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恨水一生编辑过很多种报纸的副刊,他认为在报纸的副刊编辑中要有鲜明的受众意识,他始终坚持为老百姓代言,为民意鼓与呼。他紧跟时局的变化发展,积极运用大众传播的双向关系,坚持在副刊的编辑过程中满足各阶层的需要。通过管窥张恨水的副刊编辑思想中的受众观,可以对现在的副刊编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受众是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副刊)的终极目标。从受众角度分析报纸副刊可读性,报纸副刊应考虑不同阶层人群的阅读需求,应考虑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对报纸副刊阅读水平的影响,应努力培养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阶层获取信息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贴近性、新闻与冲突性、服务性,以培养受众关注率。  相似文献   

3.
副刊,作为一种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载方式,一方面受制于大众传媒的特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品格。随着报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受众的地位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报纸副刊也经历了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角色转换。文章选取了两大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副刊——《羊城晚报》副刊和《文汇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简单梳理了近年来报纸副刊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重视报纸的副刊,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我国的报纸副刊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优雅的文化品位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的生命。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副刊已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武器,有些副刊更是已经成了报纸的品牌。然而,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趋势加速以及网络等现代传媒业的发展,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副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变迁和改革,必须立足人文精神办出有特色、有品牌的副刊;必须立足本土文化,放眼全球文化;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利用其新时期应有的优势,充分发挥作用,走出一条新媒介环境下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青岛地方报纸副刊发展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地方报纸副刊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已经沦落到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解决报纸副刊的发展困境,必须立足城市实际,张扬城市个性,发展城市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副刊有助于报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副刊”内涵要发展《辞海》解:“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报纸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新华词典》解:“报纸上刊登新闻体裁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如文艺副刊等。因与报纸的主体(即新闻和评论版)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名”。诚然,报纸上的文字,大体上可分成五大类:其一是新闻:带“电头”和“本报讯”的新闻以及通讯、特写;其二是评论:社论、短评、工作述评、编后语;其三是专文:政治报告、专著、纪念文字;其四是读者来信;其五便是副刊文字,常常集中在一个版面上发表,形成副刊版。副刊与其它各版面共同围绕着报纸的宣传中心进行工作,虽然采取的宣传形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副刊是报纸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闻的功能与内容、状态、方式的延伸,报纸文艺副刊以其文学性、可读性强之特质,历来为读者所喜爱,被称为“报纸中的期刊”、“报纸的魂灵”。时代不断进步,文艺副刊与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年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多元化状态,报纸文艺副刊应紧跟时代步伐,真正提高副刊的有用性,“留客”不走,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8.
世纪交替之际,国内报纸副刊发出众多“求变”的声音,其主要论点表达的是对传统副刊的否定。因而,对“求变”思维的认知以及对守恒不变的界定就成了当今报人辩证把握的原则,“变”的绝对化与“不变”的绝对化都是不符合报纸副刊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张恨水具有小说家与报人的双重身份,但在二者之间其本位在于报人。他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其新闻性修辞主要体现在隐喻性表达和直接陈述两个方面。其小说的新闻性及修辞特性,既与其报人身份有关,也与小说发表于报纸副刊密切相关。张恨水小说发表于报纸副刊,在传播上形成了受众与创作的紧密互动;在审美特性上具有社会性、世俗性、纪实性和时效性,因其独特的传播性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张恨水的创作在审美性和新闻性的张力之中,大体做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报纸副刊起源于清末,走过了100多年的漫长历程,迎来了即将跨越世纪的新时期.报纸副刊在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全新的历史时期,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又如何呢?本文试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我国报纸副刊的地位和作用.报纸副刊尽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新闻理论上却长期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其原因主客观方面都有,很有必要先作两点说明.一、客观原因是报纸副刊定义含混.《辞海》解释报纸副刊:“一般指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新闻学简明词典》则称:“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而新华社1985年出版的《新闻工作手册》对报纸副刊的定义是:“报纸上刊登新闻、评论、读者来信以外作品的固定版面,每天或  相似文献   

