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动处方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跟踪实验法观察24周运动处方锻炼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血脂与体质指标的影响。结果,糖尿病高危患者锻炼后,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收缩压和静态心率均显著减少(P<0.05),肺活量、握力、座位体前屈显著增加(P<0.05);空腹血糖、葡萄糖负荷试验2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显著升高(P<0.05)。结论:长期、系统、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锻炼可显著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对患者增强体质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量化运动处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量化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20~40岁)和B组(41~60岁),并根据体重指数(BMI)再各分为两个亚组(BMI<25,为A1、B1组,BMI≥25,为A2、B2组)进行研究.结果:3个月运动后,与运动前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总胆固醇除B2组外均明显下降(P<0.01),甘油三酯仅B1组有明显降低(P<0.05),腰围、臀围、体重在BMI≥25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但在BMI<25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量化运动处方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和体质指标,对糖尿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该系列量化运动处方为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自身的运动处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可作为糖尿病常规运动治疗方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9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气功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6个月有组织的新编气功·八段锦健身锻炼.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运动组锻炼前和锻炼6个月后次日,安静空腹状态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EDD)和硝酸甘油(NTG)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展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结果:八段锦锻炼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糖和血脂指标的改善(P<0.05和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24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12周有氧运动后测定血脂含量、血糖和血胰岛素浓度。结果:TG和LDL显著低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而HDL则显著高于运动前自身水平,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运动前自身水平。结论:有氧运动可改善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糖尿病前期的表型是否会影响有氧运动对其血糖控制、体型及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改善程度,旨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建议,逆转或延缓其发展为糖尿病。方法:通过对32名年龄较大(58.22±2.76岁)、超重的糖尿病前期患者(BMI:28.61±2.64kg/m2)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体型(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心血管健康指标(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三种不同表型患者的改善程度。结果:干预前后,糖尿病前期人群总体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型(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心血管健康指标(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P<0.01),达到改善葡萄糖稳态、减轻肥胖和降低心血管风险的目的,而餐后2小时糖耐量未见明显改善(P>0.05),并且空腹血糖的显著改善仅出现在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合并糖耐量受损的患者中,而餐后2小时糖耐量的改善在三种表型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均未出现。结...  相似文献   

6.
健步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步走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NAFLD患者71人,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 w个体化的健步走运动,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运动;对比被试运动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结果实验后运动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前(P<0.05)。结论科学、规律、个体化的健步走可明显改善NAFLD患者的糖、脂质代谢紊乱,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动是否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分析这两种细胞因子及其交互作用的变化与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21名2型糖尿病妇女随机分为运动组(n=11)和对照组(n=10),进行24周,每周3~4次的有氧结合抗阻力运动干预。实验前、后检测肥胖相关指标、血脂、血糖、胰岛素以及血清细胞因子脂联素和瘦素水平,计算HOMA-I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升高,肥胖相关指标下降,HDL-C升高;瘦素水平下降,脂联素水平升高,细胞因子的变化是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的最佳预测因素。广义线性模型(GEE)分析显示,瘦素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在实验后运动组二者的交互作用下降。结论:运动改善了2型糖尿病妇女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了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推测,对于人类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也会抑制脂联素发挥胰岛素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6调节血脂、调节血压、调节血糖作用:蜂胶成分的协同作用,可抑制甘油三酯、血胆固醇的升高,可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效净化血液,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调节血脂、调节血压的目的。蜂胶还能促进利用外源性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对调节血糖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因糖尿病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利用蜂胶的消炎杀菌作用,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利用蜂胶清除自由基、降脂和降低血粘稠度的作用,可预防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蜂胶的提高免疫力作用,可使人们的抗病能力增强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蜂胶来改善身体状况和预防疾…  相似文献   

9.
