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人有幸于4月8、9日赴洋思中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参观学习。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结束了洋思之行后,我思绪万千,深有感触。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职业中学要不要学洋思?学洋思,到底学什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职业中学当然要学洋思。那么,学洋思学什么、怎么学?我认为职业中学学洋思并不应该是完全照搬洋思的教学、管理模式,而是要学洋思经验的精髓,那就是“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洋思中学正是因为做到了“转变观念,力求创新”,才会由一个普通的农…  相似文献   

2.
王正锋 《文教资料》2005,(19):96-97
洋思中学是普教战线上的一颗明珠,这次有幸参加了“洋思三日行”的活动,对我的感受颇深,对于这样的一所师资主要是年轻教师、学生素质并不好的学校,何以取得这样好的教学成果?通过观察思考,我认为关键在于洋思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洋思人的奉献精神,正是因为洋思有了创新的教学理念才使他们找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洋思人有了奉献精神才使他们能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成材,实现了他们对社会承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诺言。作为职教战线的一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洋思的许多地方与我们的职业教…  相似文献   

3.
蒋祥明 《文教资料》2005,(19):98-100
一、对洋思经验的思考走进洋思,踏遍校园的角角落落,有很多东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那位于校园中央的人造风景,这倒不是我钟情于山水,爱赏鱼游莲动之胜景,只为景中小桥刻有“山不在高”字样而感叹。是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想,洋思人大概是在以此自况,而这又是何等的恰如其分。洋思中学,一个僻远的农村联办初中,把三流的师资队伍改造成为一流的师资队伍,把三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专家肯定,慕名者纷至沓来。洋思人“仙”在何处?我想,这一切都源自洋思人的创新意识。洋思人在二十多年征程中就是依靠创新一步一…  相似文献   

4.
季增俊 《文教资料》2005,(19):92-93
洋思初中,已成为我市普教战线的一面旗帜。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1999年9月,中共泰州市委、泰州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学习洋思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市要掀起学习洋思经验的热潮。如何学习放大洋思经验,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洋思三日”活动使我的最大体会是:洋思经验贴近我们职业教育实际,学洋思重视管理创新,依法治校,以责任制治校,才能办出一流的职业学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洋思初中以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为…  相似文献   

5.
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洋思3日”使我受益非浅,戴荣同志的《洋思经验——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使我对洋思的经验有了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给我最大的启发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初中的教育理念,“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是洋思转变差生的成功秘绝,“尊重全体,面向未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洋思初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经验。笔者认为洋思初中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为其一生的发展量身打造。他们的做法使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相似文献   

6.
唐人伦 《文教资料》2005,(19):107-108
古诗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002年12月24日至26日的“洋思三日”活动,不仅听了蔡林森校长长达4个小时的经验介绍和面对面的答疑,以及马局长对洋思经验的科学概括,还实际参观了洋思初中校园的方方面面,走访了洋思初中的学生,行在洋思校园内,如沐和熙春风中,理念得到了刷新,精神得到了升华,眼睛明亮,活力倍增,真是胜读十年书矣!一、先进的理念:任何事情连想都不敢想的人,怎么会有所作为呢?洋思人虽不是异想天开,但却能科学构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等先进观念,坚定了洋思人教好一切孩子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唤醒了…  相似文献   

7.
“洋思三日”的参观、学习,使我对“洋思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触颇多,深为洋思崛起的“神话”所折服、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所感动。一个处在泰兴偏僻农村的普通初中,从最差的办学条件,最差的师资和最差的生源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和全国各地的三千莘莘学子就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能出现这个“奇迹”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一、一个品德高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校长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的学校,蔡林森校长自警自励、守身如玉、穷上…  相似文献   

8.
李妤娟 《文教资料》2005,(19):100-102
地处泰兴偏僻农村的洋思中学自1990年以来,连续10年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达100%,优秀率居全市首位,成为江苏省薄弱初中成功改变落后面貌的典型之一。学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教委命名为“江苏省德育先进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的不少报刊报道了洋思初中的事迹,泰州市教委作出了全市学洋思的决定,全国各地都有人来洋思学习。为什么洋思人能用三流的办学条件和生源基础创造了一流的教学质量,赢得了这样高的荣誉?我带着这些疑问,来到了洋思中学。一走进姹紫嫣红、风景如画的洋思初中,水泥铺…  相似文献   

9.
“洋思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是百闻不如一见。3月21日,我有幸去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村洋思中学参观听课,因早就听说,这所学校是曾被称作“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如今已是全国初中的一面旗帜(“全国十所薄弱学校变为名校”之一)。现在有2500名在校学生,有2100多名是交费的外地学生,并且据说,来者多半都是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居然通过在洋思中学的学习,不但改掉了身上的坏习惯,而且有80%以上的学生,还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升学率、巩固率100%。因此,形成了汹涌而来的洋思求学热潮。2001年秋,尽管洋思一再扩班,但…  相似文献   

