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迎慧 《天中学刊》2011,26(4):84-86
旅游资料是海外游客了解旅游信息、感知异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跨文化语境旅游文本翻译中可以采用删减低值信息、补偿文化缺省、遵从译语规范、归化异化结合等策略,以期提高跨文化语境中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本文在分析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基础上,提出了短视频传播的原则:坚持人民的文化主体地位;打造人民的共情触点;弘扬民族精神;构建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从挖掘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和拓展渠道三个方面提出运用短视频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播、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高中生为调查对象,从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维度,比较高中生的锻炼态度在不同性别、年级上的差异,并分析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学生在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这几个维度上得分较高;不同性别学生在行为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这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行为意向和主观体验这两个维度上的得分趋向一致,而在其他六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以“武侠世界”英译网站上《一念永恒》英译本的读者评论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感分析与文本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量化与质化分析,从宏观整体与微观特征两方面真实考察该译本在北美的实际传播效果。研究发现,海外读者整体上对《一念永恒》英译本呈正向情感态度,接受效果较好。微观特征情感分析方面,读者对译者、人物纬度的情感评分较高,情节以及叙事次之。海外读者对该译本的接受和喜爱的原因是,读者被小说中的建构的虚拟世界(人物、情节、叙事)以及异质文化所吸引,同时读者在武侠世界网站这一虚拟平台上留言评论自己的感受,与译者直接互动并参与翻译,较强的参与感优化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些评论重新阐释与传播了该译本,使译本在英语世界产生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探究在线教学视频中用户弹幕评论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弹幕视频网站优化相关功能促进用户交互行为提供参考,从而改善用户在线学习体验.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归纳在线教学视频中用户弹幕评论行为双重路径的影响因素,并抓取B站的980条英语教学视频数据,提出假设并结合数据进行验证.层次回归结果表明,在中心路径下,视频的传播效果对用户的弹幕评论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边缘路径中的信源吸引力和视频作者贡献度对弹幕评论行为分别产生显著正向和负向影响.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为弹幕视频网站运营商理解用户交互行为、改善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礼敬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的统一。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恭敬态度,即内在情感的表达;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表现在相应的行为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结合时代与国情,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会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需要在世界上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22,(1):80-85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本研究旨在以李子柒系列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读者批评的角度出发,探究其短视频走红海内外背后的原因,以期为中华传统文化外宣提供一些经验借鉴。经对李子柒的短视频与其他同类短视频比较,我们发现李子柒的短视频在表现手法、内容选材、传播视角、文化理念四个方面的经验较为突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建议文化外宣时可以基于优秀的视听呈现,扎根生活寻找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文化构建,同时借助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补充的模式,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时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8.
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撑的多元数字空间,数字藏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数字化新形式。从文化传播视角出发,运用文本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知乎关于数字藏品相关评论文本进行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聚集的共享平台与市场中,文化内容的再造、多样的传播形式、情感互动体验与连接、趣缘群体的形成,使文化再一次被数字藏品的形式赋能赋值。多元会话互动、情感互动体验空间、虚拟共同体的建立、流动的情感共同体是新媒体时代数字藏品趣缘群体的构筑路径,这展现了从“人—物“”人—人”关系到独特“人—物—人”平台化的数字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往往是志愿者的强大主力军,有效提升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服务能力显得势在必行。通过对汕头地区高校志愿者跨文化服务现状困境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和专门的志愿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从认知理解、情感态度、行为技能、系统培训等四个维度入手,对四个维度中涉及的12个要素(外国文化知识、中国文化知识、普遍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国家认同、全球视野、跨文化体认、跨文化对话、跨文化探索、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规划出提升路径,从而提升城市知名度,传播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上海中心2009年春季游学项目中开展的课堂教学与文化体验活动对于提高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实证研究得出,有些留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存在分歧,也有部分留学生对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趋向认同;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选择性地、有针对性地参加汉语文化体验活动有助于提高其跨文化敏感度;文化体验活动设计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交际信心,形成用汉语进行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以课内阅读为主阵地,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阅读任务,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促成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挖掘文本的德育文化信息,升华学生的情感与文化,发展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助推学生文化品格的形成;设计读写任务,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保持对英语学习的长久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析交互的体验价值以及交互设计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新的交互特性成为广告传播的沟通渠道,消费者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地位,转而成为广告的主动寻找者甚至创造者,以"用户"来指代使用数字媒体.