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5,(7):67-68
涩北一号气田是柴达木盆地背斜层状边水气藏,岩性疏松,气层多而薄,气水关系复杂。疏松砂岩边水气藏在多层合采时,边水水侵、隔层层窜、工作制度改变、固井质量变化等因素都会综合影响气井产水特征。本文以涩北一号Ⅲ-3层组气田为例,统计各生产井产水数据,从出水量大小、出水量变化幅度两个角度对气井的日产水量、水气比这两个生产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导致这些生产指标呈现不同趋势的原因,并建立数模模型,与分析结论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2.
陈晖  胡泽根  王禹川 《内江科技》2011,32(5):112-112,137
常规气藏由于没有复杂的边水或底水等因素,计算动态储量时不用考虑水体的入侵,计算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水驱气藏,尤其是比较活跃的边水(底水)水驱气藏,在计算其动态地质储量时,首先必须计算水侵量的大小,水侵量的计算是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物质平衡方程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地层压力及采出量等生产数据建立目标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自动拟合,直接计算水驱气藏动态地质储量及水侵量的新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比验证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计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XL气田茅口组气藏气水关系认识不清,气藏早期不均衡高速开采,导致气藏大规模产水、产能大幅度下降;气藏出水后,未从气藏整体治理思路进行排水,采用控水采气、井筒排水采气使气藏气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导致大部分茅口组气井水淹停产,大量剩余储量难以动用。利用非线性物质平衡法对各裂缝系统和各单井水侵量进行了计算,结合各井的生产动态特征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各裂缝系统的水侵模式,为气田下一步的排水采气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靖边气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马5段为主力的气藏投产层位,就目前的勘探和开发成果表明,该层位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极强,随着部署井位的逐渐增多,见水气井数量增多,对见水井的相关分析以及控水治水的措施制定是目前面临的问题。通过对水体富集区地质、成藏等分析,研究区水体富集具有规律性,即西部为水体富集区,水体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控水治水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技术对策,为该区块的见水井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内江科技》2015,(7):82-83
为了指导见水后底水油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本文分析了FM油田水平井生产特征,两种常用动态预测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简易预测公式,利用这些方法计算FM油田的生产实例,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FM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早,见水初期含水上升速度快;de Souza与Yang分别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水平井产水动态预测方法;与生产结果相比,这两种方法预测产水动态均存在一定误差。其中de Souza误差较小,在中低含水期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误差主要产生在高含水期,数值模拟取值范围的局限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de Souza方法可用于中低含水期底水油藏水平井动态预测,而对于高含水期则有必要结合FM油田实际情况,研究更准确的动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鹏 《内江科技》2015,(1):81-82
近年来,由于分支井钻井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其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实现少井高产,有利于提高采收率等优点,已经在国内外很多油气田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在关于气藏多分支井产能预测的方法和公式很少,且由于油气藏渗流规律的差异,使得油藏的产能预测公式不能直接用于气藏的产能预测,这就需要对气藏多分支井的产能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边水油藏中边水对油藏的开发有利也有弊。边水的侵入一方面补充了地层能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位于边部的油井过早见水,影响开发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发边水油藏,需要对边水油藏剩余油形成过程展开研究,研究边水油藏边水推进规律及其控制剩余油的机理。本文根据海上稠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设计不同油藏特征数值概念模型,对边水推进规律进行研究,并总结开发过程中边水推进规律及剩余油的形成特征及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
肖缇  熊钰  孙安培 《内江科技》2013,(6):70-71,73
牙哈凝析气藏属常温、常压高含凝析油量凝析气藏,采用循环注气开发,开发中回注气量受西气东输影响而减少,出现地层压力下降快、气油比快速上升、底水推进加快、局部水淹严重的情况。本文针对其出水特征,采用了多种方法研究该气藏的水侵动态,为制订下一步的防水、控水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雪松 《内江科技》2013,34(5):79+185
为了预防含边、底水气藏在开发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水侵导致井筒附近含水饱和度的上升而引起气井生产气液比下降,携液能力降低,气井积液并停喷,必须确定气井在停喷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通过对凝析气藏积液和停喷井的分析,利用节点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气井在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流入、流出动态曲线来找寻气井携液量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并回归方程预测气井自喷生产时井筒周围的临界含水饱和度。对凝析气田排水采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累计产量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建立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气井单井配产的新理论方法,进行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和产量预测。首先,对某气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开始有规律递减以后的产量进行累计产量的计算,拟合后得到累计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最后,将新理论方法与Arps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应用新理论方法对产量进行预测的相对误差为5.9975%而Arps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1.6036%,证明了新理论方法是可行的。应用新理论方法的累计产量公式和产量公式进行产量预测,两种预测方式的相对误差为0.62409%,故两种预测方式均可行。  相似文献   

11.
