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热词     
《四川教育》2013,(12):3-3
电子家访随着通讯工具的不断升级,电话、QQ群、博客甚至微博等通讯工具和网络交流方式也成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便捷方式。许多学生家长通过删络与老师Ⅱ发短信息、E-mail等,互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一些班主任老师还专门开设了“班主任电子信箱”,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联系。这种依靠通讯工具和网络交流的“电子家访”,正成为老师和家长们交流的重要方式。不过也有家长表示,尽管现在“电子家访”让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更便捷了,但这种“见字不见人”的家访方式,总是让家访少了“应有的温情”。  相似文献   

2.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3.
家访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进行家访,有利于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使双方都对学生有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一、家访操作的大致步骤1.确定家访目的,做好访问准备。家访...  相似文献   

4.
《四川教育》2001,(5):42-42
成都市一位小学班主任老师问:以前,是学生害怕老师。现在,尽管学生仍然怕老师批评。怕老师家访。但是好像很多方面都让老师怕他们。老师们一怕要求严格。学生不来校上学。更怕他们离家出走;二怕严格要求后。学生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一辈)心痛他们。而向学校领导甚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告黑状”而被批评处罚……班主任老师究竟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现代社会呼唤教师家访学生、家长呼唤家访,现代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巧妙”的家访。  相似文献   

6.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7.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8.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9.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0.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1.
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并称是当地"教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的组成部分,是为加强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努力使家访成为常态化、制度化。教师称假期过得比平时还更紧张。(《厦门晚报》2008年9月29日报道)这样看来,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求教师国庆长假家访这种做法,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12.
孙曙峦 《教育》2012,(27):5
"今年暑假,学生家长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在QQ上跟我了解咨询。"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班主任张老师说。根据媒体调查,电话、QQ群、微博等通讯工具和网络交流方式的迅速兴起,让传统上门家访变得渐行渐远。(8月29日《扬子晚报》)以前学生都是就近入学,教师家访起来很是方便。如今却不然,一个班学生  相似文献   

13.
“接待家长日”是接待学生家长的日期,由班主任根据自己的任课情况,选择某个固定的时间,以每周1——2个半天为宜。“接待家长日”过去我们曾称之为“家长接待日”,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其主体是班主任,而不是家长。实行“接待家长日”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在校内有准备地接待家长,可以避免家访时的白跑、空等,徒劳往返。实行“接待家长日”制度能提高联系的效果。家长校访时,目的明确,既可以从班主任那儿得到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信息,又可以从科任老师那儿听到对学生具体的介绍,便于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家访是教师、班主任了解学生日常表现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家长和学校取得联系的重要手段。它既可以使教师体察学生的成长环境,以便因材施教,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决心。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家访“四忌”宋建栋家访,是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是班主任实施个别帮助、因人施教的重要前提;是使“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条龙式全程教育、全方位督促学生进步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班主任不仅应重视家访、坚持家访,而且还应注意家访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家访是师德的具体体现,是班主任教育了解学生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匙钥”,是联系师生之间感情的纽带。家访,是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忠诚和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上。只有热爱教师职业和热爱学生,才能在课余之时的宝贵时间进行家访,才能在诸多繁杂的家务劳累之后进行家访。在中小学当班主任,要经常进行家访.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其他的基本情况,家访就显得格外必要.当一个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家访的经历有苦有乐,有经验更有教训。在笔者教过的学生中,开始时怕老师去家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年来同学们喜欢老师去他们家.这个变化过程真是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北鸿 《上海教育》2002,(3):77-77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庭访问,历来是班主任要做的“功课”,也是校方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家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联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纽带。班主任深入家庭,与家长心平气和地进行对学生教育的探讨,这对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好地让学生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班主任深入家庭,还可以发现许多学生幕后的东西,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打开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玫 《教书育人》2009,(1):15-15
国庆前夕,福建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发出通知,班主任必须在国庆期间到学生家进行家访.为了汇报家访成效,教师在家访时要与学生家长合影为证.  相似文献   

19.
不知何时,一些老师渐渐习惯于一个电话或一个口信,就将学生家长召至学校。名之曰“校访”。“校访”的潜滋暗长,使“家访”有了淡出家校联系阵地的趋势。“家访”是什么?我们并不陌生,是凡当个老师或做个学生的,兴许都有做“家访”或被“家访”的经历,它曾被看作是实现家校沟通、优化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以期达到“双赢”的重要教育手段。“家访”犹如一座“彩虹桥”,连接着学校与家庭,是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互动“共振”的一个有效平台。“家访”的功能不容抹杀,可现在为什么又被冷落呢?目前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实施了教育布局区化调整…  相似文献   

20.
只要是做过学生的人,对“家访”都不陌生,我们的学生时代,校园里就流行“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去我家”的顺口溜。做学生的普遍害怕、反感老师家访,因为在学生的眼中,老师的家访就意味着告状。也正是由于这个,当我自己也成了老师的时候,对“家访”工作一直讳莫如深,没做过一次“家访”。尽管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做好家访工作,不少学生家长也欢迎我去他们家里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