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登辉于1999年上半年距他下台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发表了自传体裁的著作《台湾的主张》。据作者称,这本书“是许多友人、知己尽心协助的成果”。所谓“友人”、“知己”,据日本东京出版社一家中文报纸透露,此书原来是李登辉口述,由一个日本人捉刀代笔的,也是他新近抛...  相似文献   

2.
“……一颗心似火,三寸笔如枪。流言真笑料,豪气自文章。”郭小川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位热烈勇猛、豪气干云的优秀诗人。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而且对诗歌理论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生前虽未给我们留下诗歌理论专著,但通过散见于报刊上的谈诗的文章,以及别人在他逝世后收集、整理的致友人和青年作者的书信(主要见于《谈诗》一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现代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在《禅宗》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茶匠之心。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位大茶艺师,他泡茶非常好,主人一天都离不开他,主人要去京都办事就一定要把他带在身边。他说:"京都有很多浪人,我又不会武艺,被人逼住怎么办?"主人说:"没事,你也穿一身武士装,挂一把佩剑,别人就不招你了。"他就这么照猫画虎地穿戴起来,跟着主人走了。到了京都,主人去办事,他自己出去散步,在池塘边就恰好撞上一个浪人(注:浪人,意为流浪的武  相似文献   

4.
妖怪与少年     
<正>在日本一个安静的小镇里,有这样一位少年:他面容清秀,眼睛像极了猫眼,茶色头发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他时常穿着白衬衫和西裤,肩上有一只圆滚滚的大肥猫,谈吐举止如春风拂面。没错,正如你所猜的,他就是《夏目友人帐》的主人公——夏目贵志。《夏目友人帐》从第一季到第五季,简单地讲就是讲述了夏目和猫咪老师相遇后,通过夏目的祖母夏目玲子的"友人帐",归还妖怪名字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虽小,却温馨感人,让人回味无穷。我想,很多人喜欢夏目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我在“天涯社区”(www.tianyaclub.com)“闲闲书话”版无意中见到一篇帖子,作者是互联网上有名的藏书家“木兆轩主人”。文中谈到他从友人“两暮轩主人”处购得胡逸民著《我的回忆》一书,是“一本香港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私印的小册子”,正文之后附有一篇周作人文章《闲话并耕》的影印手迹。经他查阅现已出版的各种周作人文集并《集外文》等,均未见收入,遂将之略作整理,以飨同好。因我此时正关注周作人与无政府主义的关系,而此文正涉及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思想——这与周作人鼓吹的新村理想大有关系,因此如能证实此文确系知堂佚文,  相似文献   

6.
一位资深的老校长在考察日本时曾看到过这样一节令他唏嘘不已的课。在日本,一位教师是这样给二年级的学生上一节题为《天气》的语课的。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我听了一位教师所执教的网络环境下的习作课《校园里的菊花》。这位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他自己做的“走进菊花的世界”这个专题网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还有展示各种菊花的精美图片。上课伊始,学生纷纷展示自己课外在校园观察的成果,有的描述了菊花的形状,有的介绍菊花生长的环境。学生们甚至发现,种菊花的盆是瓦制的,很是粗糙,泥土也是跟田野里的一样,没什么特别,但学生透过花盆与泥土的细微处看到一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接着,教师带着学生浏览专题网站“走进菊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关于感恩     
一个生活贫困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 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但很不顺利。一天傍晚,走投无路的他敲开一扇门,希望主人能给他一杯水。开门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她笑着递给他一杯浓浓的热牛奶。男孩和着眼  相似文献   

9.
路遥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也是一位超前意识的作家。《人生》是他的杰作。高加林则是作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城乡在,他在。  相似文献   

10.
柳庆云 《学语文》2006,(6):39-40
微型小说《回家》是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可它妙就妙在表达思乡情绪的手段上。他没有直抒胸臆,大叹对家乡之思念;他没有大谈对家乡之热爱;他也没有沉醉在对昔日生活的怀念中:他更没有找个人攀谈以解思乡之苦。他采用一个出人意料的方法,寄钱给了他的友人.让友人帮他回家乡,沿着自己回家的路线走一遍,问候一遍自己想要问候的人,甚至闻一闻存留在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  相似文献   

