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科文摘     
李莉 《百科知识》2010,(19):54-55
历朝历代都有“普通话”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其通行的语言标准。这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以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  相似文献   

2.
都市悬崖     
正日本最大帐篷商、太阳工业公司董事长能村先生想在东京建一座新的销售大厦。善于动脑筋的他想,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只建一座大厦,不仅一时难以收回成本,而且大厦每日的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怎样才能做到既建了大厦,又可以借此开拓新的市场呢?万事就怕有心人,有了这种想法的能村先生便开始特别关注生活里的一些热点问题。当时,攀岩热正在日本兴起,且大有蓬勃发展之势,这令能村先生茅塞顿开:何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民间酿酒技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有关酿酒史料介绍:国内酿酒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代。当时,民间酿酒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出现了如东周的酒仙杜康等一批酿酒大师级人物。唐、宋朝以后,我国各地酿酒技术经过不断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风功率密度变化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滢  罗勇  赵宗慈 《资源科学》2010,32(4):640-649
利用模拟20世纪近地层风速变化效果较好的3个全球气候模式和3个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21世纪中国区域近地层风功率密度变化.得到如下结论:①区域气候模式CMM5预估21世纪初期中国夏季平均风功率密度比20世纪小;②全球气候模式预估21世纪中期中国年和冬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略小于20世纪;夏半年风功率密度变化趋势难以分辨;③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和PRECIS)和全球气候模式一致预估21世纪后期中国年和冬半年平均风功率密度比20世纪小,且可信度较大;对于夏半年,全球气候模式预估结论与区域气候模式预估结论不一致,不确定性较大.由于当前科学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全球气候模式还是区域气候模式,对区域尺度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风速和风功率密度的预估方面,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做大量和长时间的研究试验,才能得到更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有人问你:"你是中国人吗?"你一定会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他是否发烧说胡话了。实际上,"中国人"是一个时间概念,因为谁是纯粹的中国人是很难说的。十多万年前,在"中国"这块地方生活的是中华古猿人。后来非洲古人类来了,经过几万年的进化、融合,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各代,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又迁来了,后来还有古罗马人、阿拉伯人、波斯人等,经过几次民族大融合,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国人",所以"中国人"是一个大杂烩。  相似文献   

6.
“中原商战”的若干公关问题研究杜建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原郑州相继出现了亚细亚商场,商业大厦、华联商厦、商城大厦等几家现代化的商业机构,它们以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花园式的商场,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全新的员工精神面貌,为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增添了新的光彩。几家大...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9,(2):58-58
姓氏,作为血脉延续,最早出现在中国。中国人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而其中不少姓氏有上千年的历史。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5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男子称氏,氏随父亲而来。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是私有制社会的特殊产物,表示功勋和地位。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  相似文献   

8.
情报学理论大厦构建——刘植惠教授情报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志强  郭晓俊 《情报科学》2008,26(10):1455-1460
我国的情报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为了更好地构建情报学理论大厦.促进我国情报事业的发展,刘植惠教授从情报学理论大厦的发展战略、哲学基础、基本框架、学科结构、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6个方面对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作了描绘.其描绘的宏伟蓝图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对于情报学理论大厦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刘茂斌 《科教文汇》2012,(17):203-204
18世纪以"盐商"为主体的新兴商人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对18世纪的中国起到里程碑式的影响。盐商的"从儒"现象客观上促进了18世纪中国社会"官、商、儒"的联系、拉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距离,导致社会"贾而好儒、儒而尚贾"风气的繁荣。本文将从"贾而好儒"的角度为切入点,从教育和文化活动两方面剖析18世纪扬州盐商的"从儒"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为世人所公认。中国文明自远古以来绵延传流,没有中断,更是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但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时期夏、商、周三代迄今没有比较完整可据的年代学标尺,文献中可依据的绝对年代只能追溯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更以前的年代则没有明确的编年。以后历代有许多学者试图推定共和元年以前的编年,但他们都只能以传世文献中的若干记述为依据,且不免含有种种主观推想的成分,以致说法纷纷,莫衷一是。因此,中国的学术界历来有疑古之说,甚至有人断论“东周以上无史”。外国人认为中国只有公元前8世纪以后的纪年,没有更早的像埃及那样的纪年表,对中国上古三代的历史也颇存疑问。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要拨开历史的团团迷雾,追寻中华古文明之根,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填补上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研究中的一大空白。  相似文献   

11.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使用"师",司马迁使用"师表"一词,他们都着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科学技术,其上发展起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但是,今天发掘、研究中国古代科学遗产,决非只局限于发掘具体的成果。这是因为古代科技成果,在当时虽很先进,但在今日,其原理也只能放在中小学教科书中介绍。今天,我们发掘、研究古代科学遗产更多应着眼于发掘有民族特性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价  相似文献   

13.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本是一项文艺创作方针.作为发明创造一招,则是指发掘古代科技文化遗产来启迪创新思路.开发研制新的产品。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举世闻名。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尸,成为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迹、当人们津津乐道长沙马王堆神奇的“老太太”时,湖南省老年医学研究所马王堆制药厂的科技人员慧眼识珠.发现了出土竹简《养生方响新价值。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便开发生产出“西汉古酒”,并奏响古为今用的凯歌。西汉古酒是一种老年保健酒。竹简《养生方呷编第九十五商写道:“食松柏,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宁泽有光、”西汉古…  相似文献   

14.
玉润东方     
易华 《百科知识》2021,(32):4-8
古代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中美洲(墨西哥)和新西兰,其中以中国的最为源远流长."他在晚年陆续发表了三篇玉器论文,开创了考古学家研究玉器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海之风 《知识窗》2008,(8):30-30
18世纪,印刷厂大多是手工小作坊。作坊主往往同时也是印刷工。当时有个叫安德鲁·布莱德福特的人,手里有一份让所有印刷商眼红的合同——他包揽了印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所有文件和宣传品的活儿。虽然布莱德福特的印刷厂秩序混乱,印刷质量不高,但因为有了合同,他感觉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由灵魂和学科二词构成,即关于灵魂的学问。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士、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诞生出来,获得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权利。经过了两个多世纪的变革,心理学有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文化》2006,(7):10-12
19世纪中叶,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的史前世界仍然是未解之谜。19世纪末,苦苦寻觅的探险家最终将注意力转向了东方,而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开始吸引全世界的目光。20世纪2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人在周口店的山洞,发现了一枚类似人类的牙齿化石,于是在1927年展开了一场正式的发掘。发掘的结果令世界震惊。从石器、用火的遗迹到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周口店将人类的历史起码向前推进了50万年,立刻,这里被认定为人类起源的圣地。  相似文献   

18.
智能大厦这种叫法已经很久不再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受到严重的办公大厦不景气的袭击,在到处是办公大厦的空室率上升之时,作为未来办公楼应有的姿态,结果朝向能适应于引入信息化的大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会》2004,(11):47-48,54
菌物与人类息息相关,空气、土壤、湖泊、海洋、森林、甚至荒漠中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和能量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对菌物学的各个领域进行研究既有生命科学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又可为自然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打下物质基础。经过我国菌物科学工作者过去一年努力,在菌物资源与系统学、遗传学、医学真菌、食用菌和药用真菌几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王晓航 《内江科技》2009,30(1):17-17
2008年9月中旬,中国奶粉业爆发了一次“三鹿”事件,这个事件犹如一场地震,中国乳制品的大厦轰然倒塌.本文从差异化市场策略、危机公关、价格策略三个角度,分析了三鹿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