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中国民间剪纸发展的历史过程,民间剪纸在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剪纸的地域性特征以及剪纸的艺术特征、种类和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陕北独特的地域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造就了地域性极强的陕北剪纸艺术。文章简述了陕北剪纸的剪法、表现主题及功能,分析了陕北剪纸的艺术风格,指出陕北剪纸艺术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陕北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动画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不管是欧美动画、日本动画还是中国动画,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脉络和风格。中国有5 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也不断地被运用到动画中,如剪纸艺术等。本研究主要对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方式、表现特点以及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剪纸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形态。  相似文献   

4.
阜阳剪纸的产生与其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人文思想、经济基础以及历史、社会、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诸多原因,至今没能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导致阜阳剪纸艺术的面目,一直未能清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彰显淮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充实对阜阳剪纸艺术发展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剪纸的抢救与保护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傣族人民既信仰原始宗教,也信仰小乘佛教,在宗教信仰上形成了傣族信仰二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对傣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傣语地名为例,论述了傣族宗教信仰对傣族地名命名的影响。并通过佛教地名蕴涵的意义变化得出佛教是从勐海县传入西双版纳,然后在其他地区进行传播的,这一结论也与傣族历史和傣族文献有关记载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我国傣族地区,在历史上受南传小乘佛教影响深刻而广泛,在社会中形成了全民信仰佛教的局面,使小乘佛教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须臾不能或缺的元素。在这一充满宗教氛围的社会环境中,傣族剪纸与佛教紧密相联,呈现出人、佛、自然交融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佛教特色和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炎帝故里,宝鸡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剪纸艺术是宝鸡地区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北方和关中剪纸艺术的典型代表,宝鸡民间剪纸艺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过受到了本地区多元历史地理文化的滋养和影响,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征,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其特点。一、宝鸡民间剪纸艺术形成的文化背景(一)宝鸡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宝鸡地区民间剪纸的起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百越族系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文化呈现多样性,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一般认为,傣族与古百越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其中也有云南土著民族的成分。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该省其他县、市内。其乐器的历史发展与傣族整个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按照傣族历史的划分,本文将傣族乐器历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原始社会时期、滇掸时期、储勐割据时期、帕雅真时期、土司时期。原始时期傣族地区乐器发展和流布的特点之一,就是打击乐器品种最多,运用最广。同一般乐器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云南20世纪最杰出的学术大师的方国瑜先生,一生重视史料工作,他视史料为历史研究的基础。《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是其完成的唯一一部民族编年史料,它推进了傣族史的研究,也体现了大师求真求实、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文章拟从该书的体例、特色、及阅读后的启示等方面对其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0.
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学生社团活动中引进剪纸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鉴于此,文章在简要介绍中国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中学生社团活动中的剪纸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剪纸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又是劳动人民所享用的大众艺术。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易于制作、适应面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受到欢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剪纸历史久远,题材广泛,意深情长。本文以这个特殊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该地区的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本民族特色。从地理学角度分析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地理环境是傣族传统体育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影响条件;傣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发展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金华的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支奇葩。近年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保护与扶持下,金华民间剪纸艺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本文通过对金华民间剪纸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现状的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4.
剪纸诗是唐代百花争艳的诗苑中的奇葩,是唐代诗歌艺术与剪纸艺术的合璧。本文依据《全唐诗》,采用“以诗为媒、以诗证史”的方法,从民俗风尚、艺术成就、审美视角等多个维度,对唐代剪纸诗进行整体观照,肯定其历史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After transfer from agricultural to the industrial age,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has from the folk paper-cut,entered the art form.Only to retain such as the Nordic folk paper-cut.Since the Han Dynasty to Chinese paper-cut,during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ncient people rich imagination and superb techniques at the same time,may also carry the inertial frame of traditional imprison innovation.In recent years,with a few artists  相似文献   

16.
冯理杰 《成才之路》2020,(10):98-99
培养幼儿的本领不能忽视手指的灵活性,幼儿教师可以把剪纸文化引入幼儿教育。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剪纸环境,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挖掘幼儿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剪纸作品的教育功能,让剪纸作品“动”起来、“站”起来、“玩”起来,从而让幼儿眼中的剪纸作品“新”起来。  相似文献   

17.
闽南剪纸作为一种边缘化且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形式,却有其特殊的文化观念和造型手法。对它的研究将使我们了解闽南文化中处于“失语”状态的民间部分,在新的时空中重新发掘其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对发扬光大闽南文化艺术、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文化多元要求都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旨在对闽南剪纸艺术的创造和形式类型作一番整理与阐释,为闽南当代剪纸的理论与实践树立一个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8.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特别是金坛刻纸作为民间剪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对金坛刻纸当下多元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剪纸的现代转型进行粗浅的探究与思考,有利于金坛刻纸较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壮族仪式剪纸是壮族祭祀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物品,其题材内容乃基于人们对神仙体系的想象,具有简洁写实、稚拙粗犷、色彩主观、多维时空等艺术风格和视觉特征。通过田野考察,运用艺术人类学文化阐释的研究方法,从仪式剪纸的题材类型入手,探讨了壮族仪式剪纸的视觉特征,进而揭示其图像中所蕴含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王胜选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1):15-16,32
商洛民间剪纸是陕南民俗文化的一种形象的载体,它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造型质朴生动,是当地民间艺术中最能体现民俗性、传统性、地域性、时代性的美术形态之一。商洛民间剪纸将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刚柔相济、节奏和谐、风韵自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