气藏产水的来源和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快速准确地判断产水来源,有助于提高对气藏的认识,并制定和优化工作制度,规避潜在的风险。本文总结了气藏产水的来源和机理以及产水来源的判别方法,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浩  张庆江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108-108,107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部分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注水驱替效率低及套损井不断增加等情况,并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水的相对渗透率的理论为基础,相应地开展了表面活性剂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研究出的表面活性剂体系55℃条件下油水界面张力达到10-2mN/m数量级,且具有较好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岩心驱油降压物理模拟实验,后续水驱驱替压力下降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丁玉强  吴斌  崔秀青 《内江科技》2009,30(7):77-77,187
在魏岗复杂断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存在以下问题: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平面上注入水方向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液量置换技术,即通过产液剖面和动静态对应关系分析,在搞清地下液流方向和能量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同一井组中部分高含水井进行关停或注水井控制注水,而对另一部分井进行提液或平面调整,从而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压裂选井选层目标是评价目的井层的增产潜能,其数学问题本质是多维、非线性、多输入和单输出的系统问题。本文针对这一复杂问题,以川西C气藏为例,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建立了选井选层的复合模型。灰色关联理论主要用于从众多的输入变量中筛选出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变量,模糊逻辑理论基于确定的主要输入变量构建压裂选井选层模型,并预测压裂候选井的产量,从而实现压裂选井选层。基于C气藏39口压裂样本井数据,确定了影响该气藏的主要输入变量为含气饱和度、地质构造位置、孔隙度和产层厚度,并基于主要输入变量,采用多种现代算法构建了C气藏的压裂候选井产量预测模型,10口井数据验证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0.147,预测值靠近实际真实产量,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方法:深南油田台4N块馆陶组低幅度边水油藏,因构造幅度小,含油条带窄,常规直井开发造成边水指进现象严重,含水上升快等特点,开发过程中采取了沿构造高部位部署钻探水平井的措施。目的:解决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有效控制生产压差、防止水体突进。结果:断块内实施钻探3口水平井,投产后初期日产纯油120t/d,已累计产油765×10^4t,采收率提高15%,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结论:断块内实施水平井的开发成功,为提高断块地质储量动用程度奠定了基础;为同类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气体钻井钻遇地层出水条件下,地层水将在毛管力作用下侵入上部泥页岩地层,并在地层内形成一个气水两相分布地带,针对地层水侵入规律的研究,对研究泥页岩井壁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数值模拟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气水两相渗流模型模拟该条件下的水侵过程,可得到水侵范围内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压力的分布,并由计算结果进一步可得到水侵深度与时间的关系;采用实验设备在模拟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可得到岩心中的水侵深度与时间的关系,并与模拟结果对比验证,表明模拟结果能对气体钻井钻遇地层出水条件下泥页岩的水侵规律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尝试依据油水井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油井实际产液厚度、注水井实际吸水厚度的方法,探讨有效厚度对试井资料解释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科等 《内江科技》2014,(4):114-116
<正>在有水气藏中,水的流动状态决定了气井产能方程的形式。水在砂岩气藏中通常为层流流动,以此为基础,本文推导了水服从达西流动、气服从非达西流动的有水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分析了不同水气质量比对IPR曲线的影响,供给边界半径、表皮系数对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不同水气质量比或者不同井底流压下,含水饱和度随渗流半径的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水气质量比越小,气井的产量越高;合理地减小井距,改善井底附近的地层,都将增大气井的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某区块老井投产后的实际生产数据,结合该区块的沉积特征和油水分布特点及水质化验资料,分析该区块老井含水上升原因,特别见地层水井对含水上升的影响,总结了见地层水井含水上升特点,对该区块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对于该类型油藏的高效开发,准确地预测各油井的见水时间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应用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建立了相应的见水时间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评定结果对该类油藏油井的具体见水时间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