10.
“洋思三日”活动结束了,三天之中,沐浴在洋思人全新的办学理念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中,尽管冬寒沁骨,我的心中却荡漾着春意,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感受,不但不虚此行,甚至觉得羞愧不安。12月19日,泰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职业学校深入开展学洋思活动的意见》,并附了首批学员名单,我亦名列其中。心中颇有微词,觉得普教学洋思也罢,职教有学习的必要么?就这样带着疑惑踏上洋思之行。24日上午8点50分,按局里统一要求,我们到达了天星镇洋思中学。第一印象很奇怪,这里仿佛不是学校而是一处景点,大门外停满了全国各地的车辆,从内蒙到延安,从东北到江…  相似文献   

11.
洋思经验最本质的内涵就是洋思人的那种强烈的质量意识。洋思人的治学理念、管理模式、制度措施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围绕这一主题,洋思人下了任何一个学校都不敢下的结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同时也采取了任何一个学校都不敢采取的举措—“—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乡镇中学,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都处于“三流”的情况下,敢于提出这样的口号,敢于采取这样的行动,在教育界确实与众不同。勇气、自信是洋思成功的支点;责任感、使命感是洋思成功的基础;“严”(严格…  相似文献   

12.
刘明富 《文教资料》2005,(19):82-83
12月24日至26日,我参加了由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学洋思培训班。在洋思中学三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对“洋思现象”有了更深的体会,感触颇多,深为洋思崛起的“神话”所折服,更为洋思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所感动。这所地处泰兴市偏僻农村的普通初中,在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生源质量和三流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和升学率均为100%,优秀率列全市之首,70%以上学生考入省级重点高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洋思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基础教育具有示范指导作用,对正处于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着严…  相似文献   

13.
4月8日至4月10日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职业学校第二期“洋思三日”培训班学习。六年前也专程去学习过一次,六年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几乎看不出原先的模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国家级名校。“危机感”成就了“洋思”一所地处偏僻的村办初中,为何能在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生源质量和三流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管理水平?究竟是什么“魔力”演绎了洋思“神话”?究竟是什么能量打造了洋思品牌?蔡林森校长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洋思的今天是由当初的困境逼出来的,是由当前的压力压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洋思印象记     
2005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南京市新课标研究所举办“洋思中学教学模式观摩研讨会”,我很荣幸地应邀与会。三天时间,从听报告到听课、参观,洋思中学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洋思中学连续是十年来一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毕业率,仝校几乎每一位学生、每一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优秀率名列全市之首的好成绩。为了向洋思中学学习,具体实地考察洋思中学的成功之道,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洋思中学。为了全面了解洋思中学的情况,我们在洋思中学每天从早上5点考察学习到晚上10点,整整在洋思中学呆了一周。为什么洋思中学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认为主要归功于洋思中学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和“严、细、实”的科学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24日至26日,我有幸参加了泰州教育局组织的“洋思三日”首期培训班。我虽属四下洋思,但此次在洋思学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收益匪浅,感触颇深,回来后几个问题常常萦绕于心,令我寝食难安。一、我校要不要学洋思?我校是一所农村职业高级中学,既面向全市招职中生,又受所在镇之托招附近几个村小毕业生施以初中教育。学校虽然起步于70年代,但由于失去了发展的机遇,加上前几年职教的普遍滑坡,致使办学条件较差,大量优质师资外流到城区职校和基础教育学校,学校98年招生数为0。近几年,学校招生数虽有所上升,但学生的文明养成、文化素质、家…  相似文献   

17.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5,(19):103-104
洋思三日,感触良多。无论是洋思中学的环境还是其管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走进校园,一幅幅代表洋思人新思想、新观念、新抱负、新追求的标语随处可见,正如校园里那些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一样,给我们昭示着洋思特有的青春魅力。洋思,这颗中国教育战线上的璀璨的明珠,向磁铁一般地吸引着神州各地的人们:洋思成功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经过三天的实地参观学习,我茅塞顿开。洋思严格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模式,成就了今日洋思的繁荣,决定着洋思明日的辉煌。是啊,每年数千名学生纷纷从外地涌进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乡村初中。俗话…  相似文献   

18.
洋思中学,中国乡村教育的榜样。曾有记者问该校前任校长蔡林森:“你认为洋思中学取得全国瞩目的成就,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蔡校长回答:“坚持。”洋思中学现任校长讲,一位在该校挂职锻炼的校长看到洋思师生标准、规范、整齐、协调的课问操,赞不绝口。回校后就力抓课间操的质量,但坚持半年就放弃了。由此看来,创造“洋思”品牌并没有灵丹妙药,有的仅是人人都明白的两个字——“坚持”。  相似文献   

19.
我校通过深入调研,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我校实际,实施以下几点措施:重视“课堂教学”:坚持“日测”;重视“周测”;建立学习小组:重视“教学反思”。在借鉴“洋思”的教研氛围中,针对数学学科特点,边学习,边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在学习实践中的几点...  相似文献   

20.
闻名遐迩的江苏泰兴洋思中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以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特色教学模式一展风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曾说过的话:“我们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所谓“自己来拿”,指的是自己从他人处学来自己所没有的东西。将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拿来”为我教用,这是明智的选择。一年来,我从具体的教学模式入手来学洋思经验,效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