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 《集邮博览》2009,(1):35-35
无论是对于销票的邮戳,还是用于免资的特殊戳,如早期的军邮戳、"文革"时期的"机要"戳,乃至义务兵使用的三角戳等。加盖时总会适可而止。前者如一票一戳或数票骑齿(孔)单戳、数戳,后者如一封一戳,但不包括落地戳。假如由于种种原因多了一两枚戳,可以用疏忽解释,算  相似文献   

2.
戳趣园     
《戳趣园》诚征近期各种风景戳、宣传戳,欢迎投稿,"戳"聚一堂,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3.
蒋秋红 《上海集邮》2008,(11):35-35
邮资机不只是邮资戳和日戳的组合,其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副戳,为组集者提供了大量的专题素材。 笔者热衷于收集带图案的邮资机副戳。这些副戳题材丰富、图案精美,所承载的专题信息与邮票和实寄封片相比毫不逊色。纵观这些副戳,其种类有表明邮件类别的邮政业务副戳、为纪念某一事件而刻制的纪念副戳、为弘扬某一事物的宣传副戳、企业用户为推介产品和宣传企业形象而设计的广告副戳。后三种在题材方面更是包罗万象,倍受集邮者青睐。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收集邮资机戳时,发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同一个戳号,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戳式。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一些情况做简要介绍:一、戳面文字一样,戳号排列位置相同。如图1、2日戳图和邮资图戳的文字,排列位置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紫竹院邮局使用的宣传戳图案精致。从2001年7月刻制第一枚宣传戳以来,3年中只使用了15枚宣传戳,他们的原则就是宁缺毋滥。特别是他们的申奥系列宣传戳已经成为自己的宣传戳品牌。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紫竹院邮局刻制的15枚宣传戳,供宣传戳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峨眉山邮票发行60周年,峨眉山市邮政 局于2004年11月16日启用6枚风景日戳,戳名分 别为报国寺(戳号1)、雷音寺(戳号2)、洪椿坪(戳号 3)、洗象池(戳号4)、卧云庵(戳号5)、金顶(戳号6),  相似文献   

7.
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1206)于2001年1月10日换用欠资戳,旧戳用至前一日,新旧两戳规格相同,都是40×25双圈椭圆形,唯新戳"分"字刻在戳上,旧戳金额数字及单位都须手写,而图示尾日盖用的旧戳下环文字已模糊难辨。  相似文献   

8.
邮政副戳就其外型、规格和功用是多种多样的。绝大数邮政副戳是单一用途,一戳多功用式的较为少见。笔者收集到3枚一戳多功用戳,现介绍如下: 其一是哈尔滨市南直路邮电局使用的直径40mm圆形三格式副戳,该戳上格为双行文字内容的存局侯  相似文献   

9.
仇志刚 《武当》2009,(1):34-36
戳脚是北派优秀拳种之一,因其以腿法见长、风格突出而称著于武坛,被公认为北腿之杰。 提起戳脚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我国戳脚的发源地河北蠡县的戳脚,然而在挖掘整理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风格不同,内容迥异的戳脚支派。本人曾走访过一些不同流派的戳脚拳师,并参考有关资料,认为就戳脚风格和内容而言已分成几大流派。  相似文献   

10.
一封廿一戳     
一件实寄封上,通常会有:寄出局销票的收寄戳;投递局的落地戳,即投递戳;路途遥远者还有经过中转局时的中转戳;投递员的名戳或者代码戳;邮政业务指示戳,如挂号(R)、双挂号(AR)、欠资(T)等戳记。一件被集邮界视为完整的实寄封,收寄、投递戳是必不可少的,故一件封上有2-4个戳记者较为常见,而多到十余个戳记,已属罕见了,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11.
春钓“两戳”(即戳孔和戳茬,与夏秋季戳拱合在一起,是传统钓著名的“三戳”),均属北京地区传统的长竿短线悬钓法。所谓“戳”就是竿尖指向的意思。竿尖指向草眼儿称戳孔,竿尖指向干苇茬空儿叫戳茬。戳孔与戳茬主要都是在早春和仲春进行,突出特点是不打窝采取游击式的走钓。这种见草孔和苇茬空儿就下钩、找鱼钓的方法,独具特色,趣味盎然,效果颇佳。许多时候比春末夏初的垂钓旺季上鱼率还高。在其他季节除非情况特殊,一般极少采用。“两戳”因钓具、季节相同,技法类似,所不同的只是钓场。戳孔是在乍荣草密集的水域进行,而戳茬则是在有上一年残…  相似文献   