11.
副刊初探     
一、关于副刊概念的异议大凡报纸、杂志大都办有副刊,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每周一个版面,《求是》杂志的“绿野”副刊,每期1—2个版面。副刊文艺属性强,文字活泼,有“文”、“杂”“短”、“活”的特色。由此,有人把副刊称之为“文艺副刊”,把主持副刊工作的部门,称之日“文艺部”,或曰“副刊部”。虽称谓殊然,但副刊的概念应当是:报纸杂志上登载除新闻体裁外的其他体裁的短小精悍的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固定版面。但是,辞书上对副刊的概念解释有失偏颇,例如,《辞海》:“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世纪末第一份报纸文艺副刊的诞生发展到现在,报纸文艺传播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报纸的文艺副刊已经从最初的附属地位发展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艺作品的发表提供了一个稳固的平台,发表了大量的文艺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报纸文艺的创作门槛也得以降低,大大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虽然报纸文艺传播取得了上述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缺陷。  相似文献   

13.
“读图”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新闻审美价值取向,而报纸媒介上方兴未艾的“卡漫热”,又使新的新闻价值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它不仅强化了报纸的编辑意识,而且使受众的审美感受由“实感”走向“虚拟”。同时,卡漫热的出现也说明了知识产权意识在社会上已得到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4.
报纸变变变     
在户外活动时,我和小班孩子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报纸变变变”。我手里拿了许多张16开的报纸,对孩子们说:“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报纸,许多报纸。”“对,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发给你们一人一张。”我一边说着,一边把报纸分发给每个孩子。发完了,我问:“刚才老师手里有许多报纸,现在都发给你们了,你们一人有几张报纸?”“一人一张。”我又问:“现在老师手里还有几张报纸?”“没有了。都到我们手里了。”我继续问:“假如老师把你们手上的报纸都收回来,你们手上还有报纸吗?”“没有了,都到老师那里去了。”“那么老师手里有多少报纸呀…  相似文献   

15.
如今,“人性化”已成为教育领域里一个热门的词,人人都在说“教育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这当然是好事,由原来的只看物(分数)到现在的看人,由原来的只关注“点”(成绩)到现在的关注“面”(各方面素养发展),由原来的静态(只看结果)到现在的动态(关注人的发展过程)。__________  相似文献   

16.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报纸要走向市场,副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副刊是报纸亲和读者、赢得读者的园地,同时也成为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中,人们休闲阅读、娱乐写作的“精神依托”。坚守“地方性”和“民族性”对民族地区地方党报副刊至关重要,地方报副刊融入当地地方文化,就是特色。以“格萨尔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康巴文化具备整个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藏文化的浓缩。反映本地现实,关注老百姓的关注,既是甘孜日报副刊的应有之责,也是副刊地方特色的必然要求。做大做强地方报副刊品牌,就要将地域文化的精髓完好地保留在副刊里,积蓄成一个资源库,以稳定和巩固读者群。  相似文献   

17.
浅论院报副刊的特色胡勇副刊是报纸中有别于新闻版的一种特殊的版面,在内容上、形式上、编排上都与宣传中心发挥作用。但副刊又与其它各版共同围绕着报纸的宣传中心发挥作用。副刊之所以被称为“副”,有其一段形成历史,最初是在报纸最后部分刊登一些诗文类,没有固定篇...  相似文献   

18.
报纸副刊的特性决定了文学性是其灵魂,但由于社会的分工细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相当集中的社会群体的审美需求,报纸副刊必须进行调整与改版。但这种调整与改版必须坚守其灵魂———文学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报纸副刊自诞生百年来,它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在不断变化,沉浮起落,由兴盛走向衰落,又从衰落迈向新生,完成着涅磐与重生的轮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副刊作为现代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竞应该何去何从。本文从国内报纸副刊的兴衰以及副刊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报纸副刊的个案研究,试图探求报纸副刊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自然审美的一种观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过程,即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经历了“致用”、“比德”到“畅神”的过程。“畅神”审美观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登上审美的最高层次,进入自然山水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