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名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按摩组和运动、按摩组,实验组分别应用运动、足反射区按摩及运动联合足反射区按摩方法干预24周,对照组不做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体重、身高、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及实验前、后比较,运动组、按摩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运动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按摩组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及实验前、后比较,运动、按摩组体重、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围、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按摩组与运动组比较,运动、按摩组与按摩组比较,都表现为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及足反射区按摩均能降低糖耐量降低患者体质指标、血糖、血脂,降低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风险,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如何能够确定糖尿病患者有效锻炼的最短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锻炼负担并且保持其健康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研究对象经过筛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15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10人,年龄35~71岁,病程2~20年。将15人随机分为两组,即锻炼组8人(MEE组),对照组7人(C组)。2.研究方法(1)运动负荷试验;(2)检测指标与方法;93(3)数据处理。3.结果及讨论(1)对空腹血糖水平及健康状况的影响空腹血糖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效指标之一,其方便易行,很多情况下患者自己在家里就可以进行测定。从结果看,实验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运动配合银杏口服液对血压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主要研究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影响的效果。将5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引用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运动,对照组服用西药。记录其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口服液配合太极拳能够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能够改善其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微伏级T波电交替是否可作为制定肥胖儿童运动强度的可靠指标.方法:实验分为两组:肥胖组28人,正常对照组36人,实验前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并测量血压和身高、体重等指标,然后采用Bruce方案行平板运动试验,并进行MTWA测定.结果:肥胖组儿童和正常组比较血压和血糖无差异,但其血胆固醇高丁正常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正常组(5.32±0.23 vs4.28±0.34;1.02±0.12 vs 1.23±0.25),其MTWA发生率(63%vs25%)和发生时的心率(58%极量心率vs 79%极量心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肥胖儿童在较低心率时就有可能发生MTWA变化,在制定运动方案时需强调个体化,避免引起运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发病过程类似人类代谢综合症(MS)的动物模型,观察体育锻炼对代谢综合症大鼠血糖、血脂和血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引起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饲养两肾一夹SD大鼠30只4周,诱导建立代谢综合症模型,从中抽取20只,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即安静对照组(10只)和体育锻炼组(10只),运动组进行为期10周的游泳运动。每周检测各组尾动脉收缩压,于14周末采血测定各组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体育锻炼组与安静对照组对比,锻炼组血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比、总胆固醇比、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均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结论:体育锻炼能降低代谢综合症大鼠的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肽Y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敬浩  曹阳 《体育与科学》2003,24(4):67-68,72
目的:本文通过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对比研究,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产生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取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16人,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一组为太极拳运动组(10人),另一组为随意运动组(6人)。各自进行每天1小时,为期3个月的运动锻炼,观察锻炼前及锻炼后空腹、安静状态下的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血糖和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太极拳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下降,其中伴有高甘油三脂血症者6人,NPY水平下降;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4人,NPY水平升高。而随意运动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不显著。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血浆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表明了太极拳运动改善老年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的机制与其时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胆固醇血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而脂质代谢异常,特别是血总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高胆固醇血症的最基本因素。如何有效的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血脂代谢,预防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中尚待解决的课题。本实验采用游泳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了运动对大鼠肝脏LCAT、SR-BⅠ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游泳运动调节血浆血脂脂质成分,改善血脂代谢,增加肝脏LCAT、SR-BⅠ的表达,加快RCT的速率,促进TC的消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经8周游泳训练后,血脂代谢、血清氧化应激、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性(ISI)及肝脏组织二相酶活性变化,检测联合作用方式(游泳训练及联合补充α硫辛酸)对wistarT2DM大鼠血脂代谢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方法:实验材料wistar大鼠60只,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CON);α硫辛酸(LA);游泳运动组(SEX);α硫辛酸+游泳运动组(LA+SEX),每组15只。进行游泳训练共计8周,观察各组大鼠血脂代谢水平、FBG、ISI及肝脏组织二相酶活性变化。结果:经联合作用方式可极显著性降低wistar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LDL-C含量和FFA水平,提高HDL-C;在降低FBG,提高ISI作用上存在叠加效应(P<0.01),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影响;在改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作用上(降低ROS和提高SOD),存在增强作用(P<0.01);对肝脏组织二相酶的影响,在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存在增强作用,对醌氧化还原酶1(NQO-1)则无此作用。结论:联合作用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及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提高ISI。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维持机体血脂正常代谢水平,减少氧化应激而实现。提示,联合作用方式可以为治疗T2DM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运动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探讨血清脂联素与人体测量、血液生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以26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动组14名,非运动组12名.进行人体测量、血清脂联素及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运动组与非运动组比较,血清脂联素、体质指数、体脂肪率、体脂肪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运动的影响后,血清脂联素与体质指数、体脂肪率、体脂肪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正相关(均P<0.05);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是预测脂联素浓度的独立变量.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不受运动的直接影响,其水平可通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结合药物、饮食控制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脂及Hs-CRP水平,并作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TG、TC、LDL-C和Hs-CRP下降,HDL-C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等强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组比较,TG、TC、LDL-C和Hs-CRP明显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等运动强度结合药物、饮食控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脂及Hs-CRP水平,从而可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4周规律运动对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体成分变化和胰岛素抵抗状态改善的关系.方法:将21名受试者(53.67±3.57岁,BMI 26.22±2.89)随机分成运动组及对照组,进行24周运动试验(每周3次,每次70 rain o试验前后测量身体形态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清脂联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运动组体重、BMI、体脂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和HOMA-IR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水平显著性升高.血清脂联素升高37.57%(P=0.03);与对照组相比.体重、BMI、体脂含量、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HDL-C、HOMA-IR及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率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运动引起的HOMA-IR水平改善与脂联素水平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553,P=0.01).结论:24周每周3次规律运动显著降低了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状态,并使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脂联素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规律运动对干预组进行12周干预实验,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规律运动,两组均检测血糖等指标、测量体质状况、SF-36量表。结果:实验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血糖等指标、体质状况、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律性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Ⅱ型患者血糖降低、体质增强有积极的影响,可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