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联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漫长道路。经过近二十几年来的改革,已经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结构的变化,培养有高度技能的工人对国民经济日益具有特殊的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手段之一,在国家整个教育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2.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十九世纪末,随着产业革命而从德国首先兴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相继引起各国的极大重视,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迅速发展。苏联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形象地称之为“工人的锻造厂”——成为不断补充更新工人阶级队伍的主要源泉。美国把“生计教育”——这一广义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强大杠杆,把它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职业技术教育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发展。1920年全国仅有43所职业技术学校,约有学生2,000名。到目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8,000多所,450多万名学生,1,500多种专业,而且,每年普通中学八年级毕业生还有40%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职业技术教育在苏联国民教育体系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全国有70%的工人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在工业发达的列宁格勒,86%的工人毕业于职业技术学校。苏联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及政府部门的领导也都出身于职业技术学校。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加加林就是职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在通过的决议中责成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边疆区和州党委、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苏联各部和主管部门、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根据《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保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它是有计划地培养技术熟练工人骨干的基本形式),提高它在对青年进行普及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强调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方针,强调使学生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坚定的唯物主义观念和对任何敌对意识形态的不妥协性。每一个未来的新工人都应当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技工学校是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技术工人的重要基地,对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联的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悠久,早在帝俄时代就有这种教育形式。十月革命后,这种教育继续受到重视。1970年至1980年,苏联中等职业技校从615所增加到4026所,增加了五倍半;学生人数从18万增加到206.9万,增加十倍半。1983年,苏联的大学毕业生为84.9万人,职业技校的毕业生为251.8万人,大学与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之比约为1:3。  相似文献   

7.
苏联一贯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发展的70年,也就是苏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完善和改革的70年。苏联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各类工厂和企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技术工人,他们在工业、农业和国防事业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国家创造了惊人的价值,在苏联的经济起飞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教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苏联职业教育已有70多年的历史。1920年全国仅有43所职业技术学校,约有学生2000名,到今天全国职业技校已发展到8000多所,450多万名学生,1500多种专业。每年,普通中学八年级毕业生有40%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苏联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1977年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改进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与教育的决议”;1984年又制定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9.
中国苏联东欧学会于1985年6月6日至12日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召开了苏联东欧国家教育问题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主题,着重讨论了苏联东欧国家的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本文是综合高等教育问题讨论情况和参考会议部分学术论文撰写而成的.东欧国家,自1945年建立新政权后,都重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例如,捷克斯洛伐克建国40年来,高等学校已达36所,有110个院系,共217个专业,1983年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19.2万人,在职大学生3.75万人.同50年代相比,大学生人数增加了三倍.波兰也是如此,60年代初,有高等学校75所,及至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1977年8月30日通过《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决议。本五年计划里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青年工人干部的数量大增,约达一千一百万人。五年计划头三年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人数都超过了计划规定的任务。现在大规模地过渡到培养有熟练技能和专业知识面广的工人。这种工人发展全面,受过教育,具有广阔的业务见识和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日益接近,乃至相互结合,是当今世界教改潮流的总趋向,也是苏联八十年代推行教育改革的战略重点。八十年代,苏联在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方面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在教改的第一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据苏联官方统计,八十年代初,全国有职工技术学校7072所,到1987年已突破万所大关,专业设置超过1500多个,其二,在教改第二阶段,即1986年至1987年,苏联教育部制定了许多具体措施,大力加强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具体说来,采取了下列三大措施:  相似文献   

12.
苏联一贯重视发展各级各类师范教育,重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逐年提高。苏联现有普通学校教师二百三十六万多人,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75.8%,受过师范专业教育的占90%以上。在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中共有工程教育干部三十五万人,其中教师有十万多人,生产教学技师约十八万人,指导员(一般由先进的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担任)约一万五千人。92%的工程教育干部受过高等教  相似文献   

13.
一、苏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在苏联教育体制内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目标和教学内容都有很大变化。 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的学  相似文献   

14.
据苏联《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报道,最近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建立了全苏第一所工程师范学院,将在1979年秋季正式招生入学,现设有机器制造系和电动力系。它是一所苏联国家职业教育管理系统设立的学院,专门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术学校(招收十年制毕业生,学制二年,培养熟练工人)、机器制造和电动力专业工程师范中等技术学校(为相应专业的职业学校培养生产教学技师)培养教师。苏联一般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具有工程师的称号,而这所学院的毕业生将授与工程师教师的称号。鉴于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工人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技术熟练程度与生产发展的直接关系,苏联当局近年来对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不同行业,不同熟练程度的工人的水平,对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教导我们:“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让青年一代在工人阶级的直接培育下成长,我们坚持开门办学的方向,从一九七○年下半年起,在挂钩单位县机电厂试行了车间办教学班的制度.我们安排每学期有四个教学班到机电厂进行教学改革试验.这四个班在工厂革委会和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分别由机电厂的铸造、支农、电器、机械等四个车间的教育革命组具体领导,使教学班与工厂车间结为一体,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车间每个工人师傅带一至两个学生,实行帮思想、带劳动,教技术,传作风.学生经常向工人师傅汇报思想和学习情况,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学期结  相似文献   

16.
与苏联计划经济体系紧密相联系的苏联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从八四年开始的教育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一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提高它在培养熟练工人方面的作用》的决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而采取的几项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7.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专业"是指经过专门的训练和教育,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专门职业.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出了特有的作用。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成为培养技术工人和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在我国职教体系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还很薄弱,这无论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职教自身结构来看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地方经济建设不仅需要技术工人,还需要大量有一定专长和相当技能的  相似文献   

19.
广西各级政府始终把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作为重点和难点来抓。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自治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已有较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网络。1993年,全区有农村县、镇、乡办的职业高中146所,在校生近万人,占全区职业高中在校生的50%。办学以来,农村职业高中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中初级技术人才,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这是苏联近年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提出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是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普通教育,在五十年代后期,苏联曾作过普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尝试,由于侧重在“能够进行体力劳动”上,降低了“有学术”的要求,使教学质量大大下降.苏联在一九八四年的教育改革的方案中规定,到一九九○年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都要逐步过渡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打通普通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界线,学生成绩好的可报考相应专业的日课制高校.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一九八三年在《培养美国人迎接二十一世纪》为题的报告中说,委员会“大多数认为目前需要‘可培训’的青年,就是说,随着社会的变革,他有继续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教给学生一种特殊的技能而不给他打好扎实的普通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