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罕见灾难的发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价值,也让我们愕然警醒:灾难教育本该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相对于某些灾难频发的国家,我国的灾难教育是极其薄弱的。普及灾难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应对灾难的能力,减少灾难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有必要的。灾难教育理应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川汶川地区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去反思生命的意义、反恩人性的价值、反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学研究者,我最为关注的是地震灾害中那些用爱和坚韧创造出来的生命奇迹,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教育本真意蕴的沉思。透过地震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我们看到生命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尽管是那样渺小和脆弱,但人们用爱和惊人意志力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则是强大和顽强的;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介以其实时公开性、强大的聚合力、交互性和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等特点,与国家政治安全的关系日益紧密.但网络媒介对国家政治安全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监管尺度本身的拿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平台的构建可能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生成网络犯罪,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理性和暴力性.但网络也在发扬民主,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监督腐败,维护党的纯洁性,及时掌握民意,快速化解矛盾等方面作用独特.  相似文献   

4.
可怕的海啸     
去年底发生在苏门答腊附近海域的地震海啸所造成的严重灾难,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从媒体上看到的灾难情景,大家应该仍记忆犹新。中国是沿海国家,福建地处沿海地区,我们应对海啸有所了解。这里先从什么是海啸及其成因说起吧。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形成海啸的因素很多,其中基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由  相似文献   

5.
举全国全民之力拯救每一个生命,帮助每一位受苦者。这是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另一种震撼,人们由此发现:中国变了。受灾者的坚韧,同胞问的守望相助,志愿者的奋不顾身,救援行动的迅捷有力,都让世界以及自己眼前一亮,彰显出一种继往开来的新的民族气质。但这种变化,并非突如其来,而是长期以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厚积薄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灾难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改变着灾难。中国是一个灾难频发的国家,《中国救荒史》于20世纪30年代的研究显示,我国历  相似文献   

6.
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通过农村青年涂自强的个人奋斗悲剧为我们展示了当今时代症候:农村孩子的上升渠道日益收窄,社会阶层固化日趋严重。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强大,更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的社会有必要也有义务让更多青年圆自己的梦,方才能圆中国梦。本文将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真实性、倾向性、社会效果三大方面分析文本。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海啸     
《少年科学》2008,(1):13-17
2004年年底,一场海啸摧毁了苏门答腊岛的海岸线,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其他地区,还使一些相邻的国家也遭受了损失.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会引起海啸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海啸的成因以及如何防范这样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方方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通过农村青年涂自强的个人奋斗悲剧为我们展示了当今时代症候:农村孩子的上升渠道日益收窄,社会阶层固化日趋严重。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强大,更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的社会有必要也有义务让更多青年圆自己的梦,方才能圆中国梦。本文将采用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从真实性、倾向性、社会效果三大方面分析文本。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13,(Z1):45-49
大自然可以带给人类阳光雨露,也可以带来地动山摇,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不再那么无力和无助。能让我们变得强大的东西,就是科技。以下在地震救援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装备,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科技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影响到行政风气,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特别是家规家训可以从家庭层面开始,以强大的渗透力起到较好的预防腐败效果,其重要性日益显现.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社会廉政文化教育体系里面,有识之士借助多种形式给予家规家训的弘扬关注,带动整个社会产生了浓郁的廉政氛围,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学习的.为此,现以闽西客家传统的家规家训为例,说明其对廉政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是内心深处难以弥合的伤痛.是废墟下等待重建的家园.但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及其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给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灾难外交是以灾难为媒介的国家交往方式。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日益加剧,灾难外交凸显重要的现实价值,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和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它体现了国际交往的文明性和技巧性,具有润滑剂、催化剂、公益性等功能,是中国外交发展的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兴贵 《教学月刊》2008,(10):20-22
2008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雪害、人祸、异难、震灾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无论其规模、强度、密度都令整个社会始料未及,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都将是长久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兴贵 《中国教师》2008,(21):20-22
<正>2008年真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我们的民族,除了成功举办了两个奥运会外,还遭遇了巨大的灾难:从雪害到车祸,再从震灾到尾矿库溃坝,以及涉及全国多省市的毒奶粉事件,等等。这些不断冲击人们心灵的灾难,无论其规模、强度、密度都令整个社会始料未及,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也将是长久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在现社会阶段下,科技技术一天一个变化,国家之间的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实际上是国家每一个公民的素质、创新能力的竞争.可以说,没有创新,一个国家永远不可能强大起来.但是在我国,在旧体制的制约下,人们总  相似文献   

16.
刘倩  许静 《华章》2013,(16)
自然灾难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人类不能杜绝自然灾难的发生,但对于灾难之后的重新建设却可以发挥强大的主观能动作用,灾后重建中美学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进物质的重建;另一方面又能安抚人们的心灵,其应用十分必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基础科学研究是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是新技术、新发明、新产业的先导、源泉和后盾。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并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竞争中的重要因素。高等学校中的基础学科专业,担负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后备人才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概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课,源于它对科学技术的指导意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越来越受到科学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从科学技术哲学史的视角看,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关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是"自然辩证法概论"的重要学术资源。但科学技术异化导致的自然灾难、社会灾难和人文灾难,使得"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遭遇了严重的现实困境。走出"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的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重塑科学技术理性。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社会,当我们面对灾难、挫折、危险时,无论是宣传媒体还是社会舆论,都会出现一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正能量。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强大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当挖掘自身及班级潜在的正能量,消除对工作的倦怠感,寻找新的幸福感。一、积聚正能量,成为快乐的班主任想要传递正能量给孩子们,首先我们要做快乐的班主任。长期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对于中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雪害、人祸、异难、震灾等接踵而至的灾难,无论其规模、强度、密度都令整个社会始料未及,对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都将是长久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