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醇制烯烃是以由煤或天然气制得的甲醇为原料替代传统石油路线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工艺,有利于缓解石油紧缺局面,已经成为石化产业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甲醇制烯烃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从申请的年度分布、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发展该领域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实现DMTO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大连化物所的四代人整整干了三十多年,黑发人干成了白发人。”收获喜悦之余,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项目总负责人、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中民忍不住感慨道。  相似文献   

3.
正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其传统生产技术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我国石油资源不足,严重制约其发展。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以煤为原料制取石油类产品的煤化工技术,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煤制烯烃技术是其中最重要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是一种很重要的大宗化工产品。可用于生产甲醛、MTBE和醋酸,其他衍生物包括对苯二甲酸三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胺、防冻剂等,潜在的新用途是用作制取烯烃的原料。作为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甲醛、甲基叔丁基醚(MTBE)、醋酸、甲酸甲酯、氯甲烷、甲胺、硫酸二甲酯、丙烯酸甲酯和二甲醚等有机化工产品。虽然目前世界甲醇市场已供大于求,而且新建装置还将继续建成投产,下世纪初甲醇和液态氢将起到重要作用。另外,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也会进一步促进甲醇工业的发展,因此,甲醇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  相似文献   

5.
MTO装置将甲醇转化为低链烯烃,实现了煤制烯烃的工艺路线;ACO装置将炼油装置副产的轻烃转化为低链烯烃。两套均以生产丙烯和乙烯产品的装置进行对比了对比分析,虽然工艺不同,但仍存在不少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乙烯和丙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传统烯烃生产工艺强烈地依赖于石油资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石油产量已远不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甲醇制低碳烯烃中烯烃分离Lummus工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尾气中含乙烯摩尔分率为0.36%,脱甲烷塔是Lummus工艺中影响乙烯收率的关键,吸收剂循环丙烷量较大,能耗较高。  相似文献   

8.
乙、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两种需求量最大和用途很广的基本有机原料,被誉为现代有机合成工业之母。然而,至今获取它们主要仍是传统的轻油裂解方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竞相发展和改进这方面的生产技术。自70年代以来,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集中力量开发非石油原料制取低碳烯烃的新技术路线,以备未来作为石油原料转换的替代技术。这在我国这样一个油少、煤和天然气较多的大国已是在所必然。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方法(简称SDTO法),是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于90年代初在国际上首创的,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科…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3):224-227
经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议、审定,报中国科学院批准,1996年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共131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69项。现将公布的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简介如下:特等奖(2项)1合成气经由二甲酸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方法主要完成单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是一种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全新工艺路线,属国际首创。合成气首先在金属-沸石双功能催化剂上转化为二甲醚,二甲醚在新一代小孔SAPO-34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为乙烯、丙…  相似文献   

10.
中国蓝星大庆工业园FCC装置为了提高汽油,液化气质量,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于2003年改造为MIP,把汽油中烯烃含量控制在30%~35%(V)(荧光法),通过2006年5月使用MIP专用剂CGP-1Z和重油裂解荆CDC,使汽油辛烷值由89提高到92.7,同时掺入系统总藏量3%的增产丙烯助剂LIPA,使丙烯占原料收率由5.5%提高到8.7%以上,效益可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