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空中英语教室》(Studio Classroom)是以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为特色的系列英语教学杂志,包括初级版《大家说英语》(Let's talk in English)、中级版《空中英语教室》(Studio Classroom)和高级版《彭蒙惠英语》(Advanced)。该系列杂志行销海内外,深受全球华人喜爱。自1998年吉林科技出版社将其引进出版发行以来,《空中英语教室》杂志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其配套教学节目正在全国40余家电台、电视台热播,与之相对应的完全讲解版MP3、朗读录音带、教学VCD、网络版CD-R等音像制品也已相继出版,形成了从平面杂志、音频广播、视频电视教学到网络培训的多层次、多媒体、国内首创、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学与学习模式。短短几年时间,《空中英语教室》就风靡大陆,其根本原因就是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科学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向     
《出版参考》2012,(18):39
《空中英语教室》杂志欢庆50周年近日,《空中英语教室》迎来50岁周年庆,台湾数百名跨越世代的老、中、青读者赶来分享读英语的故事,并一起展望下个50年。《空中英语教室》杂志创办人彭蒙惠说,杂志50年来见证了台湾社会与经济的变迁,在台湾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持续陪伴读者一同学习、成长。她还提醒大家,学英文一定要快乐、要轻松,才会学得好。  相似文献   

3.
手机杂志是指借助数字通信技术,以手机上网、彩信、彩e、WAP、K-java下载至终端,供手机用户阅读的集合"图、文、音、视频"等丰富多媒体内容的杂志,是手机阅读业务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业界动向     
台湾推进华文数字出版日前,借台湾2006年度补助发行数字出版品及数字出版创新奖颁奖之际,主管负责人指出,数字出版是重要潮流,主管部门藉由推动补助与数字出版创新奖两项方案,鼓励传统出版业者从事数字出版品的创作与发行,进而奠定出版业数字化基础,建立示范性指标,以利占有华文语文市场的发展优势。此次获补助发行数字出版品分别为《牛顿影音馆》《、凯蒂游名画——儿童e想图画书》《、M-picturebook手机e绘本》、《空中英语教室行动学习杂志》《、智能藏电子书——台湾小说·青春读本系列》、《MPN行动出版网——一个发行手机书、手机杂…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完善与智能终端的普及,我国手机杂志发展势头强劲、竞争激烈。APP手机杂志《PChouse》六年的发展路径,既呈现出我国手机杂志发展的一般问题,也为我国手机杂志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字化新媒体深度影响了公众的阅读方式,用户需求成为杂志选择发展策略的重要考量,手机杂志需要在产品设计、内容生产、用户维护、营销策划及盈利模式等多方面围绕读者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6.
<正>继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后,《重庆商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等媒体立足自身纸媒优势,将信息编辑成适合在手机上阅读的手机报。《家庭周末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五十多家报纸也即将推出手机报。如今,手机读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同时也带来了快餐式的新闻信息传受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脑、手机上网的普及推广,中国上网人数迅猛增加。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与广播、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  相似文献   

8.
葛新月 《湖北档案》2011,(10):20-22
随着社会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和有线互联网结合而成的移动互联网,使移动信息服务成为21世纪的一大潮流。手机短信、手机无线上网、多媒体信息等数字化信息服务迅速普及。[1]手机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5个新型大众传播媒体。人们利用手机不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看视...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所谓手机阅读是指人们利用手机终端浏览、阅读数字化的内容,包括通过短信\彩信、wap\3G上网、下载电子书、阅读应用软件(App)等进行的阅读活动。2012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为2.91亿,而到2014年上半年,仅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用户规模已超1.5亿,较2010年增长5倍多。可以说,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0.
一、接入方式 目前,手机上网接入方式主要有四种:红外线接入、传输线接入、PC卡接入及WAP(无线应用协议)手机直接接入。采用前三种方式接入Internet,是利用手机内置的调制解调器,通过数据传输线、红外线等方式将手机同笔记本电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拨号上网、移动办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有些人认为前三种不能算是手机上网,只是借用了手机来上网而已。只有像最新推出的支持WAP技术的手机,如诺基亚的7110、摩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陆加入WTO,各行各业开始大举西进,连一些英语教学与出版集团也趁势(大陆加入WTO及北京迎接2008年奥运会)抢攻大陆市场。台湾继《常春藤解析英语杂志》、《空中英语杂志》、《英语文摘》、《徐薇英语》登陆后,历史  相似文献   

12.
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正逐渐被移动化、数字化的手机阅读所取代.所谓手机阅读是指人们利用手机终端浏览、阅读数字化的内容,包括通过短信\彩信、wap\3G上网、下载电子书、阅读应用软件(App)等进行的阅读活动.2012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为2.91亿,而到2014年上半年,仅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用户规模已超1.5亿,较2010年增长5倍多.可以说,我们正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应用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成为新的阅读形式.越来越多的作者、出版商和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开始关注并尝试进入手机出版领域.目前,国家尚无法律法规对手机出版进行明确定义,但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出版也日益发达.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WAP网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移动语音通话工具而被发明的手机,如今已集文字、图片、音频乃至视频于一体,成为集大成的信息传播载体。只要手机款式不太落伍,就可以如愿实现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等服务。与互联网一样,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其传播广告的作用越来越被关注,已经令各大运营商、媒体等机构垂涎三尺。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行业上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中国新闻媒体在网络传播领域的发展,以1995年《神州学人》杂志和《中国贸易报》先后上网为开端,五年来,众多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对上网及网站的建设、经营,呈现出越来越高的热情。“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已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宣传单位达700多家。”由于新闻媒体网站具有新闻信息、品牌、公信力等优势,它一旦建立就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不少新闻媒体网站也锐意进取,在提供内容和服务方面不断完善,影响力迅速提高,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公布了“中国…  相似文献   

16.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终端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将新闻信息发送到手机上供手机用户阅读的一种媒体形式。手机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被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又称第五媒体。手机报打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形式,以手机为终端进行信息传递,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阅新闻信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信息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7.
罗攀 《青年记者》2009,(13):67-67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6.4亿,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76亿,CNNIC称,就在2007年,中国手机上网的用户数总量还在5000多万,仅仅去年一年的时间,其用户总数增长就超过100%。这是一个具有广泛覆盖群的媒体平台,是以前其他媒体难以企及的,手机是中国目前最大众化的一种信息传输平台。  相似文献   

18.
手机出版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出版模式,已成为快节奏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阅读新宠"。手机出版的发展前景是商家不可错过的机遇,手机出版的赢利模式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而愈发完善,使手机出版的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达到共赢。人类已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的数字化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得到空前发展。据《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19.
何谓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把报纸上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手机上.通过手机阅读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手机报是一项资讯类业务,特指中国移动联手媒体,通过手机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类新闻等资讯信息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3G时代的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图书馆已开始利用手机短信开展了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并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来临时代,探索如何利用3G技术开展宽带上网服务、手机阅读服务等。从而进一步拓展传统图书馆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