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内外模仿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模仿创新是技术创新两种战略之一.围绕着模仿创新,对引起模仿创新的方式,影响模仿创新能力的因素、技术溢出与模仿创新的关系、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述评,提出我国在提倡建立自主创新体系的同时,不能简单地否定模仿创新,抛弃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2.
刘岩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5,36(2):121-124,153
小微企业是刺激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逐渐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的主要部分,在此过程中它的模仿创新模式能否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根据模仿创新的起点将模仿创新模式划分为首次模仿创新和二次模仿创新,并给予定义,发现造成新创小微企业创新模式的起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代价不同;再根据博弈理论,对新创小微企业的模仿创新的起点选择进行探索,发现首次模仿创新成功的概率、首次模仿创新的起点到终点的潜在利润、二次模仿创新对首次模仿创新操作流程的支付费用是影响起点选择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最后研究了广州某公司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研究:技术进步路径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赶超的理论证明及实现条件,认为技术进步路径将会大致依次经历如下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阶段和创新阶段.模型中的转移动态分析表明,当某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动力系统的稳态点就会使得技术进步路径收敛到模仿阶段,国家也因此会陷于经济停滞的模仿陷阱状态.政府可以通过扭曲本国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币贬值,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对于陷于模仿陷阱的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状态极为有效,亦能够加快赶超国家的增长速度.如果中国由模仿到创新的过渡阶段业已来临,那么对外模仿、吸引外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出现下降,而自主研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著上升.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政府就应逐渐减低对经济的扭曲,将生产资源的定价权逐步交还给市场.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的演进:二次创新和组织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京京  吴晓波 《科学学研究》2008,26(6):1310-1315
 本研究运用二次创新理论,分析了在集群演进的过程中,其内部企业创新过程、学习模式及学习方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集群的形成、成长、成熟,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过程经历了由模仿创新、创造性模仿、改进型创新到后二次创新的演变;学习模式由适应性学习、维护性学习、发展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进一步地,本研究指出了各学习模式所对应的学习方式,其中适应性学习以技术许可和干中学为主,维护性学习以顾客的反馈为主,发展性学习以反求工程为主,创造性学习以与国内外研发机构的合作和独立研发为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后发优势、技术跨越与赶超、国际贸易技术差距、创新国际化等有关理论综述,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获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赢得后发优势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通过技术引进或模仿实现技术赶超的不同.最后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揭示出创新国际化对消除滞后效应、实现技术跨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仿创新的企业技术跨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实施基于模仿创新的技术跨越(简称模仿跨越)战略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模仿跨越的策略选择与组织学习问题,分析了模仿跨越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给出了“跨越”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模仿和技术学习:文献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仿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了解模仿和技术学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以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文献综述表明模仿是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模仿是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内外关于技术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缺乏对于基于模仿的技术学习机制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关于模仿的学习研究主要聚焦于模仿重要性及其分类的研究,但缺乏对于模仿微观活动过程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的营销过程及其管理取决于创新的技术特性、市场特性与营销环境。本文对三类模仿创新——先导技术模仿创新、成长技术模仿创新和成熟技术模仿创新的技术特性、市场特性与营销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下的二次创新战略--以海尔电冰箱技术演进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实现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结合海尔电冰箱技术的演进过程,对基于全球竞争的二次创新动态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海尔在二次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主导战略、管理焦点、研发活动重点、技术策略等方面的变化,从而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实施二次创新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1999-2014年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SDM),将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技术模仿等技术活动置于技术学习曲线理论框架下,实证考察了其对TFP的影响,辨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技术活动的空间外溢效应。结果表明,现阶段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对TFP具有显著倒U型效应,模仿创新为显著U型效应,技术模仿效应不显著,即技术模仿对TFP提升的推动力减弱甚至基本消失,模仿创新的效应由不显著逐渐转为正向显著,自主创新的效应由正向显著逐渐转弱为不显著,且自主创新对TFP影响大于模仿创新,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前沿。同时,技术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且外溢效应大于地区内部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2.
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WTO框架中的《TRIPS》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逐步显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所面临的困境 ,然后从模仿创新的本义出发 ,探讨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模仿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提出如何在知识产权框架中如何运作技术模仿创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现阶段我国企业提升技术能力的若干途径,包括模仿创新、组建集团自主创新以及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开发创新战略联盟等三大途径,分别探讨了这三大途径的意义、特点以及实施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自主创新的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基础的性质、技术的累积性和创新声誉分别从政府政策、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影响到企业对自主创新或模仿创新的选择: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会对国内企业的模仿创新成本与自主创新收益产生普遍影响;不同行业知识基础的性质决定了各行业模仿创新的难度;技术的累积性和创新声誉则从个体层面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上产生影响,高技术累积性意味着创新高度依赖于企业在以往创新中积累起来的能力,而丧失创新声誉的威胁则会阻止企业从事模仿行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该文对339家广东制造性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由于集群企业距离近,创新扩散快,创新外部性强,致使非创新企业"搭便车"现象严重,创新失灵现象突出。与其放任创新失灵,不如设计一套机制,以利益补偿为纽带,对创新主体进行有效的利益补偿,实现既治理创新失灵又促进创新效率提高的目的。考虑企业集群的技术能力呈现一种非均衡的分布及技术溢出的单向性,引入了溢出效应和创新效率两个变量,建立了潜在率先创新企业和模仿企业间的斯坦伯格博弈模型,分析了创新失灵的经济根源,阐述了技术溢出和创新能力对创新失灵的影响过程,提出了基于知识共享机制的治理创新失灵方式,给出了设置知识共享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许多欠发达地区只借助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经济,速度很慢.要加快发展,必须采取科技优先战略.而科技优先战略的落实,科技模仿创新是关键.同时,科技模仿创还必须模仿移植发达地区的科技发展环境,因为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容的模仿创新问题,应该是一个以科技为中心的整体模仿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外溢效应的存在使得创新型企业的部分技术创新成果被模仿型企业所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企业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成果加以保护,但过高的保护强度又不利于模仿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因此必须设定合适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促进创新型企业与模仿型企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后发优势、技术跨越与赶超、国际贸易技术差距、创新国际化等有关理论综述,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获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赢得后发优势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通过技术引进或模仿实现技术赶超的不同。最后通过对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揭示出创新国际化对消除滞后效应、实现技术跨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邹亮 《科技广场》2011,(8):101-104
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FDI、进出口和公共R&D等国内外不同技术溢出渠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创新和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是产业创新的基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发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出口学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提升产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FDI流入和技术引进没有给产业带来模仿创新和技术泄露。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以北京为例对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于行业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研发投入能够强化行业间产品创新的技术溢出;行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对市场技术知识存量溢出的吸收能力;基于行业间的新产品模仿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从行业间关系看,偏基础性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