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范式转换的视角审视,我国教育学经历了科学教育学、政治教育学、实践教育学等发展阶段.科学教育学以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内容体系为目标,政治教育学以服务政治而非学术研究为指归,实践教育学按照问题逻辑,并以规范行为的思略建构教育学内容体系.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产物.随着我国教育的转型发展,教育学将面临教育之"学"与教育之"术"的进一步分化."学"、"术"分途,"学"、"术"并进是新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范式"概念的视角对教育学理论展开研究,通过西方教育学理论发展阶段探析,尝试从新的角度寻求我国教育学理论研究突破,遵循"变革"的客观规律,重视组合与借鉴,形成多元化教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教育学研究中发生了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激烈论争,其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属性。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属于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而反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属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二者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的研究中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同根共生",共同担负着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职责,二者并存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的繁荣,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做出对教育价值的正确评判。  相似文献   

5.
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历史发展与未来走向与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研究也是如此。探讨教育研究范式对教育理论的建设发展和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梳理教育学研究范式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归纳出范式发展的特点、类型,初步把握其发展趋向,以期为教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某些助益。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母体,教育学的研究范式也深受时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哲学是一种存在论和认识论的哲学,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哲学化的结果.传统哲学型塑了传统 "科学范式"的教育研究.随着生存论哲学的转向,教育研究范式也开始从"科学范式"向"人文范式"变革,开始关注教育中的"人"和"事件".  相似文献   

7.
近代,受自然科学范式影响,“教育科学”的出现导致了“教育科学”与传统意义上“教育学”的分野,出现了教育学科内部的纷争及“教育科学”殖民“教育学”的危险.就差异来看,“教育科学”与“教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语言表述方式、研究范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若不加以区分,则可能导致四个方面的不良后果:研究对象差异导致研究边界的模糊与混乱,研究目的差异导致教育学科体系内部“本土概念”间的冲突,语言表述方式差异导致理论表述的混乱,研究范式差异导致研究范式的冲突.故此,文章认为区分“教育学”与“教育科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实现了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科技一体化,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孕育着教育领域的变革。教育学理论作为教育学各交叉学科与分支学科的总和,也早已置身其中,并与技术交互影响。从技术之维出发,信息技术革新知识体系,扩宽教育学理论原有理论边界;信息技术颠覆传统认知,呼唤教育学理论创新;信息技术创新思维逻辑,催生研究范式转型。从教育之维出发,教育学理论理应祛魅技术之“用”、廓清技术之“名”、唤醒技术之“源”。教育学理论与信息技术通过“人”这个核心要点双向建构,实现了技术本质与教育本质的跨界耦合,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交互扩充育人潜能,最后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学理论在人之维层面的共生共长,以达成技术人回归成为生命人的育人价值解放。  相似文献   

