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数字化三维仿真技术立体测量对腰椎间孔形态学进行研究,采集国人正常数据并指导椎间孔镜手术。选取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腰椎CT多平面重建的无腰椎疾病患者100例,采集数据导入软件重建三维仿真模型,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下腰椎椎间孔的垂直径、最小矢状径、最大矢状径分别为:1) L3/4:(19. 34±1. 69) mm、(9. 41±1. 53) mm、(11. 32±1. 23) mm; 2) L4/5:(17. 51±1. 79) mm、(8. 38±1. 56) mm、(10. 91±0. 87) mm; 3) L5/S1:(14. 32±1. 42) mm、(10. 22±1. 97) mm、(11. 20±1. 13) mm。结果表明:1)该技术精准重建腰椎间孔数字化模型,便于实验研究; 2)该技术用于椎间孔镜手术术前设计,有利于提高手术准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莆田学院学报》2019,(5):18-21
采用后踝骨折患者的三维CT影像学资料,测量、采集并分析该类骨折的形态学资料,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生物力学研究模型的建立。选取累及后踝且保存有完整的X线及三维CT影像学资料的踝关节骨折病例106例,采集测量影像学横断面及矢状面上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后踝骨折的平均高度为19. 27 mm,平均累及横断面关节面面积为13. 67%,平均横断面夹角为23. 0°,平均矢状面夹角为15. 5°。研究结果表明:后踝骨折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垂直剪切应力;通过深入分析后踝骨折的形态学特征,可以优化手术计划,更有效地指导内固定的选择和植入。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脊奠型颈椎病26例,治疗效果满意.本文主要对此手术方法的操作体会,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加以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37~62岁,平均53.2岁。其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10例,多节段椎问退变性椎管狭窄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病程:3个月~4年,平均1.5年。术前X线检查:所有病例均显示有程度不同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之比值小于0.75者20例。MRI:共检查16例,3~4节以上多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共10例,表现多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刺突入椎管,主要以C_(3~4),C_(5~6)为主。有4例可见岳纵韧带骨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是否因每次拍摄时投照角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创新要点:提出了一种人类后牙拔除后观察牙槽突外形变化的准确、无创、科学的定位方法。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60名患者两份于上颌后牙种植前后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以磨牙根分叉区三个牙根开始分开处(图像上显示为三根恰好融合的点)为基准点定位两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在第一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上,连线牙列远端磨牙参照点即矢状断层起点与近端双尖牙的髓室中心进行矢状断层重建。若实验牙为第一磨牙,找到通过其腭根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若实验牙为第二双尖牙,找到通过其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记录由矢状断层起点到实验牙移动的层数N,在水平断层上测量实验牙牙槽骨宽度,在实验牙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上测量牙全长。在第二次CBCT中依据第一次记录的移动层数N定位矢状断层,在定位后的矢状断层上测量实验牙全长,在水平断层的相应定位处测量牙槽骨宽度。重要结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精准定位同一患者不同CBCT影像资料中的同一断层,从而实现拔牙位点动态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的位置关系,以补充人体调查资料及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游标卡尺测量三孔与周围结构间的距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距颅正中线的距离分别为,左侧22.64±0.34mm、25.52±0.20 mm、25.67±0.17 mm;右侧23.11±0.35 mm、26.43±0.19 mm、25.93±0.17 mm.左右两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眶上孔、眶下孔及颏孔左右对称,两侧眶下孔和颏孔基本位于一个矢状面内,而眶上孔位于该矢状面的内侧.  相似文献   

6.
