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欧洲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经验和课程改革专题基本思想,分析和贯彻教育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结合本校多年开展《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提出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性计划和课程体系改革框架方案,为各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编制培养计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卓越安全工程师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攀  袁东升  杨明 《考试周刊》2011,(45):189-190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本文作者针对"卓越计划"的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企业培养方案进行了研究,从构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企业培养方案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计划、师资配备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煤矿特色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校企联合、工学交替、工程实践改革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教学改革项目,在首批和第二批进入该计划的高校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7所。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切入点是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存在着不少薄弱点以及与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为此,需要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面向工程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前提、依照"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面向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工程型师资队伍、面向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加强与国外同类院校合作与交流等,从而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面向工程实践的学习方式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帝国理工学院的工程教育与工业界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经验导向"是其学习模式的新动向。通过对该校学习模式的深入剖析,解读"经验导向"学习模式的理念与目标、结构与要素、内容与方式、评价与成效,总结其特点,揭示该学习模式折射出的"回归工程实践"和"经验学习观"的教育原理。该案例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学习方式变革提供来自欧洲高水平大学的个案经验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要求,本文针对轧钢机械设计理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CDIO理念及标准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工程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按照"卓越计划"总要求及CDIO标准,可以从培养目标定位、工程教育环境营造、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国内外几种有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借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吸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课程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力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幼师专业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6所研究型大学大四工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的角度揭示社会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536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促进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性总体不强;学生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课程应加强创新与综合等工程思维的培养,弥补实践应用能力不足这一薄弱环节,设计归纳式的工程学习经验,配置真实的工程学习场所。该调查结果可为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课程设计的视角审视课程现状及问题,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案例研究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具体表现在课程设计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要素中,问题的根源在于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应在“整体工程观”的指导下,回归工程本质,平衡工程教育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内容,构建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归纳式的学习经验,以应对全球化知识经济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回应社会诉求是提高工程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通过利益相关者代言的。本研究对20位中外工程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解释了利益相关者对课程的评价与期望,揭示了社会对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从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三个层面讨论研究结果,并针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改革,提出更新课程理念、重建课程目标和优化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国内外几种有影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借鉴"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吸纳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对中等职业学校幼师专业的课程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力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幼师专业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美国、英国、欧盟和亚洲等国家或地区的工程专业组织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期望与影响为切入点,围绕工程师的培养类型定位、毕业生的能力资质、课程的预期学习结果和课程设置等问题开展文献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从工程专业组的角度考察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点在于:工程教育课程需要回归工程实践、课程需面向整体型工程实践、毕业生的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并重。反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弊端,提出5条课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主张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定位改进培养模式、合理设计企业阶段培养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人才资源、建立企业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拓展校企合作互动模式,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型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探索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在理论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贯穿工程哲学的思想。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模式和考核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以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5.
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系统阐明了法国高等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关于工科院校与工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多面性教育和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和现代工程师面临技术综合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思路,在分析目前隧道工程课程安排、授课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通过整合类似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隧道设计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软件的操作,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设置隧道现场实践学分,做到课堂学习与现场实践的同步进行。明确了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分析工程事故案例的方式,从技术和道德的角度教育学生。采用以上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可培养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结合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在分析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由此建设满足采矿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专业评估为导向,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既是服务地方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应用型大学职能定位的战略选择。高校、专业、学生、政府、企业界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的主体,承担了重要职责。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应建构"三维度四层面专业认证体系"结构;应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地方产业需求建设专业核心支撑课程群,启动项目化、案例化教材建设以增强教材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在开放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远程资源点击率低、面授课到课率低、网上讨论不热烈、实践教学缺失等现象,设计了"精讲导学-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三段式课程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力图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探寻教育类课程远程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办学的根本宗旨是育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省涌现出了不少在当地和省内影响很大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校,他们创造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为此,省课改办和"基于目标教学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将陆续推荐部分办学理念新、课程建设好的学校经验刊登在我刊上与大家分享。本期推荐的是海口市英才小学以"精心、用心、慧心"润泽"英才"的经验做法,海口市第一中学以"全面发展,人文见长"教育哲学,通过校本课程建设育人见成效的体会,希望能给教育同仁以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