12.
台湾风景戳     
台湾地区于1957年4月25日启用第1枚风景戳——台湾阳明山(图1),现已两次更换戳型,4次变更戳面。最早的台湾风景戳,戳面标有阿拉伯数字和时间(图2),使用黑色油墨销戳。1958年9月22日戳面变化,加镌篆体“邮”字,并有一个小圆圈,日期(阿拉伯数字)保留年、月、日,取消时、分(图3)。1961年12月15日台湾更换新戳,在戳面地名旁加刻景点名称,如日月潭、光华岛、青草湖水库等。从1968年7月16日起再次换用新戳,取消了日期字钉(图4)。现在使用的是六角形的风景戳(图5)。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邮政”邮资机戳停用后,1999年国家邮政局公布取消“邮资已付”字样新格式的邮资机戳,启用“中国邮政”邮资机戳。 “中国邮政”邮资机戳是由圆形日戳和矩形邮资戳构成,邮政日戳居左,邮资戳位右。由于邮资机戳制造厂家不同、型号各异,日戳和邮资戳的尺寸也不尽相同,多有差别。本文仅就太原市部分邮政局(所)所使用的邮资机戳,以日戳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述其差别,供邮友们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戳趣园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戳趣园也重新"包装"了一下:增加一些戳的简要介绍、点评,更加突出戳趣园的"趣"字。不过,调整的仅仅是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对戳共同的爱好,还望各位同好继续支持,让戳来得更猛一些吧。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收集到1枚邮政宣传戳,该戳为红色,长50毫米×宽12毫米,戳文为“此邮件表皮已消毒”。该戳盖在两家  相似文献   

16.
这里指的是包括新邮发行首日纪念戳在内的纪念邮戳,千禧年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一、日本邮政部门使用的纪念邮戳、特种邮戳制作规范,文字和图案刻制精细,各戳使用有严格的日期和范围规定。以圆形戳居多,也有异形戳。以前有两种首日纪念戳,一种称和文戳,既完全是日文,在国内  相似文献   

17.
7月13日,由河北邯郸方寸居编印的《丛台戳友》第一期出刊,这是一张以“牡丹”普通邮资片作为载体的明信片邮报, 设“古赵新戳”、“列园佳戳”、“武灵论戳”、“踏雪寻戳”等栏目,邮味浓郁。邮资片与各种戳相映成趣,图文并茂:如《武灵论戳》一文,对邮戳的概念及其沿革的历史的简介,言简意赅,融知识性、资料性为一体,虽为袖珍  相似文献   

18.
实寄封是是经过邮政分拣、销票、投递等多个环节的正规邮品。实寄封上面盖有相关戳记,如盖销戳、落地戳、副戳、投递员名章、挂号签条、纪念戳等,它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它对研究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9.
日本风景戳启用最早,使用最多、堪称风景戳大国。仅战后,风景戳启用已超过万枚。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日本《邮趣》杂志刊出名为《全国风景戳巡礼》的连续文章,每月选一个地区探寻风景戳,连续刊出24期,文章图文并茂,作者写出旅行盖戳经过,成为以风景戳为中心的游记,报导集中,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20.
落戳邮情     
笔者也是个集邮迷,近年来迷上了原地实寄邮品的收集,这实寄邮品讲究的就是双戳全,也就是起码得有寄递局的销票戳和投递局的投递戳。一般来说,寄递戳是少不了的,销票是邮局处理邮件的首项工序,但是投递戳就不一样了,有的邮局偏偏不盖落地戳,这使集邮者大伤脑筋,而有的邮局虽然盖落戳,但往往因为人工盖戳的速度快,漏盖也是家常便饭,偶遇一枚漏销投递邮戳的实寄封,集邮人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