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座落在潍坊市胡家牌坊街,晚清古典园林“十笏园”内的潍坊市博物馆里,辟有“郑板桥专题陈列展室”,内有宰潍七载郑公板桥的画像、塑像以及他的书画墨迹、石刻、木刻拓片。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清寒,但颖悟过人,赋性旷达。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善诗、书、画,被誉为u三绝”。他与当时的金农、黄镇、汪土慎、李方膺等为友,皆能诗画,被称为“扬州八怪”。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春,他50岁时任山东范县知县,乾隆十一年,调任潍县知县。他在潍七年,一向接近人民,理解人民疾苦。…  相似文献   

2.
居士偏居板桥一隅,以井蛙之勇,借《中外化交流》杂志一隅,评论天下,本期粉墨登场。冷战伴随雅尔塔体系分崩离析而结束,我们正在面临一个国际体系的真空时代。居士设问: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以什么样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3.
武维春 《寻根》2009,(5):128-131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和诗人。他出生于江苏兴化,和当地李氏家族文士群体有较多关联,对其书画家和诗人的作品十分熟悉,并从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4.
裴伟 《寻根》2004,(1):84-85
《板桥家书》中有一封《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此信写于乾隆十四年。信后附录了4首五言短诗,叮嘱弟弟教儿子学习歌唱,其诗云:1.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2.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  相似文献   

5.
道家哲学与现代"生"、"死"观叶秀山《老子》书第五十章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用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传统文化金景芳我是学先秦史的,经过多年研究,我认为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无有过於下述三事,一、为尧则天,二、为禹敷土,三、为尧舜禹三世相传的允执其中。首先,说尧则天。《论语·泰伯》说:“子曰:汰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相似文献   

7.
苦味     
苦味苏生那些过着淡泊生活,默默为人间作着贡献的平民百姓,他们理应摆脱苦难而得到幸福与快乐.生活中颇多苦味.读南宋方岳(字巨山)诗《别子才司令》.其中有"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的名句.这不但是他一生三仕三黜的波浪起伏生涯的写照,而且多少道出了...  相似文献   

8.
散漫的天性     
国界真是一种奇妙的分界线。奥地利和德意志人各有三分之一边界相邻相连,共有着阿尔卑斯山;多瑙河先是流经半个德国,然后畅通无阻地直贯维也纳,站在萨尔斯堡的高山城堡上西望,倘若无人指点,从远景的画面上根本无从区分哪里是德国,哪里是奥地利。  相似文献   

9.
扉语     
20 0 3年 1 0月 1日温家宝总理到陕西渭南探望灾民 ,借用清乾隆时山东潍县知县郑燮 (板桥 )诗七言绝句中“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抒发内心深情 ,甚感人。时代不同 ,诗句超越时空 ;关心人民疾苦 ,自古以来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今日我国基层负责同志应当读读板桥诗 ,以百姓之心为心 ,关心百姓的一枝一叶 ,引领百姓迈向共同富裕。潍县署中画竹 ① 呈年伯包大中丞括郑 燮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①注 :郑燮画了一幅《风竹图》送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清代巡抚均兼都察院衔 ,习称中丞。扉…  相似文献   

10.
正水乡泽国话桥村有些村名不叫村,而叫"桥"。古人在河道上搭建桥梁,以自己的姓氏命名,叫某桥,此后形成的自家村落就叫"某某桥"或"桥上"。据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统计,全国村名为"桥"的有33221个,沿海或南方居多。乡镇名称为板桥者,数目极大。浙江金华武义敕令桥,传说为东汉刘秀敕封。刘秀被敌兵追赶,躲到桥洞下面,附近的蜘蛛爬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现代“红学”形成并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不同观点“可聚讼而如狱”(俞平伯先生语)的时期,“不仅索隐、考证和小说批评红学三派之间,你攻我伐,无有尽时:同一学派内部也歧见纷呈,争论不休。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红学问题不存在各种意见的分歧。而且,不争则已,一旦  相似文献   

12.
我自3岁起就随父母看京戏,受益匪浅。首先是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开始滋生热爱祖国,敬佩伟人之情。幼小时我就爱京剧脸谱,懂得了红脸是忠臣,粉白脸是奸佞,黑脸的是包青天。“黑老包”有三日铡,连阎王爷手下的判官河私,包公都敢对他开铡。于是便崇拜包老爷,敬佩他铁面无  相似文献   

13.
黄兴涛 《寻根》2005,(1):114-118
清代中后期,山西寿阳祁氏是享有盛名的望族,与常熟翁家齐名,时称“南翁北祁”。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翁心存、翁同龠禾;后者为祁韵士、祁寯藻、祁世长。与翁家相比,祁氏虽无“状元门第”之荣,却亦有“帝师”之誉,且三世之中,代有翰林。或以史地之学名动天下,开一代学术新风;或以诗文书法领袖群伦,  相似文献   

14.
李智红 《大理文化》2012,(12):38-42
"无论你走到我故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条河,就像谈到他们的神。"——于坚《河流》一在遇见了许多诸如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著名的河流之后,我才知道,故乡那条名叫板桥的河流,实在算不上是一条真正的河流。因为它太缺乏真正的河流所必须具  相似文献   

15.
清初余怀的<板桥杂记>,以梦幻式的记录,追思明季江南金陵妓家风月,对其中人、事、物做了诸多细致入微的展示,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青楼文化,也折射出晚明的社会风气和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但遥指前朝的故国之思并非有力的政治诉求,而是一种个人失落和文化失语.  相似文献   

16.
虞舜故里考     
虞舜故里考张放鸣中国历史上,朝代自夏禹始,之后为商,再后为周,史称三代(或称三王),争议几无。但三代以上,则纷纭众说,莫衷一是。不过,大多都归纳出五帝,五帝之中,排在末位的通常都是虞舜。这说明,关于舜的文字记载,已明显与神话传说拉开了距离,而接近于寻...  相似文献   

17.
一个古老、新鲜的话题.一幅多彩、迷人的画面.每逢柳絮纷飞季节,出古城扬州东行北折百余公里,抵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板桥故里兴化,只见一批又一批摄影师或仰视、或俯瞰,选择最佳角度,“咔嚓咔嚓”摄入如下镜头:背景,麦苗、菜花、青黄交织;主体,风车悠悠转动,河水哗哗流淌.  相似文献   

18.
“有生于无”与现代天体宇宙学木日道家在古代提出的宇宙学假说,特别是其中的"有生于无"的理论,对于建构现代宇宙学模式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在现代天体物理学中,英国科学家霍金的"宇宙创生于无"的理论,最能体现老子的"道"是有、无统一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9.
鲁浩 《滇中文化》2002,(2):47-48
很久以前,苦聪山寨有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男耕女织,过着舒心的日子。几年后,他们有了三个儿子,甚是可爱,但还没等三个儿子长大成人,父亲就早早离开了入世,只有年迈多病的妈妈帮人洗衣、打柴和做些零活拉扯着三个还不懂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避祸之方:一龙一蛇法──历史文化现象解剖郑晓江世间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有许多人才高能力强,声名远播天下,在社会上刻苦奋斗,事业有成,但到头来不是沉浮不定,便是遭灾惹祸,甚至于一命呜呼。而有些人,无甚特别之处,亦无特殊的才能,安于既有,隐名埋姓,可终局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