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总体思路 利用我国独特的五指山小型猪资源培育近交系,并进行生物特性、分子遗传学基础和净化研究;培育合格的实验用猪。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各脑室壁室管膜细胞和脉络丛组织的超微结构特点,取成年大鼠侧脑室、Ⅲ、Ⅳ脑室和中脑水管上皮细胞及侧脑室脉络丛组织制成超薄切片,JEM-100CXⅡ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表明:(1)脑室不同部位室管膜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次稍有区别,以其电子密度高低不同,可分为明细胞与暗细胞两种类型。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游离面有微绒毛和纤毛;线粒体较丰富;细胞基底部有长的胞突伸入神经细胞之间。(2)脉络丛:表面覆盖着单层立方柱状上皮,游离面有丰富的锤状微绒毛;脉络丛中轴为有孔毛细血管,血管周围间隙明显,本研究为探讨的脑脊液循环和障碍原因,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滇池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提取滇池水华水样中微囊藻毒素对小鼠进行连续灌胃试验,之后取肝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小鼠肝脏充血、肿胀;微囊藻毒素使小鼠肝脏组织的显微结构出现异常变化,肝细胞索结构破坏,肝血窦明显扩张,部分肝细胞胞质溶解、核消失,病灶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表明微囊藻毒素具有肝毒性,可破坏肝小叶的完整性,抑制肝脏的合成与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猪血清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间质细胞增生,以贮脂细胞增生最明显,免疫组化染色证明,贮脂细胞的胞质内充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颗粒。实验提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贮脂细胞功能最活跃。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成年营养性肥胖SD大鼠模型,研究茶多酚对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将60只21日龄SD大鼠,按体重相近原则分为普通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试验期80d.普通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各组饲喂高能高脂日粮,40d后,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灌服10、20、40、80mg/kg.d的茶多酚,普通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至80d试验结束后禁食不禁水12h,用10%水合氯醛麻醉(2.0mL/kg).解剖,取每只SD大鼠肝脏适量,Bouin液中常温固定,梯度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展片,HE染色,中性树胶封片,观察拍照.普通对照组的中央静脉形态清晰,肝细胞索结构完整,肝血窦形状正常;模型对照组的肝细胞固缩,肝细胞索狭窄,肝血窦增大,脂肪变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试验组随着茶多酚剂量的增加,肝细胞体积逐渐增大,肝血窦逐渐减小,肝脏脂肪变性逐渐减轻,炎症现象逐渐减轻.茶多酚可增加肝组织中肝脂酶活性、降低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脂类合成和分解代谢的中心器官。如果肝脏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过量积聚。当脂肪含量增加至30%以上,则称为脂肪肝。当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细胞缺血、变性、坏死,若进一步发生肝细胞的纤维化,则转变成肝硬化。很多人患脂肪肝都是因为“管不住嘴巴”,尤其是嗜酒和甜食。甜食可导致嗳气、反酸、腹胀,易聚湿生痰;酒精则会直接损害肝实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病理学形态改变的角度探索薄荷提取液对肝脏和肾脏的损伤作用。方法:实验以昆明小白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采用灌胃的方法给予不同剂量薄荷油。从病理学角度观察其肝、肾器官形态改变,以了解该植物提取液的毒性和致死量。结果:通过急性实验,发现大剂量薄荷油对小白鼠的肝、肾均有损伤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病理变化随之明显。组织切片显示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也可见一定的损伤,表现为上皮细胞水肿。结论:大剂量薄荷油对小鼠的肝、肾均有损伤作用,肝毒性显著,并对肾脏有轻度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猪肝、肾的亚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选择98日龄前后,体质量4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4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5头,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分别在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的每kg饲料中添加0 mg、25 mg、75 mg DHEA。预试期7d,试验期105d。试验结束时每组各选取6头猪,空腹12h后进行屠宰,采集猪血液和肝、肾组织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并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各试验组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肝、肾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但是当日粮DHEA添加剂量达到75mg/kg时,猪肝脏重量增加。结论:各组使用低剂量DHEA的安全性较高,但达到一定剂量时,长期使用对猪肝脏有一定的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HRP逆行追踪法在电镜水平上对猫丘脑中央外侧核内皮质投射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及其突触联系首次进行了研究,该核内皮质投射神经元以中型多见,胞核较大,核仁清晰,偏位,核膜有凹陷,常染色质较多,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和粗面内质网,标记树突直径变化较大,从0.68μm到4.4μm,含较多的线粒体、微管及滑面内质网,未见突触小泡,标记的皮质投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做为突触后成份,与非标记的突触前成份形成下列突触:①轴-树突触,突触前轴突终末以SR型和F型居多;②轴-体突触,突触前终末中有F型和RF型;③树-树突触;④轴-轴-树突触;⑤突触复合体,许多标记树突做为中央树突参与形成汇聚型突触复合体。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对雏鸡非免疫器官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等损伤的动态变化.用实验室保存的IBDV毒株(number:19951128)感染雏鸡,分别在感染后1、2、3、4、5、7 d取雏鸡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雏鸡的肝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等器官在IBDV感染第4天损伤最为严重,表现为肝脏肝索结构不清晰,肝细胞水泡变性,胞核溶解、浓缩和破碎现象较多,组织学评分为4分;腺胃多数腺上皮细胞脱落,个别腺细胞胞核浓缩,组织学评分为4分;肾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小,组织学评分为4分;十二指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晰,固有层胞质溶解呈空泡,组织学评分为3分;而回肠受IBDV的影响较小,仅在IBDV感染第3天出现中央乳糜管区充血、上皮细胞界限不清等现象,组织学评分为1分.至IBDV感染第7天时,雏鸡各组织损伤基本恢复.根据各组织受损情况综合判断雏鸡感染IBDV后非免疫器官损伤的程度依次为: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