9.
布列钦卡"教育概念精确化"和对教育学进行"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为当前"比较教育学"化解身份危机、开展学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和参考。澄清"比较教育"和"比较教育学"这一对核心概念,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而从对象与内容、方法与方法论,以及价值与地位三个维度对"比较教育学"进行反思性的"元研究",进而建构兼具理论解释力与现实指导力的"元比较教育理论"体系,乃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导向和学术旨归。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学术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追求、公认的研究范例和评判尺度,以及非科学地使用研究方法,致使教育学研究成果精品少、无积累,研究基础没有增厚,缺乏实质性进展。借用科学革命的视角,教育学目前正处于"前科学"阶段,无法就基本概念、主要命题、研究成果等达到共识。西方教育学研究历经了"哲学思辨范式"、"科学实证范式"和"诠释规范范式",而中国教育学研究则经历了"教科书范式"、"教科书改革范式"和"后教科书改革范式"。基于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中产生的"思辨研究范式"、"量化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的萌芽,通过进一步改革现行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加强教育科研机构自身建设、重塑研究主体、促进教育学派的形成等途径,使研究范式的萌芽健康成长,就成为促进教育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分别从德文与英文翻译过来的两个不同的教育概念。尽管其各自的研究都共同指向课堂教学,但由于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以及对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教学论"与"教学理论"是两种难以通约的研究范式,前者根植于德国深厚的新人文主义的"教化"(Bildung)传统,属于欧洲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范式;后者则与课程论以及不同取向的教育心理学相联系,属于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科学"范式。清理20世纪我国从西方不同文化传统引进的教育学科的概念,弄清不同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我国语境中的变化,是新世纪重建教育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教育学研究中发生了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激烈论争,其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二者的本质属性。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属于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而反本质主义教育学研究属于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二者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教育学的研究中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同根共生”,共同担负着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研究范式和方法的职责,二者并存有利于教育学研究的繁荣,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做出对教育价值的正确评判。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百年曲折、走到了今天的繁荣,然而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层的发展危机。国内学界从理论及学科研究范式、学术合法性危机、综合整体危机、"内裂"和"外解"双重危机等方面表述了中国教育学面临的困境,在危机面前也表现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更多的研究者从破解"密码"、回归生活世界,重建理论、学科及研究范式,重新建构教育学研究对象,创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等方面进行了"突出重围"的尝试。基于对上述研究的评论,本文提出要从寻根问底、对话"域"外和反求诸己三条路径寻找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转机,昭示了中国教育学可以在与教育变革实践的互动中、在与他国他学科的对话中、在回扣自身的反思与重建中得以光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曾是教育科学体系当中一门显学。但这样一门重要的学科多年来却不断受到质疑,尤其随着社会思想的变迁和教育本身的发展,教育学的学科定义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突破了我们多年来习惯使用的一些教育学范式,并对许多基础性的教育概念提出了疑问。近年来探讨教育学体系和研究范式的转换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编辑手记     
教育从产生到如今已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 ,与之相随的教育研究经历了不同的范式 ,教育理论研究的原创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惟书本 ,走进实践 ,以深广的理论视野 ,思考当代中国教育的深层理路 ,积极阐释当代中国教育的深层问题 ,揭示其发展路向 ,是原创性的教育理论研究的路径。汉语教育学术的原创性根植于汉语学术资源和汉语文化语境之中 ,要争取汉语教育学术在国际教育学术圈中的话语权 ,有了开放性的国际视野也还须与踏实的本土情怀相融合。科学的变革是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因素。哲学思辨 -科学实证 -科学人文研究记录着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众化语境下教育学话语的变革与话语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语境是时下教育学所面临的,因而教育学话语的变革与话语范式转换势在必行。而这一变革应把握新语境下教育学话语的时代性,重新思考教育理论集团的角色定位,并以多元化的言说方式和生活化的言说内容完成教育学话语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社会学范式到人学范式的转换催生了包括研究对象论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全面自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两者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应以“两个对象”为中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史学、管理学是原理不能承载的;要加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并补充进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是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方法在入学研究范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宇宙万物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势(物质势与信息势)推动下进行的。本文通过研究信息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在提出势增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动力之源是信息势,对称化是方法路径,和谐结构群是数理模型,最好的教育是实施"信息量最大作用量最小"的对称化教育,形成人才素质的对称化和谐结构群。势科学理论体系为人们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为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重构教育学理论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与视角。  相似文献   

19.
作为科学的"教育学"是"舶来品",在西方教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向我国传播的过程中,"西方中心主义"天然地渗透在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这也就导致了现当代中国教育学者在教育研究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认知模式、研究范式积极"与西方接轨"的现象,严重阻滞了建构"中国化"教育学体系的过程.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丰富多彩,取得了举世瞩...  相似文献   

20.
对教育理论进行形态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元研究方式。一般以教育理论本身所负载的主要观点与理想追求,科学信念与方法基础或形式特征与认识规范为主要分析指标,将教育理论按照不同的思路分成不同的形态,以获得对教育理论本质的清晰认识或是澄清教育理论的性质成分。基于此,教育理论形态分析有三条主要路径,即教育学流派论的分析路径、教育学范式论的分析路径以及教育学认识论的分析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