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游戏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游戏准备20m~30m长方形空场地一块。二、游戏方法游戏开始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各小组成一路纵队屈腿下蹲于起跑线后,每个队员分别用左右手抓握住前面队员的左右踝关节。  相似文献   

2.
一、开始部分的效应作用开始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端。一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高低,开始部分是关键,组织得好,学生就容易进入兴趣状态,课堂气氛活跃;组织得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高,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所以要根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在做好常规教学外,还要渗入一些愉悦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准备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上课时用《快快集合》、《交通警察》、《高佬与矮子》等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学生在兴奋愉快中进入下一个阶段。二、准备部分的效应作用准备部分主要是学生热身…  相似文献   

3.
室内游戏两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胯下头上背向传球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发展腰腹力量。   游戏准备:篮球一个,秒表一块。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组,每组 8人,并按 1- 8编号,站在过道上,前后相距为一米,两脚开立大于肩。听到“开始”的口令时, 1号学生从胯下传球给 2号,并转体 180°, 2- 7号依次类推, 8号接球转体后从头上背向传球给 7号, 7号传 6号,依次类推, 1号接球时,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髋下传球两腿要直,头上传球两臂不能弯曲;   2.球要传到同伴的手里,不能掉地;   3.胯下传出,头上传回为一段;   …  相似文献   

4.
休育课堂准备部分游戏巧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骏 《体育教学》2011,(9):51-52
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它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有鲜明的教育意义。体育游戏融体力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游戏几乎在每节体育课中都会出现。一直以来,大家都倾向于将体育课堂分成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而游戏也往往被安排在基本部分的最后,或者是结束部分的开始。如今,很多老师都习惯在课的开始部分也设计一个游戏以达到调动学生情绪和活动身体的目的。但往往很多游戏并不适合放在准备部分,因此,在设计准备部分游戏时不加选择地加入游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篮球游戏     
一心二用 目标:发展学生的身体灵巧性,提高控球能力。 器材:4个篮球、8个矿泉水瓶。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队,分别站在开始线后成一路纵队,各队排头手持一个篮球,做好准备。游戏开始后,排头迅速向前运球,经过地上放置的矿泉水瓶时候,边运球边用另一手把矿泉水瓶推倒.  相似文献   

6.
跑“长城”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高钻爬技术,培养学生相互协和配合能力。二、游戏方法1.6~10人一组,每人手持只呼拉圈蹲下,将它们在地上成一通道式的长“龙”,排尾同空手做好钻爬准备。(见附图)2.游戏开始,排尾同学由向前钻爬,通过各个呼拉圈后,速向后跑动,将新排尾手中的拉圈接过来,重新跑到队前将“龙”接好,新的排尾接着进行习。每人练习一次后,先做完的为胜。三、游戏规则1.每位同学都必须钻过全呼拉圈,不得从呼拉圈旁边过。2.排尾同学一定要在新排将呼拉圈取走之后,才能开始钻爬练习。四、教学建议1.练习前要充分做好准备动,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和灵活性。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进取、集体主义的精神,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增强环保意识。二、游戏背景有些地区植树只管种不管活、不保护,导致了资金的浪费,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植树观念。三、游戏准备划起始线、往返线,相距30m,在各队行进路线上每隔8m处,让各组一个人扶一竹竿站立。四、方法把游戏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鸣笛后,各组排头跑出,接替第一个扶跑竿人,该扶竿人迅速跑去接替第二个扶竿人,依次类推,最后一个扶竿人,跑到往返线后迅速跑回击起始线上的同学手掌…  相似文献   

8.
一、游戏目的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二、器材长绳一根(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学主的高矮来定),挂钩两个。三、游戏方法1)将绳子用挂钩连成一个圆;2)5—6名学生站成一排纵队,双手抓绳上举,双脚站在长绳的两侧;3)游戏开始后,学生用手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编花篮游戏一、游戏方法学生成圆圈手拉手站立,第一名同学把腿搭到手腕处,第二名同学把腿搭在第一名同学腿上,依次进行。直到第一名同学把腿搭到最后一名同学腿上以后准备姿势完成。如图1、2所示。游戏开始,大家在圆圈上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跳跃,  相似文献   

10.
游戏二则     
(一)你指挥我做一、游戏目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锻炼学生方位表达和判断能力。二、游戏准备1.器材:足球,每小组一个,球门,可用跨栏架或其他代替。  相似文献   

11.
<正>一、"风火轮"(滚轮胎接力)(图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一个轮胎。每队第一人推轮胎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开始信号后,从起点将轮胎推跑出,至折返点标志物处返回,交给第二人,依次进行往返接力比赛,最先完成的队获胜。  相似文献   

