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幽默与笑话     
把乌龟换成狼 老师:有些同学开始骄傲了,大家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明,你说说看,兔子为什么输给了乌龟?  相似文献   

2.
玉部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在金文中逐渐发展繁荣,在《说文解字》中形成了庞大的字族。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体现在玉部字的发展与繁荣中。透过玉部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礼文化、审美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相似文献   

3.
A few years ago Dr. Lefranc, in a stimulating survey of the impact of picture materials on modern education, used the pungent metaphor that audio-visual specialists had possibly achieved a scratching of the carapace of the pedagogical tortoise. Many centuries ago the sacred tortoise of Chinese mythology emerged from the devastating floods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each the people there the arts of levee building, to control the annual tragedy of the waters and hence to survive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their fertile farmlands. Perchance a link does exist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the tortoise.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武当武术的文献资料并加以联系对比,结果发现了众多的以武当道教龟神命名的功法、招形名称,反映了武当武术中折射出来的武当道教文化内涵,简要论述了武当道教龟神对武当武术内功、技击方面产生的作用、影响,以及武当武术所表现出来的对武当道教门派龟神的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5.
商代器物繁多,数量巨大,蕴藏大量的文化信息,对甲骨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甲骨文器物字为桥梁。讨论器物字所反映的古人的居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笔者曾经发表的论文《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两种失误》的续篇.前后两文作为一个整体,对郭沫若考释甲骨文字形的失误作了比较全面的评析.本文集中考察了郭沫若在甲骨文字形考释中的另外两类失误:一、误增构件或误减构件,二、误认合体字的部分偏旁.全文一共涉及到十九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甲骨文字是古代文明早期的一种文化象征,华夏文明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视觉符号.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美学表征.甲骨文字能多层次地满足现今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而且势将扩展到未来世界的整个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8.
上古文学只有口头形式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歌谣的文体属性为诗,是没有异议的,而神话传说在文体方面却陷于无所归属的状态,原因就是通行的观点认为必先有文字,然后才有散文,故我国最早的散文是商代的甲骨文。这种看法显然割裂了口头文学阶段与书面文学阶段的联系。事实上散文也有过口头形态,古代神话传说就代表着口头文学时期散文的最高成就。甲骨文时期,还有铸于铜器、书于简帛的散文,散文已经脱离了萌芽状态。只有字句而不成篇章的甲骨文只是当时散文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其主要特点及内容可以称之为占卜文。  相似文献   

9.
构建一个全文、图片、研究成果等综合信息的甲骨文研究性资源库是图书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根据甲骨文的内容特点和用户需求,甲骨文资源库由一个全文资源库和八个专题子库组成,有多种检索途径,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商代社会性质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一八九九年殷墟甲骨卜辞发掘以来的一个世纪里,随着史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商代社会性质逐步成为先秦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商代社会性质的研究,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先秦史发展的规律,了解民族化源流传承都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同时它将极大有助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最终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后的继承关系 ,它们只是书刻文字材料的进化过程 ;汉字的起源不是考古学的问题 ,是心理学的问题 ,是人类文化学的问题。我们不能将文字与书写文字的物质材料等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甲骨文书法是甲骨文书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二十多年来 ,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重大影响下 ,当代甲骨文书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本文借助对“接纳”与“进入”这两个概念的实现和未来进展之追踪 ,阐述了当代甲骨文书法非常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旨在说明当代甲骨文书法创作 ,只有首先回归、体验先民集体无意识创造出的商周甲骨文书法 ,继而融入自己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才有可能真正进入甲骨文书法的审美创造 ,实现甲骨文书法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荷 Klein-Gordon方程和广义乌龟变换得到荷电匀加速直线运动的Rindler观的视界集团和Hawking辐射温度。并通过对二的讨论得出结论:电荷对引力场的影响与质量相当。  相似文献   

14.
甲骨文中不但有大量记录占卜的档案诗 ,还有文人专门创作的“整齐对应偶句韵七言四句工散体诗”。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红崖天书"是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比殷代甲古文更原始的图画会意文字,或称古图形文字,它应该是一则古时的"公告"。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中的“龙”字,形象地表达了先人朴素的思维意识。龙为祖先的传说,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从真龙天子到贤德君子的指代,反映了龙由宫廷的垄断到民间开放的变化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龙”文化涵义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甲骨文、金文和秦楚简等地下文献材料的发掘整理,为我国古代图书形制的探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而且在古代文献中,与古代图书形制有关的字体的书写和训诂资料也成为探讨古代图书形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殷商易代之际,周初统治者为证明其所建新政权之合法性,极力宣扬以德得天下的理论,并从西周初期开始,逐渐构建起了“以德治国”的新的政治理念。传世典籍对此过程本有多方记载,在此则以相关文字从殷商甲骨文到西周金文的演化过程为基础,对西周早期“以德治国”思想的形成略作考究,以期从另外的角度更深入地研究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依托政治学中国际关系的有关原理,利用大量甲骨文和商周考古资料,在考察周文王时期商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周文王对商政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语言文字的时间跨度近300年,若将其放在一个平面来研究,则有可能造成源流不清。在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的基本原理,结合统计的方法,具体分析甲骨文单祭祀动词句型转换衍生的过程,详尽描述其类别的基础上,对各种句型作定量和分期的研究,可反映出甲骨文单祭祀动词句在各期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