设计师需要根据消费者的这种体验层次而采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需要采用其他诸如沟通、主题诉说等策略来加强这种情感的表达,以...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教育中情感目标的分类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妍  金福 《数学教育学报》2003,12(1):83-85,8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学数学情感目标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1)从总体上可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个性化4个层次;(2)从教学目标上可分为情感、个性情感和社会情感3个层次;(3)从学科内容上可分显性情感和隐性情感2类。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应注意: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维持稳定的情感表现;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迁移端正的情感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方法,在数字赋能视域下研究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路径。数字赋能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途径有:创新多元化传播方式;构建多元化传播平台;联合多元化传播媒介。当前,我国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存在的困境有:传播体系、内容与目标受众需求存在偏差;对外传播主体话语权有待加强;传播模式单一,覆盖面有限;传播内容的多样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不足;传播渠道局限,海外受众对我国数字文化的认同感有待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基于此,提出了加强龙狮文化国际化传播的策略:加强龙狮文化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良好互动关系;构建创新传播模式;形成“治理体系”+“文本框架”;促进“精品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为研究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入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探讨影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的信息质量、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以及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通过短视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愿。为此,应净化互联网环境,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信息质量;扩大网络外部影响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融入大学生生活;增强大学生的感知有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短视频内容层次;增强大学生的感知易用性,优化短视频及平台相关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维汉大学生由于受其自身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维汉学生交往频度、语言能力以及文化学习有关系。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维汉大学生跨文化认知、情感与行为能力的策略:推行跨文化交际教育,倡导开放、包容的文化学习观念;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创造有利于维汉学生跨文化沟通的环境与氛围;深化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让民族文化与跨文化沟通课程走进课堂;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鼓励其在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景观社会,短视频顺应了大众视觉化的认知诉求,成为嵌入日常生活中的影像化文本,承载了公众意见表达与情感释放等社会功能。作为舆论的短视频,其多模态的文本及乡土调性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下沉及公域与私域相交织的新公共空间的构筑,并在舆论场域内发挥了舆论符号、舆论协调与舆论监督等功能,助推了舆情讨论的热情,提高了社会议题的能见度。然而,短视频传播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引发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认知错位、智媒技术过滤后的信息超限排斥、舆论影像化表达的法律侵权等风险。识别关键节点上的短视频舆论,并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结果予以类型化分级和针对性应对,有助于短视频舆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对清明上河园抖音官方账号发布的短视频评论数据,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探究用户对清明上河园旅游形象的感知情况及营销策略。并针对清明上河园抖音短视频营销现象和问题,根据网络整合营销4I理论,提出清明上河园短视频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宣传旅游产品,加大抖音商品促销活动,与用户建立常态化互动渠道,并且应细分用户市场,针对用户个性化特点,发挥抖音短视频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网络视频弹幕的主题分析和情感分析,了解用户对高校共青团视频主题形式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情况。同时,此项分析结果有助于对高校共青团视频内容质量和呈现形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于高校共青团相关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支持力度。使用python爬取高校共青团B站视频弹幕数据,利用LDA主题分析方法,采用以情感词典为主的情感分析手段,构建“认知-认同-实践”三维度框架模型以获知用户内容认知、情感认同、行为实践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发现,用户关注度和认可度与互动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而形成良好的用户信息反馈机制对于有效促进高校共青团“三力一度”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在即,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重新审视世博会的价值、探讨世博会传播的规律、阐述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利用世博会来有效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若干策略,这不仅对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更好地传承世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塑造和展示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促进跨文化沟通、理解和合作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