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胡琼 《中学生电脑》2013,(11):74-74
小学语文老师谁都绕不开作业,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的继续和延伸,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学生作业拖拉,不爱做作业是教师工作中的一大烦恼。催交作业,不但费时间,更会坏心情。什么样的作业才让学生喜欢?怎样批改才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怎样布置作业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使用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小方法,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下作业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课程实施后的作业应是多样化的,开放式的作业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每一次作业都将成为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学生在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学生将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因此,作业不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教师应怎样挖掘教材内涵,创造性地设计作业,我作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3.
提起家庭作业,我和许多老师有着诸多相同的困扰,学生完不成作业,或是不认真完成作业的现象经常发生。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布置学生晨读与晚读作业,而晚读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其完成的质量总是很差,许多学生只是应付了事,有的根本没读,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后来,我又把这项作业做了改动,要求学生读给家长听,并由家长签字,但效果仍不理想。有的家长告诉我说:“孩子读什么,我们根本听不懂,更别说听出什么错。”怎样调动孩子的兴趣,把家庭作业落实好呢?我经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偶尔一次,灵感闪现,我想到了一个方法。首先,我征得家…  相似文献   

4.
张玉 《中小学电教》2009,(8):114-114
<正>作业布置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练习提高的一个平台。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设计怎样的作业才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始终是广大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的作业设  相似文献   

5.
<正>做作业是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无可非议。然而怎样做语文作业,做什么样的语文作业,做多少作业,才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我认为,语文作业设计应该符合学生认识事物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语文作业所做的几点尝试:一、使用"作业超市",体现学生选择作业的自主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和兴趣指向。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作业是学生为巩固、提高学习质量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通常是在教师要求下,或学生自觉状态下进行的。而批改作业是在多种人之间展开的轮回交流,原因是作业涉及的人不仅仅是教师和做作业的学生本人,还包括了看他们作业的家长、检查作业次数的学校领导、拿他们作业进行比较的同学等等。那么,怎样的作业批改,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呢?我想说说自己实践中获得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教学信息,检查教学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吸收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然而,现实学习生活中,机械、单一、重复识记的练习还大量存在,尤其是在小学一、二年级,常年在笔与纸的机械摩擦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逐渐消钝,语文学习的灵性也被消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怎样设计作业,才能让学生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开辟新路,才能张扬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推行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实现,课堂教学是实施的主要渠道。我们应怎样变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让教学过程更适于学生的需要、更适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实践中我在日常教学、总结性学习和作业设计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沈志媚 《师道》2006,(3):31-32
手捧书本走向教室,脑中却一直想着:昨天检查学生作业时,连续查到几位同学都没完成作业,一位学生竟递上了一本数学草稿本,气得我随手将本子扔在地上……想着这些镜头走进教室,我觉得:我很尴尬!怎样打破这份尴尬?怎样重拾我和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默契?怎样让班内作业拖拉的坏风气得到及时制止?师生问好后,我决定把今天的新课——《口语交际》暂时放一放。思索片刻,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回忆昨天的语文课……转过身,我清了清喉咙,说:“今天,这一节语文课一起来回忆、聊一聊昨天的语文课。”说完后,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昨天的语文课上最难忘…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业的设置包括课堂作业的设置和课外作业的设置,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注重课内作业的设置,忽略课外作业的设置,是一种不完整的教学。怎样设计课外作业才能弥补学生课堂作业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就成了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肯定要布置作业。布置怎样的作业才能使学生乐做、勤做,越来越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我认为,作业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并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家校互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教育合力,最终推动孩子的发展。"家长每月答题作业"是我校开展家校互动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让这份作业产生更强大的力量,不仅让家长重视这样的作业,而且更要紧的是要让孩子从中受到教益,反过来提升孩子的作业效率呢?我从家长答题作业的评价方式入手进行思考,并对此作了改进,即通过家长、孩子的角色互换,让孩子来评价家长的作业,最终为孩子的学习发展助力。翻转作业评价,改革家长答题本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批改自己的家长作业,分别从"字数""作业表现""问  相似文献   

13.
才文 《考试》2009,(1):61-61
作业作为一种梳理、巩固旧知识的手段,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并生成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那么怎样的作业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想、去做;怎样的作业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展现学生的独特风格呢?本文结合实践进行了一些作业改革的尝试。 一项设计精巧的作业,可以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查漏补缺。此外,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同样意义匪浅。因此,设计各种类型、功能的作业是发挥作业诸多功能的前提,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欠做作业、抄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欠做、抄袭作业的往往是成绩差的学生。将绚丽多彩、活生生的生物学变成一套呆板的习题演练,甚至使学生受到不必要的折磨,这些教学中的弊端,不能不让我们沉思反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布置怎样的作业最能打动学生的心,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读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康燕 《现代教学》2010,(7):64-64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认真地完成作业,也为了充分发挥作业在学习中的作用,以便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故对高年级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心态作了一次调查。我从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作业的形式、最有帮助的作业、完成作业的时间四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高年级学生明确做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一次对学生完成英语作业情况的调查中,我发现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较好地完成作业,而且在他们看来,英语作业不是机械抄写词句,就是死记硬背课文,单调枯燥,空洞乏味。怎样布置英语作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呢?  相似文献   

17.
作业是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一个最直接的途径,适当的课后作业不但有利于孩子们及时的复习,更有利于老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对接下来的教学a 作有一个整体掌控。不过,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推敲的工作,就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来说,我的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18.
看到题目你可能会感到疑问,音乐课还有作业吗?这和有些人存在的“实施素质教育不要考试”的误区一样。答案是肯定的,创新作业,适当地布置音乐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内容,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可以领悟音乐的美妙,享受生活的乐趣。那么音乐课要怎样设计作业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吴雪瑛 《学周刊C版》2014,(7):132-132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的内心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然而多年来.教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课外作业局限在抄、写、背的模式之中。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作业而作业。学生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新课程下如何才能使学生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作业——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设计才能更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该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究,以供广大数学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