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刊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7月22日~24日在美丽的江南名镇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及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有效应用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提出一个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视野,即从信息技术教育走向信息教育。信息教育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伦理与法规教育。然后以这一新视野为基点,着重讨论了课程的性质与价值、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和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电教》2005,(6):39-39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定于2005年8月18~20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促进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旨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持续、协调和有序发展。本次会议的主要形式为特邀演讲、主题报告、论文发表、W orkshop、发展论坛以及English Session等。会议接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的学术论文并将通过审查的论文集结正式出版(部分论文可以在会议上发表)。同时会议还将邀请教育部官员、中外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专家与学者、地方教育官员、中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21日在山东日照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该课程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 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能力。但是,进 行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配套设施 老旧、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开 展困难,为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在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过程中应对上述问题进行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中小 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和解决 对策,从而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为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国家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意见》,各级学校也相应开始给予重视。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现状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总结现有经验,为仍然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和决策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理念入手 ,主要阐述了中小学从计算机教育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 ,如何在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面均得以发展 ,并提出了实现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章程关于举办学术会议的规定,经第二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商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7月21日至24日在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召开。会议主题为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信息技术教师成长,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而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与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振兴国家的根本,在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挑战的浪潮中,提升国民的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了解台湾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为我国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7月下旬在浙江金华召开。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承办,主题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旨在研讨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讨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师教育、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04年7月30日~8月2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在江西庐山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暨教育部信息技术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人王吉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员会主任祝智庭到会,并分别就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中小学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我国教育技术标准化等焦点、热点问题做了主题报告。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以…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信息技术教育论坛按点击次数排名“热帖推荐”第二位的是“我反对单独开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是工具还是学科?”这不仅反映出社会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更体现了对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观点。一部分人主张,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实现了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目前的很多教学内容都被整合到其他学科中,将计算机在学校中定位为工具一不仅是教具,更主要的是学具,因而信息技术没有必要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存在了。这种主张已经影响了教育行政部门,导致在制定新课程标准时,不再提及“信息技术”课程。体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普及工作正在迅速展开,许多地区高中、初中、城区小学已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些学校已多次参加国际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奥林匹克竞赛。一、VB的特点以及发展过程Visual Basic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自2000年起,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等领域都发生了变革。2000年:吹响信息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号角 2000年10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会议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中小学  相似文献   

15.
庄丽馨 《辽宁教育》2005,(5):20-20,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学、运用教材等几个方面内容,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  相似文献   

16.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了。这是教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新世纪教育信息化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小学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近年来各地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明确21世纪初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一、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相似文献   

18.
王蓉 《湖北教育》2007,(10):33-3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天顺副司长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指出: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MOOCs("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强烈冲击。日前,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单位举办的"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改革国际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就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并就MOOCs的发展趋势及面临挑战等进行了讨论。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新技术与手段的运用上,更表现在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