似文献   

3.
1、我国现代报刊事业诞生以来,新闻法规的制订状况怎样? 答:我国的现代报刊事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当时中国政府制定了一些关于新闻工作的法规,如1906年<大清印刷物专律>、1908年<大清报律>、1914年民国政府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1943年<新闻记者法>等.这些法规包含了禁止"诬诈"、"利用职务欺诈或恐吓之行为"、"攻击他人隐私"、"败坏风俗"等等涉及新闻职业道德的条款.  相似文献   

4.
吴翔 《传媒观察》2012,(3):36-37
正一、戈公振——开启中国新闻法制研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不惟是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是系统研究新闻法制的开山之作。书中开宗明义指出:"报律一名词,见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之上谕,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始行颁布的《大清报律》"①;尤其是第六章《报界之现状》中第十七节《关于报纸之法律》,对于中国新闻法制进程,进行专门的总体记述和讨论。戈  相似文献   

5.
一路 《传媒》2006,(9):15-15
本刊讯 (一路) 2007年度报刊发行征订在即,为巩固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成果,维护良好的报刊发行市场环境,近日,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对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6.
《大清报律》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报纸专律,也是一部封建性的报纸专制法规,于光绪三十四年颁布实施。宣统二年,由于反清革命和民主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清廷迫于形势,对该律几经核议和修改。直至民国初年,仍有沿用此律者。现将馆藏军机处及民政部档案中有关修订报律的史料公布,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报刊发行业的总体态势 关于当前报刊发行业的总体态势,可以说,中国报刊发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主要缘于三个"新变化":一是新<劳动法>的实施.对劳动密集型的报刊发行业而言,行业整体用工成本骤然增加了20%,但报社对发行部门的投入难以同步增加.二是新媒体快速普及.平面媒体的传统优势丧失殆尽,报刊发行营销的难度空前加大.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9,(5)
本刊讯 由中国报刊发行研究所、今传媒杂志社主办的"2009年中国报刊发行经营创新年会暨年度中国报刊发行十大创新系列颁奖大会"于3月13 日-14日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报业>执行主编辑唐绪军,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李策,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潘堂林,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屠忠俊教授,全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副秘书长朱勇,<今传媒>杂志副总编辑吴锋,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报刊出版单位代表及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刘景来 《传媒》2005,(10):14-15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05]14号)的下发,标志着中国报刊发行市场开始走向积极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如何认识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如何预见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后报刊媒体的未来走向,将成为报刊媒体负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外新闻立法史,新闻立法的目的不外两种:或限制和压制新闻自由,或确立和保障新闻自由。试以旧中国的一些新闻立法为例。从1906年的大清印刷物专律、1908年的大清报律到北洋军阀政府的报纸条例和出版法,不是强调注册登记、保证金制、事前检查制、批准制,就是规定严厉的惩治“讪谤”、违禁措施。著名记者邵飘萍抨击这些新闻立法使  相似文献   

11.
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黄旦 《新闻大学》2007,(1):51-55
以报刊为合法性主体的历史,才是真正称得上报刊史。所谓主体,就是以报刊为中心和视野,并以此展开史实、分析报刊与社会关系,以及揭示评价其意义和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反映报刊历史的真相,从而起到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当下我国报刊史研究的问题,乃在于忽视了主体性问题,从而报刊的历史成了历史的报刊。  相似文献   

12.
Meet the press     
《Communication Teacher》2013,27(1):15-16
Objective: To field questions from a room of students simulating a press conference Type of speech: Impromptu Point value: 10 participation points. To receive all 10 points, students must (1) address three questions from the lectern and ask three questions from their seat (3 points), (2) respond thoroughly to each question by providing a supportive explanation (5 points), and (3) remain composed at the lectern (2 points) Requirements: (a) References: 0; (b) Length: 1–2 minutes, (c) Visual aid: No; (d) Outline: No; (e) Prerequisite reading: No; (f)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None This activity requires students to think on their feet while challenging them to remain composed when addressing controversial topics derived by their classmates. The purpose of this activity is to orient students to impromptu speaking while having them engage in a speaking environment seldom rehearsed in the classroom, yet one that exists within society.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阐述马哈蒂尔反对传媒过度自由化、促使华文传媒政党化、希望新闻报道有建设性三个内容 ,探讨马哈蒂尔实行比较严厉的新闻政策的原因与成效。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新闻界对世界的影响 ,正像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先锋一样 ,没有谁能与之问鼎。然而 ,《新闻的要素》著者认为 ,新闻人最感荣耀的“独立、真实、客观、公正”等信条正在美国遭到亵渎 ,人类克服意识饥饿的食物链也被空前污染 ,一些正直的记者忧心如焚。今天的新闻界像今天的世界一样 ,正在发生令人无法预测的空前变动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 ,新闻以及社会制度正在落后于新兴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 ,集权的或过度商业化的媒介体制都在啃噬着新闻传播的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16.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veloped from modest beginnings to its current status as one of the largest North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perations of the Press and outlines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questions facing the university press in the modern publishing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赵建国 《新闻大学》2007,14(4):23-34
1910年,中国报界在南京组织了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报界团体——中国报界俱进会,这个以国人自办报馆为主体的同业组织,致力于民族报业的发展,显示出报界群体扩张实力、发挥社会功能的意愿。它的成立大会、北京会议、上海特别大会所通过的系列议案,不仅表明报界的联合范围日渐扩张,且体现了其间报界结社的发展趋向和特征,象征着清末民初报界群体意识的日益自觉。在其存在的三年多时间内,中国报界俱进会从联络同仁,维护报界公益,到督促报界进步,守望时政环境,在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并展示了近代中国新兴群体的社会生长历程,为探求社会转型时期新兴职业社团与国家政权的互动提供了具体的例证。  相似文献   

18.
郭镇之 《国际新闻界》2004,(6):16-21,32
德国是一个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和新闻教育都起源于德国。本文透过德国新闻传播的法规与自律、新闻内容与趋势、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技术媒介、媒介整合与经营等诸方面 ,论述了德国新闻与传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中看出 ,德国媒介同样处于全球化格局之中 ,战后传统的联邦制“地方”和“公共”的特色逐步发生变化。但传媒的改革按部就班 ,依法操作 ,变化有条不紊 ,步步为营 ,显示出比较典型的欧洲大陆风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图书馆剪报服务的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树立图书馆剪报服务的品牌形象、传统剪报和电子剪报的关系、形成剪报服务特色及报刊发行状况等方面论述了对开展图书馆剪报服务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闻媒体的经营危机已经众所周知.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新闻媒体真正的存在危机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影响力的丧失.虚假新闻增多、信任度下降和利润急剧下滑都是新闻媒体丧失影响公共舆论和政策能力的表现.不过,影响力就像能量一样只会转移而不会消失.新闻媒体丧失的影响力转向了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支配美元,而且支配他们服务的全球受众的注意力,不过从现在看,网络平台似乎还不太情愿接管这种影响力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