11.
猫眼看世界     
《我是猫》算得上是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作者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觉为座轴,写尽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社会百态,展现了一幅精神世界空虚的市井之图,同时这又是一出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书中主人公是猫,一个自命不凡的神猫,它对人类不屑一顾,引经据典地嘲讽人类社会。可笑的是自己太自作聪明,竟喝醉了酒淹死在水缸里。   现在且看这只猫刚生活在人类社会里的情形。   猫的主人是个教师,家人都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读书郎,因为他常常在书房中度日,很少出门槛。猫溜进书房偷看才知道主人不过在睡觉而已,你看这个教师徒有其表,害胃病偏…  相似文献   

12.
岛崎藤村是一位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诗人和小说家。《家》是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本文通过对作者岛崎藤村及其作品《家》的分析,阐明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手法,作品的意义和魅力。  相似文献   

13.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陈太丘与友期》就是其中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文章.作者在极小的篇幅内用简洁的语言塑造了陈太丘的友人和陈元方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多年来,人们对陈元方比较感兴趣,研究的比较多,而忽视了对陈的友人的细致剖析.其实,陈太丘的友人是作者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性格比较鲜明,坦率直爽的友人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4.
正偶尔从余秋雨的书里读到,《爱丽斯漫游奇境记》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竟然是牛津大学一位叫查尔斯·道奇森的教师。刘易斯·卡罗尔只是他的笔名。和许多童话故事的诞生一样,这位教师也是在一次旅行中,给一位小女孩讲了这个自己随口编出来的童话。后来维多利亚女王也读了这部童话,爱不释手,下令这位作者下次不管出什么书都必须立即呈送给她。于是,她不久就收到了一本作者的新著:《行列式——计算数值的简易方法》。原来,查尔斯·道奇森是牛津大学的一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本篇与《学习是一种快乐》是一次考场作文“学习是__________”的两篇优秀作品,两位小作者一位把学习的快乐直接地揭示给大家,而本文却把学习比作是一杯苦咖啡,苦中作乐的情感令人会心一笑。两文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6.
从《雪国》看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罪感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给日本文化贴上了"耻感文化"的标签,但这也可能是由于日本与西方在"罪感意识"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想要真正了解日本文化中的"罪感意识",必须从日本文化的土壤出发。川端康成是一位很好地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作家,他的代表作《雪国》或许可以展现出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罪"观念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馆的主人,是一位个头还没有黄瓜高的孩子,他就住在百花城的铃铛花街上。 在前苏联作家诺索夫的笔下,这位叫做“小无知”的孩子乘热气球游历了世界。而俄罗斯馆的设计灵感正源自诺索夫1954年出版的名著《小无知历险记》,俄罗斯馆也将重现书中比人还高的蘑菇和花朵,给观众带来奇妙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李方媛 《林区教学》2010,(11):40-41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作者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于196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川端康成是一个一生追求"美"的作家,一个纯粹的唯美主义者,一生发表了许多作品,成为日本作家的代表。川端康成一生追求"美"的同时,深受佛教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他接受佛禅思想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笃信佛教及禅宗的国度,佛禅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此外,川端康成一生坎坷,两岁开始便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在现实的孤苦无依下,佛教的诸多思想深深走入了川端康成的内心。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在继承日本传统美的同时,也体现了深刻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19.
雨霏 《中文自修》2006,(12):10-12
如同我们的人民币上会出现人像一样,在日元上,你也会发现一位日本人的头像。他不是国家元首,也不是金融巨子,但他的名字在日本却是家喻户晓。 他,夏目漱石,一位普普通通的作家,但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读过他的作品,他被公认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大器晚成的夏目漱石因为小说《我是猫》而崭露头角,就让我们化作他笔下的那只猫,走进他一部部美妙而深刻的作品,走进他盏名之下鲜为人知的冷暖人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秋,一位友人来苏州寻我谈天,在闲谈中聊到了大诗人苏舜钦。友人对他的诗词十分欢喜,并且想方设法从我这讨走了一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的《苏舜钦集》。肉痛这本书的同时,也感叹他竟是如此的喜欢苏舜钦,既然如此,何不带着他游览这与苏舜钦有着莫大渊源的沧浪亭呢?于是我们冒雨前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