绒绒 《小学生》2009,(2):36-40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限睑保护。眼球由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探讨同一患者不同时期所拍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是否因每次拍摄时投照角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影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创新要点:提出了一种人类后牙拔除后观察牙槽突外形变化的准确、无创、科学的定位方法。研究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种植中心60名患者两份于上颌后牙种植前后拍摄的CBCT影像资料。以磨牙根分叉区三个牙根开始分开处(图像上显示为三根恰好融合的点)为基准点定位两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在第一次CBCT的起始水平断层上,连线牙列远端磨牙参照点即矢状断层起点与近端双尖牙的髓室中心进行矢状断层重建。若实验牙为第一磨牙,找到通过其腭根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若实验牙为第二双尖牙,找到通过其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记录由矢状断层起点到实验牙移动的层数N,在水平断层上测量实验牙牙槽骨宽度,在实验牙髓室中心的矢状断层上测量牙全长。在第二次CBCT中依据第一次记录的移动层数N定位矢状断层,在定位后的矢状断层上测量实验牙全长,在水平断层的相应定位处测量牙槽骨宽度。重要结论: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定位方法可以精准定位同一患者不同CBCT影像资料中的同一断层,从而实现拔牙位点动态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关系。方法:应用比值法对70例正常人和11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侧位片进行统计学测量与比较,研究范围从C3~C7。结果:C3~C7正常组与颈椎病组的椎管中矢径比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对新生儿正常硬脑静脉窦大小进行测量,以便为某些病理改变进行鉴别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拟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新生儿30例常规头颅轴位CT平扫,要求体位对称,对显示的硬脑膜窦进行大小测量并统计显示率,结果:乙状窦宽约5.7mm;横窦宽约4.5mm;直窦度约3.0mm;后段上矢状窦前后径约5.5mm;左右径约7.4mm,结论:新生儿硬脑膜窦显示率远较成人高,原因有容积效应小,硬脑膜窦与脑组织密度差异大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三方面原因;测量硬脑膜窦的正常大小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40侧头预部正中矢状切开标本和60侧下颌骨标本上,按口外翼下颌阻滞麻醉的设计要求,解剖观察了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在翼下颌间隙的位置。测量了从下颌管下缘点和下颌角行口外翼下颌阻滞麻醉时的进针深度和角度。测得从下颌骨下缘点的进针深度为37mm;下颌角点的深度为30mm,穿刺针与下颌支后缘之间的角度为31°。对采用该法行口外阻滞麻醉的解剖学要点,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接受推拿、牵引联合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膨出型、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例,全部运用推拿加牵引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参照《中医诊疗常规》中的疗效评定对疗效进行评定,并与治疗前相对比。结果:在本次收集的病例中,平均的治疗时间为10.52天,有效率为85%。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试验高度差异明显(P〈0.01),VAS数值差异明显(P〈0.01)。结论:对于膨出型及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推拿加牵引的治疗较为有效,本试验中,治疗前后得到的数据对比时,差异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池放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腰大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腰穿组)和大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简称对照组)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及病程。结果:腰穿组降颅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病程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腰池穿刺放液配合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按摩配合拔罐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方法]通过柔法、舒筋法等按摩10~15 m in,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拔罐加红外线光疗进行15~20 m in,[结果]4 w的治疗观察对16例腰肌劳损患者治愈率达50%,有效率达50%.[结论]可进一步促进该处经络畅通,充分发挥其活血、行气、消肿、散结等功能,可能是本结合疗法取效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指出硬膜外瘢痕粘连是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重要因素。MED术中保留黄韧带的操作是对传统MED手术的改良,对防止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具有积极意义。就目前对黄韧带解剖结构的认识、硬膜外瘢痕粘连对MED手术疗效的影响、保留黄韧带的理论依据与临床意义及其手术操作技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一家五兄妹未成年就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成年后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均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本家系中遗传因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诱发因素,且可能与常染色体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要点及技巧。认为MED系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熟的镜下操作技巧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脑仿生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MED下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经腰椎后路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发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对已确诊为复发性腰突症的6例患者,结合初次手术情况,均采取原后路切口接受MED手术。全部6例患者随访8—15个月,参照Nakai评定标准,优2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结果表明,在经过严格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和熟练掌握手术原则及技巧的前提下,经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运动有益于健康已成为广大竞技运动员的共识.然而,运动导致的各种创伤对人们身心、生活、职业等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为运动促进健康的障碍,严重的运动创伤使运动员被迫停止训练,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或终身残疾.通过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常见运动损伤部位,分析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参加专业网球运动的人们越来越多,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关于网球运动员腰部损伤,有怎样康复措施更有实效性,做认真仔细研究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球运动员腰部损伤与康复措施,希望可以为网球运动员更好地进行比赛提供积极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