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趣味数学问题,又是一种智力游戏,也是具有递归调用的所有程序设计语言教材中递归调用的典型例题。这里给出了两种用计算机解决汉诺塔问题的算法——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并对这两种算法的优劣作一些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汉诺塔问题是计算机课程中常见的一个实例,其动态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算法执行过程的理解。本文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将汉诺塔的动态演示在组件级上进行编程实现。对象的数据成员和方法的灵活设计使得汉诺塔的动态实现代码更加简单清晰,而组件方法的恰当设置使得其可以像简单控件那样在其他语言开发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重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汉诺塔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分析之上建立了一套非递归算法,从原理上解决了汉诺塔的移动问题.  相似文献   

4.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非常古老也非常著名的问题,在本文中,对于传统的汉诺塔问题进行了解析,主要的探讨方向是汉诺塔的一个更型,即双列汉诺塔。相对于传统汉诺塔而言,增加一组盘子,使游戏变得更加的复杂。相对传统的汉诺塔,在其中一种假设规则下,即不同种盘子之间可以无视大小关系,相互叠加。对如何实现双列汉诺塔的人为操纵进行了设计以及描述。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的四大哲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认知转向是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协调发展的,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已不再是人工智能的本质问题,而是关于人的意向性问题,概念框架问题,语境问题以及日常化认识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人工智能科学的基础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软件演化是解决软件产品需求变化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手工演化方式已不能适用于日益复杂的演化过程,基于人工智能的软件演化方法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人工智能语言Scheme特点的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Eclipse平台的Scheme语言解释器。该解释器为智能化软件演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8数码问题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经典问题,其基本定义是在3×3的9个方格中随机地放置0-7(或1-8)8个数字,利用剩余的一个空白格子将这些数字进行有序排列.本文讨论该问题的普适引申,即n2-1数码问题的解决方法.文中对问题的可解性判定以及确定性解决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利用人工智能中的A*方法实现了一种启发式求解.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规划问题,本文介绍了古典算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局限性,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方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分析各类人工智能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加强各类人工智能方法在无功优化中配合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谓词逻辑的归结原理是应用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理论知识,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语言智能,发展语言智能,利用语言智能,是当今人工智能发展和科技腾飞的内在要求和神圣使命。如何促进语言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有效促进我国教育精准扶贫和教育均衡发展,备受社会各界瞩目。为此,《科学中国人》杂志采访了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基地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于波  傅彩霞 《科技广场》2006,(11):127-128
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探讨了C语言中递归调用中的Hanoi(汉诺)塔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情报检索进化之路--从情报检索的易用性谈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磊  张新宇 《情报科学》2003,21(6):667-669
文章从情报检索系统的易用性角度出发,分析以规范语言为媒介的传统情报检索对用户的局限性,及其只着重文献表征的系统不完善性,指出智能情报检索系统是用户与系统交流的系统,二者的互补将造就和谐的情报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13.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并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安全系数,应用人工智能方法,提出了遗传算法解决岩土工程中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该方法模拟了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克服了传统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面向发展情报,未来的情报工作可能面临解决多维目标问题,以及实现每个目标的多重发展路径的选取问题,传统的情报方法在解决多情报并行问题上无法满足大规模人力需求,需要借助人工智能、脑科学、认知技术等手段,通过计算机来计算情报、辅助决策。文章从量化计算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计算情报的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将计算情报界定为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大数据)"为经,"计算思维(人工智能)"为纬进行情报的量化分析和判断,针对计算情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提出实现计算情报的两个前提和一个转化基本思路,两个前提是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个转化是将情报活动中的过程性的主观决策转化为客观概率上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证据链模型"探索计算情报的实现途径。[结果/结论]认为当前环境下,计算情报是可能实现的。计算情报的实现不仅需要情报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还需要应用以数学理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Since the mid-1950s, John McCarthy has made seminal contributions to a remarkably diverse range of important areas in computer science. In this report, we examine several of these contributions: As one of the father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 originated the logic-based paradig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research, arguably both the most productive approach to AI problems to date and the most promising for the future. He invented the time shared use of computer systems for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a technique that allowed a single computer of large capacity to appear to a large number of simultaneous users as if that machine were theirs alone. He invented the LISP programming language, creating a program language design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was based on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rather than a partial abstraction away from the underlying computer hardware. The practical impact of his work has been enormous. Functional programming languages, of which LISP was the first, remain widely used, and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constructs he invented remain the basis of modern programming control structures. The notion of time sharing, which he invented, remains a principle paradigm for the use of large computers even today. McCarthy's use of logic was among the primary intellectual sources of logic programming and automated theorem proving, and of many of their important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同时可大幅度提高经济质量。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的起伏历程,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应善用科技发展指数规律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为制造与服务并驾齐驱,应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评估机制、人工智能企业认定标准以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工智能表征的分解方法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解方法是建立在形式系统之上的人工智能表征的必然选择,也是造成现阶段人工智能表征在自然语言语义理解方面各种瓶颈问题的理论根源。文章认为,句子层次结构以及三个平面的划界理论是分解方法难以实现段落或篇章语义理解的关键所在。基于词汇的语境描写方法难以突破单句限制,人工智能表征要想获得突破,就必须借助基于段落或篇章的整体性语境描写方法,而这正是分解方法所缺失的。多年来,人工智能表征取得的成就表明,脱离分解方法去谈整体性语境构建方法是不切实际的。整体性语境构建方法应当以分解方法为基础,二者之间是一脉相承而非矛盾的关系。二者的有机融合,是解决人工智能表征分解方法瓶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以1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多元化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和企业层面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影响路径为技术支撑型、数据驱动型、组织变革型、服务生态型和营销整合型5种,并对每条路径的使用特征进行详细解析.从理论上丰富人工智能赋能和创新绩效影响路径的相关研究,同时为多数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A survey is given of the potential rol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retrieval systems. Papers by Bush and Turing are used to introduce early ideas in the two fields and definition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given. A simple model of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subsequent discuss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cepts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Concepts surveyed include pattern recognition, representation, problem solving and planning, heuristics, and learning.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outline of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