12.
1.具有实效性从游戏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作为教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多方面考虑,注重游戏的实效性,哪怕是一个两分钟的小游戏,一旦背离目标也会造成负面作用。游戏不仅仅是锻炼学生身体的一个手段,它还具有弥补主教材的枯燥无味、增加课的练习密度、复习和为下一次课做铺垫等作用,目标确定后就可以把游戏自如运用。例如在课的后部分进行一个球类游戏,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下一次课的球类学习却起到很好铺垫作用,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可达到前期准备,教者也可以通过此次练习简单的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更好的备课,组织教学。2.…  相似文献   

13.
一、袋鼠跳目的:发展力量素质及协调性方法:每人准备一个大小适合的袋子。游戏开始前学生们各自将双脚放入袋中,双手抓住袋口的边缘,然后按照游戏的规则进行各种跳跃性练习。二、老牛拉车目的:发展手臂力量及平衡性方法:将袋子平放在地面上,每组三人,其中两位学生分别拉住袋子的一角,第三位学生双手分别抓住两位学生的手腕,全蹲站在袋子上。游戏开始后,拉袋子的两位学生将第三位学生连同袋子一起向规定方向拉动。三、拔河目的:发展力量素质方法:将袋子沿着纵轴方向对折三次,然后再沿着横轴方向对折一次。游戏开始后,学生将袋…  相似文献   

14.
与时间赛跑     
刘浩 《体育教学》2001,(4):56-56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跳跃能力。2.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二、游戏准备1.器材:8m 长绳一根。2.场地:如附图。在直径10m 的圆上,按相同的距离画12个直径50cm 的小圆,在小圆按钟表样子写上1~12数字,使其像一个钟表。三、游戏方法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14人,其中12人分  相似文献   

15.
<正>一、"集体霹雳舞"游戏准备:多人手拉手横队站立,排头手持塑料圈。(如图1)游戏方法:游戏开始后,排头移动塑料圈,控制身体使塑料圈套过身体并横向传至下一个队员,在游戏过程中,队员相互之间不能松手,否则视为失败。该游戏需要相邻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塑料圈顺利、迅速通过,用时少者为胜。因为在身体扭动的过程中,队员看似在跳"霹雳舞",所以取名为"集体霹雳舞"。  相似文献   

16.
“传电”     
一、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脚、趾的灵活性及协调性,提高跑、跳、夹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配合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赤足活动,达到对脚的刺激和对脚底的按摩作用,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二、游戏准备胶圈7~10个,干燥、干净的平地15m×15m,鹅卵石100粒或小沙包100袋左右。三、游戏方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见附图),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跑(或跳)到中间场地,将胶圈中的鹅卵石(或小沙包)用脚夹起,返回起点,放入起点胶圈中,第二名队员再出发,依次循环,单位时间内夹的多的队或先完成规定数量的队为胜。四、游戏规则1.不得用手帮忙,…  相似文献   

17.
<正>钻山洞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简单易学,而且不受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我创编了几种钻山洞游戏。现将它们汇集,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游戏名称:钻"山洞"(一)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成横队站立,左右相邻的学生拉手、上举,形成许多"山洞"。游戏开始,排头学生带领后面学生手拉手依次钻过"山洞",排头钻过最后一个"山  相似文献   

18.
一、穿越时空隧道 游戏准备与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几队,每队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每队第一名学生手拿一呼啦圈站于起跑线后.当游戏开始时,每人抛出自己手中的呼啦圈在各自前方然后迅速跳入其中,再将呼啦圈从头顶掏出后抛向前方,跳入呼啦圈中,再掏出,再抛.  相似文献   

19.
沿线互追     
一、游戏目的发展速度、反应和灵活等协调能力。二、游戏准备画一个20×20m的正方形,再画出它的两条对角线和两条中位线后,将正方形各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三、游戏方法将学生平均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队,分别以一路纵队站在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第1名同学站在线上,其他同学站在线外)。游戏开始,每队第1名同学上场,沿线奔跑,规定甲捉乙、乙捉丙、丙捉丁、丁捉甲,4人可随意沿任何一线追或逃,但都不可以从一线中途返回。要改变跑的方向时,必须在两线交界处才能进行,注意捉对方的同时,要提防被第三人捉到,…  相似文献   

20.
一、游戏目的1)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及控制平衡的能力。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和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游戏准备在平坦的场地上画两个边长为2.5m 长的正方形为“鸭巢”,“鸭巢”的拐角有一条斜线为防线,中间间隔的50cm为河界。三、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分别站在自己的“鸭巢”里。游戏开始,甲乙两队的一部分“鸭子”各自出巢成单脚跳。用推、拉等方式搏斗,也可以直接通过河界。在过河界时甲乙两队守“巢”的“鸭子”百般阻挠,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