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共编入八篇中外小说,在两个单元之间又编入了一篇知识短文《比较阅读》。我以为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七篇小说(旧编《阿Q正传》或新编一篇课外自读课文《一碗阳春面》除外),既是学习小说的极好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学习“比较阅读”的极好的实践,一举两得。本文所说的比较阅读不是指把同一单元的几篇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等一一加以罗列的所谓全面比较,而是指目的性、选择性更强因而更富有启发性、开拓性、创造性的比较阅读。这种比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突破口 这个单元由《药》、《项链》、《夜》、《一碗阳春面》四篇小说组成,是本册中的第二个小说单元。关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单元知识”作了精要介绍。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利用小说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在方法上可采用对比阅读,求同析异。本单元小说虽说出自于不同国別的作家之手,但在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四篇小说,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读写训练的要求是针对一学年提出的。对高中一年级,它要求“着重培养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能力”,“力求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句流畅”。鉴于在高中第一册中已经学习了三个现代记叙文单元和一篇知识短文(《比较复杂的记叙》),所以,下学期对一股的复杂记叙知识无须重复。第二册有关现代记叙文的两个单元(第一和第五单元)分别以文学散文和小说为主,小说单元后附有一篇知识短文(《谈谈小说》),因此,本册比较复杂的现代记叙文的读写训练,可适当增强文学性,诸如文学散文的“形散神不散”问题、小说的典型形象、故事情节及环境描写等问题,都可以涉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教学本单元,应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熟悉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把握小说的整体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小说的能力;并应引导他们从小说的写作获得启发,找到借鉴,培养观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提炼、反映生活的能力,增强语言运用的能力和写好记叙文的能力。本单元是高中阶段最后一个小说单元;在此之前,在第三册有两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有《小说的人物和环境》、《比较阅读》和《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在第四册有一个小说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中  相似文献   

5.
读练提示本单元是本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五篇课文中两篇是抒情散文,三篇是叙事散文,写作上各有特色.读练的重点应放在《井冈翠竹》《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的特点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的区别上.散文的“形散神聚”是个难点.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读练要以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为统领,紧抠课文的字、词、句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和分项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本单元(包括知识短文)一般要用十一到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但是若采用单元读练设计进行教学,则至多用八个课时就可达到目的.方  相似文献   

6.
第一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观察与分析 1、猫和狗(学生作文) 2、汽车上(学生作文) 3、买小手枪(学生作文) 4、礼物第二单元说明文知识短文:记叙文与说明文 1、松鼠 2、琥珀 3、牵牛星和织女星附《牛郎织女》第三单元记叙文知识短文:中心和材料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关于比较阅读的单元知识和训练的要求。我们进行了这一尝试。对鲁迅的小说《药》中的夏四奶奶,叶圣陶的小说《夜》中的老妇人,高尔基的小说《母亲》中的尼洛夫娜,这三个母亲形象进行了比较阅读,收到了以往单篇教学或一般阅读教学所无可比拟的教学效果。时代不同,命运相同。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叶  相似文献   

8.
本单元是本册书重点单元之一。包含四篇议论文:《反对自由主义》、《事事关心》、《关于写文章》《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和一篇知识短文:《论证》。 四篇课文虽写法各有特点,但都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内容;各课的写作方法也大体上可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导读目的: 一、训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二、复习有关论点和论据的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论证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 三、通过写作实践,初步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法。  相似文献   

9.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编排在初中语文(非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小说。关于小说,学生不陌生,一方面,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积累;另一方面,在前五册的教材中,已经学过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范进中举》、《麦琪的礼物》等。而且,在第五册还学过一篇《谈谈小说》的语文知识短文。联系本册教材中“继续要求学生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教学重点和本单元“在已有基础上,重点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教学重点,处理好这篇课文的思路,应抓住…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一至四册中,每册各有一个议论文单元。但都没有作为重点单元安排,后面都没有附有关的知识短文。到了初中三年级,开始把议论文作为重点单元来安排,这是从《大纲》提出的要求考虑的。初语五册安摊了两个重点议论文单元,并分别附了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论证》;初语六册中,也安排了一个重点议论文单元(第四单元),  相似文献   

