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邦德国教育行政主权属于各州,各州有权决定自己的教育事业。 各州有权制定和发布学校法令。在各州,宪法和学校法是处理教育事宜的依据。 由于历史原因,每个州的学校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也不很统一。一般学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分为三级: 最高一级——州的文化教育部或教育部; 中间一级——地区政府所属的教育厅; 最低一级——市县教育局。  相似文献   

2.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是以宪法文本中的作者意图为根据的解释理论,并不同于非原旨主义者所理解的意图主义和解释主义.这一理论在完政价值上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增强人们对宪法文本的法律信仰;并且这一理论以潜在的主权理论作为政治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反驳非原旨主义者的批评,可以消解美国宪法解释中的"麦迪逊困境".原旨主义理论通过区分宪法解释和宪法阐释,明确了宪法解释的边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完法解释的去政治化,维护宪法解释的司法属性,为处理释宪和修宪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各州的劳工法有所发展,但联邦劳工立法因固守二元联邦主义理论的最高法院的抵制而举步维艰。新政第一阶段通过的相关法律也被最高法院判为违宪,理由是它们超出了国会州际贸易条款下的权力,而且联邦政府也无权为消除州际竞争而制定统一劳工保护标准。后来,由于罗斯福总统的坚持,再加上最高法院内部人事变动和观念转变,新政第二阶段有关劳工保护的法律得到肯定。至此,美国有了联邦统一的劳工保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各州劳工权益保护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州际不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4.
德国有16个州。所谓“州”者,其原文意思应为“邦”,德国为“联邦”制,各州(邦)有相当高的自制权。学校隶属各州管理,而各州又可以自行立法,因而学校的体制,各州不尽相同。但是,在对外政策方面,则由联邦政府统一管理。这种在教育体制方面的对外统一,联邦政府不是靠颁布法令,而是通过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的决议来实现的。 2001年10月11日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议指出,自2002年夏季学期开始,中国学生不论是申请留学大学、职业学院或其预科一律实行新办法。新办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对我国未出国和已经出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50个州都有很高的自治权,因此教育职权也高度分散。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凡未经宪法授予合众国,也不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仍由各州或人民保留。”教育方面的职责在宪法中未做规定,依法仍由各州行使。因此美国没有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联邦也不直接管理教育。在不违背联邦宪法中有关保障公民权益规定的情况下,各州有权力,也有责任建立并执行各州认为合适的教育制度,因此各州的教育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尽管各州的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差别,但由于相似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各州教  相似文献   

6.
受人性恶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成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他提出了联邦主义理论,积极推动召开制宪会议,为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捍卫美国的独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在吸收洛克、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等法治理论成为美国治国安邦的政治良方。  相似文献   

7.
一、六十年代中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五十年代西德教育制度的改革仅限于传统学校的基本结构内部。如:1955年联邦各州在杜塞尔多夫签署的有关学校事业统一协定中,就只规定了各州各类学校的统一名称、学期的长短、考试要求、分数的等级等等。从1964年联邦各州签订了《汉堡协定》以后,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开始涉及到教育结构的改革。如:设立促进阶段,把国民学校的高级班改为主要学校等。此后现行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才逐渐稳定下来。但当时还存在以下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实行联邦制度,瑞士的教育体制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宪法只赋予联邦有限的几项特殊任务。因此各州在学校教育方面享有很高权利。可以这样说:在瑞士有26种不同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招生制度与公平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素以自由平等相标榜,在大学招生制度方面,联邦和各州政府、社会中介组织、高等院校采取诸多措施,力求实现公平,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这种公平性甚为有限。对此问题的关注,贯穿至美国教育史今,成了美国教育理论界、法学界辩论不休、实际工作者莫衷一是的敏感领域。一、公平性前提:联邦和各州积极采取措施,扩大招生规模,尽量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一)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美国朝野普遍认为,提供充分的高等教育机会,是联邦和各州政府的重要责任;没有规模,就谈不上公平;公平意即平等,指机会均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美国高等教育在过去50年…  相似文献   

10.
一、美、澳、英三国中小学校长遴选制度之发展。1、美国。美国是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体制亦如此(联邦参与、各州负责、地方办理)。各州对于中小学校长的选用,制度设计上不尽相同。不过,综观各州的制度设计,欲担任中小学校长,通常是由一些服务若干年限、而有意从事学校行政工作及教育行政的  相似文献   

11.
德国的教师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各联邦州在政治上拥有基本职权和共同决定权,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教育事业几乎完全属于各联邦州的所谓“文化主权”范围之内。由于这个原因和各联邦州在历史上所形成的不同教育传统,使各州的教育体系存在着某些差异,在教师培养方面也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一下联邦德国最大的州——巴伐利亚州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情况,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整个联邦德国教师培养的概貌。  相似文献   

12.
罗轶轩 《政治思想史》2019,(1):176-195,200
主权权威与分权机制是现代宪法政治理论的两个核心构成要件,彼此之间形成了动态的和谐关系。不过在现代早期,主权概念是依托绝对主义话语建立的,以至于博丹、霍布斯和孟德斯鸠都断定二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然而,主权的公共性在实践逻辑上要求刚性的制度控制来规范权力的使用,以防止主权被私有化、国家被家产化。只有对绝对主义主权概念进行结构性调整,实现主权者的虚位化之后,才能达至主权与分权的现代和解,然后才能依靠分权制衡机制来保证主权的公共性。洛克基本完成了这一理论改造工作,但并不彻底。只有到了《联邦论》,完全的现代宪法政治理论才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联邦和州(联邦直辖地区)两级,联邦教育部制定教育大纲、教育目标,并规划联邦对各州的教育经费拨款;各州政府具体负责管理本地的教育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了新的审视,结合最优货币区标准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在制度设计、工资弹性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经济发展现实差异和财政机会主义等方面对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要包括联邦和州(联邦直辖地区)两级。联邦教育部制定教育大纲、教育目标,并规划联邦对各州的教育经费拨款;各州政府具体负责管理本地的教育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6.
1.实行各州统一的高中会考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德国实行统一文理中学毕业会考的联邦州目前已达11个,其余5个联邦州也将最终在2008年后实行统一文理中学毕业会考。到2008年,德国各联邦州都对本州文理中学实行统一出卷、统一时间考试、校际之间交叉阅卷和评分。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严厉谴责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破坏,无情揭露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剥削,重点批判了跨国公司与南非少数政权的勾结活动。在此基础上,不结盟运动主张:各国对本国自然资源享有主权和有权对各种企业实行国有化;禁止跨国公司投资战略性经济部门;成立主要商品的生产国协会和跨国公司情报中心;制定跨国公司行动守则。  相似文献   

18.
《滁州学院学报》2018,(1):59-62
美国通过内战消灭了南方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联邦的统一。战后南方各州的重建历经总统重建和国会重建两个阶段,联邦政府通过采取宽严相济地处置南方叛乱各州军政人员、在消灭黑人奴隶制过程中注意维护种植园主的合理财产权、对南部各州进行政治改造等措施,完成了南方各州的社会重建,基本达到了愈合战争创伤、推动了南部各州民主化进程、强化了国家统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全球一体化的强势发展,使国家主权理论面临困境,将国际海洋法中创制的“主权权利”引入国家主权理论,具有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权权利是国家主权在国际交往与国际关系的实践中主张国家主权、实现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应当深刻理解主权权利与国家主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主权权利在主权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国家主权理论走出困境,进一步推进全球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欧盟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本文主要从国际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文章认为,欧债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欧元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二元性.文章主要从三个大的层面对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一,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欧盟的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第二,在欧债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第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产生存在着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