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3-6岁是幼儿身体动作、运动能力、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敏感期,良好的体育活动基础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保障。立足幼儿体育活动价值,剖析当前幼儿体育活动面临的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研究认为:幼儿体育活动针对幼儿的成长价值表现在生理学、心理学与社会学价值三方面;其临着幼儿园资金投入与政策执行力度、幼儿园体育师资、幼儿体育课程等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幼儿园教师体育活动指导能力的构成要素,"以能力为导向"构建科学实用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3.
学前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越来越意识到学前体育的重要性。不仅幼儿的成长需要体育运动,家长和幼儿园更期待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参加体育活动,但就目前来说家长的这种期望并不能得到满足,同时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学前体育师资,因此,高校开展学前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面对未来,综合幼儿体育活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幼儿体育的生物效应、心理效应、社会效应等角度,思考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力求对幼儿体育课程进行探索研究,构建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符合幼儿特点的幼儿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体系,以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开发幼儿早期运动潜能和选拔体育苗子,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终身的爱好,提供适合幼儿特点的现代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提出了明确指示,即让幼儿喜欢上体育活动.为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于2014年提出了"快乐体操"理念,并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得到有效推广.本文分析了幼儿快乐体操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快乐体操在幼儿体育课程中的开展价值及实施途径,以期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学前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越来越意识到学前体育的重要性。不仅幼儿的成长需要体育运动,家长和幼儿园更期待幼儿能在幼儿园里参加体育活动,但就目前来说家长的这种期望并不能得到满足,同时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学前体育师资,因此,高校开展学前教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须将保护幼儿的生命、确保幼儿的健康放在第一要务”。当前,为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各幼儿园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活动。然而在幼儿园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和开放性,加上幼儿年纪较小,导致其在体育活动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这都影响着幼儿的生命健康。基于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对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体育活动的价值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共同发展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教育目标。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形式虽然多样但也存在部分问题。本文浅析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分析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基于幼儿体育的教育目标探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幼儿园体育活动更好地展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幼儿体育活动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以幼儿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贯穿幼儿阶段发展的基本培养目标。认为:舞龙体育课程可促进幼儿全方位成长,多元智力的开发以及道德修养的养成。幼儿舞龙体育课程应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体育与游戏结合以及营造体育环境氛围三个维度的教育原则,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舞龙文化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0.
包倩 《体育教学》2023,(S1):4-5
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幼儿体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为了充分发挥幼儿体育在开发智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培养社会性等作用,幼儿园要积极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一体的体育协同发展模式,从幼儿园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角度出发推进体育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全面增强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动态性与适宜性。基于此,本文将提出针对幼儿园体育与家庭、社区体育协同发展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经验总结等方法研究并归纳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提升幼儿园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分析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指出幼儿体育游戏化可以提升幼儿运动兴趣与健康水平,培养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助力构建幼儿园新型课程模式;另一方面依据幼儿园体育教学特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简要阐述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策略:设计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教学目标;重视并加强体育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建立科学完善的体育游戏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进一步推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切实提高幼儿园体育游戏和集体教学活动质量,全面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本栏目进行专题征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校体育》2021,(4):57-5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中都明确了幼儿园健康领域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同时,健康领域课程与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同步,也将更好地完成幼小衔接。因此,我们依托课题研究开展幼儿园整合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构。一、课程理念"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明确了幼儿园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活动又是每位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时期,必须要将体育活动放在教育的重要位置,明确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幼儿园时期的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抓住体育活动的形式、情境和活动内容等因素对幼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基...  相似文献   

15.
黄贵  苏永骏 《体育与科学》2012,33(4):116-1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陈鹤琴的幼儿体育教育理论进行研究。陈鹤琴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幼儿健康第一的教育主张,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融于五指活动的体育教育内容以及一切为儿童的体育教育原则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其幼儿体育教育理论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高度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挥体育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倡导教育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建立平等、合作与互动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规程》明确指出: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应增强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及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一,重视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利用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以及各种自然条件锻炼幼儿身体,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它具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陈鹤琴和蒙台梭利幼儿体育思想进行对比与分析.主要结论:二者都强调儿童在运动中的直接体验、视体育为幼儿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教育方式、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各不相同.陈鹤琴以游戏为儿童主要的教育方式,而蒙台梭利以工作为儿童主要的教育方式;陈鹤琴既肯定了儿童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性,又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以儿童的自我教育为主,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间接发挥其作用与影响.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推进幼儿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今天,应充分认识与挖掘二者幼儿体育思想所具有的多方面现实指导价值——高度重视儿童的早期体育教育,体育活动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中,体育教学活动中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师幼在体育活动中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体育师友》2018,(1):8-9
番禺区教育系统的研学后教的创新教育理念,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幼儿园中体育课如何开展,还未形成一定的优势,在对广州公开活动中,研学后教的幼儿体育思想,还未成为番禺的特色,这里从意义上分析如何在幼儿园体育课中开展,根据研学后教的理念,幼儿园体育课程的特点开展分析,如何研学?如何后教?如何在幼儿体育中贯彻?文章从幼儿方面来"研学",从幼儿与教师一起来"后教"。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7,(6):10-11
番禺区教育系统的研学后教的创新教育理念,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幼儿园,都进行的如火如荼。而幼儿园中体育课如何开展,还未形成一定的优势,在对广州公开活动中,研学后教的幼儿体育思想,还未成为番禺的特色,这里从意义上分析如何在幼儿园体育课中开展,根据研学后教的理念,幼儿园体育课程的特点开展分析,如何研学?如何后教?如何在幼儿体育中贯彻?文章从幼儿方面来"研学",从幼儿与教师一起来"后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2020,(1):53-55
长期以来,幼儿园没有体育活动大纲,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指引,对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与人类基本动作练习混淆不清,影响了幼儿身心的正常发育。2012年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规范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其中动作发展是健康领域的主要内容,动作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是其生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3~6岁又是基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南》提出了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但没有详细提出3~6岁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的具体指引,特别是针对不同年龄组的特点,发展幼儿身体的最佳动作方面有待进一步细化。为了使幼儿园更好地贯彻落实《指南》健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的要求,本刊从本期开始将基于一般练习、球类练习和区域体育器材练习等不同的实践案例,研究探讨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等,本期主要探讨平衡能力的发展,下一期将重点关注灵敏性与协调能力的发展。敬请关注。同时也欢迎广大体育教师、幼儿体育研究者共同关注、研究幼儿动作能力的发展,并积极撰稿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