11.
初语五册第二单元一共包括三篇议论文(《论鲁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说谦虚》)和一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对于这一单元的教学,我有两点想法:一、要紧密结合知识短文,二、要作横向联系对比,帮助学生加深对议论文特点的认识。教时安排可确定为五课时。前三课时,分别理解每篇课文的结构,完成一些常规教学任务;可结合知识短文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搞清每篇课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为第四五课时进行对比教学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是全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知识短文《记叙中心和材料》应统帅三篇记叙文的教学。瞻前顾后,在知识链条上是承前启后的:初中第一册的记叙文,着重认识记叙的要素和观察能力的培养,记叙的事物比较单纯;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都是真人真事,但是事例多了,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成为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登上了这个知识阶梯,为尔后第三单元,即小说单元中理解并学习在众多人物关系中写好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这一册教材的重点单元。所选的三篇小说都是写人的。《故乡》主要通过肖象对比写人,《在烈日和暴雨下》主要通过景物描写写人,《制台见洋人》主要通过对待不同人物采取的不同态度的独白写人。因此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应是学习运用各种不同的描写手法来写人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用之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特安排了三方面的训练题:一是基础知识题,二是分析思考题,三是知识运用题。基础知识题用于疏通文字,分析思考题用于学习文章中的写人的有关知识,即精读教材,知识运用题用于拿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14.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以下简称鄂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每册均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设有阅读、诗词诵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在全书中还有机地穿插了学习方法指导短文及知识卡片等内容,有附录和众多优美的插图。阅读部分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开发了一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生活的新课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学生阅读的需要,有机地穿插了“阅读方法指导”和“知识卡片”小短文。将文言文与现代文分开组成单元。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现代人的阅读特点,引入新的阅读理念,在每…  相似文献   

15.
戏剧文学的阅读与欣赏在初中阶段只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五册第七单元。选文是《〈白毛女〉选场》、话剧《〈陈毅市长〉选场》、传统京剧《〈打渔杀家〉选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着重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作文训练是编课本剧或将剧本改写为故事,语文活动是演课本剧。根据以上目标,我按八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一、总览 我先让学生读单元提示,了解戏剧文学在这里就是指剧本,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阅读时,要抓住戏剧冲突;欣赏时,主要是欣赏人物语言。再引导学生读附录中《谈谈戏剧文学》的知识短文,让学生了解一些戏剧知识,知道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与人物自身台词两部分,了解剧本的三个特点及其不同标准的分类。从而提高阅读与欣赏戏剧文学的能  相似文献   

16.
语文知识短文,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实用、精要、好懂”为原则,编排在一个单元后面,与单元课文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只是总结,更重要的,它是理论上的升华;它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纽带,是阅读与写作相沟通的桥梁.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可实际的教学中,知识短文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是知识短文本身就枯燥无味,学生头痛,老师心烦;二是有些老师对知识短文的实用性认识不够,认为“教”与“不教”一个样,因而碰到知识短文,要么匆匆带过,要么只字不提。为打破这种传统的落后现状,笔者不揣浅陋,就《谈谈散文》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一、抓住单元总括,指导单篇教学。《语文读本》上有与课本相对应的单元知识短文,将其要点纳入课堂,可对单篇课文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以高三册为例,在学习现代诗歌前,先指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中国现代诗歌》,了解现代诗歌的主要特征、发展概况、主要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主体风格,使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要点了然于心;再去学习《再别康桥》与《死水》,学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新月派”诗歌“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征,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徐诗的轻快浪漫,闻诗的凝重现实了。二、开展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可根据《语文读本》的不同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以古今中外小说为主,占三个半单元总计14篇课文。与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里还选入了古今中外小说35篇。为了引起学生对“读本”的重视,提高其利用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读本”的某些篇目引入课堂教学,并且打乱现有课本的编排顺序,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重新组合。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调动其阅读积极性和阅读兴趣,还能使之获得相对完整的文学史知识和相关专题知识。具体重组方案如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小说(7课时):1.中国古代小说概说(1课时)2.柳毅传(李朝威)(1课时)3.杜十娘(冯梦龙)(2…  相似文献   

19.
《百合花》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单元导语”提到要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基于对课堂“微序列”阅读有效教学的研究,可带领学生用小说的文体知识对《百合花》中“消解战争”的艺术手法及主题表达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单元知识和训练》的知识短文是《学会辩证的分析》,与之相配合的“阅读训练”附了两篇科学小品,其中一篇是采用父子对话形式写的《可怜的“隐形人”》(作者:赵际华),教材编者利用该文设计了一套思考题,旨在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但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