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本期我们为大家选编了两篇谈读书的文章。《读书有秘诀吗》给读书茫然者指点迷津,告诉我们一些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断想》则引领朋友们进入一种读书的境界,让我们“怡然自得,超然物外”。  相似文献   

3.
“嗜好的读书”,见诸鲁迅《而已集》中的《读书杂谈》。这位大师在文中说,读书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比如单纯为升学、为就业而读书,往往很被动,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二是嗜好的读书,纯粹出于自愿,出于兴趣,是在做一件爱好的事情,这  相似文献   

4.
季羡林先生说:“如果读书也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他小学中学阶段,最爱读的是“闲书”(没有用的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小五义》《东周列国》《说岳》《说唐》等等,读得如痴如醉。“读这样的书是好是坏呢?从我叔父眼中是坏。但是,我却认为是好,至少在写作方面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反复说到张元济先生(出版家)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为人类之所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与翻译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相当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与书籍》、《读书吧》两篇文章,都是写读书。写读书的感受、读书的要旨、书籍的本质、阅读的导向,引导人们去爱书、读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读书贵在将书籍当作获取知识、精神力量和丰富感情的源泉。《读书与书籍》指出,“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月,我们观摩一位实习教师上《我的读书生活》一课。在体验反思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们谈论了各自的阅读体会:“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读书有无穷的乐趣。”“我用一句名言概括我的阅读体会:‘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虽然很苦很累,但为了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又必  相似文献   

7.
三国董遇酷爱读书,其法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魏略》这段话意思是说:冬季是一年之中空余的时候,夜晚是一日之中空余的时候,阴雨天是各个季节中空余的时候,可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读书。欧阳修《归田录》记述钱思读书的三处:“坐则谈经史,卧则谈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宋人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是项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若非全心身劳作,断不会有收益。  相似文献   

8.
年年读书日,今又读书日。但对每年的4月23上海崇明三日的“世界读书日”知道的有几,更遑论努力读书了。这绝非信口雌黄。每当读书日期间,你若问一问身边的人,对此节日的知晓度,多数人会满脸茫然地说:真的,“世界读书日”,我怎么没听说过?可见,世界性的读书节并未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初衷而走入人们的视界。读书,对一些人来说是件太奢太侈的事。有例为证。今年2月10日的《工人日报》发表刘效仁的署名文章《悲哉!读书节目全面沦陷》(以下简称《沦陷》)称,继央视《读书时间》香消玉陨后,北京电视台的《东方书苑》,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湖南电…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一文说“三味”有“三说”:一是指读书有味,书屋后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二是指“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是指“再三体会玩味”。《略评》认为一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起,失之于牵强,故不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前前后后共出现了15次“体验”这一词眼。那么,什么是体验?《教育大辞典》是这样注释的:“体验,就是亲身经历的,就是联系自身的体味。朱熹曾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又说:‘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辞海》中尚无这一词条。可见,作为教育学术语,“体验”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不过,《辞海》中收录的关于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之一“体验派”的词条中,却可以让我们比较确切地把握“体验”的含义:“强调情感重于理智”,…  相似文献   

11.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对读书读报已有一定的经验。我们使用的苏教版教材中也有相关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如《“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读书莫放“拦路虎”》等,但是,如何整合这些方法和经验,对学生读书、读报进行系统的、具体的指导呢?基于以上想法,我执教了这节阅读指导课。一、读书交流师:我们班的同学特别爱看书,有许多的小书迷。爱读书的你,最近读了什么书?能用简洁的话语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好书吗(?可以结合书的作者、出版社、主要内容等)生《:英雄恺撒》这本书主要写的是罗马英雄恺撒拯救国家的故事。鲍勃…  相似文献   

12.
纵观古今中外善于读书者,大都于方法上有过人之论述,观辑录数则试释如下:苦乐法鲁迅先生住《读书杂谈》一文中指出:“职业的读书”,由于“勉勉强强”,“很可怜”,但是”嗜好渎书”.则“如爱打牌一样”,在  相似文献   

13.
乐书     
多年以前,读过一首《四时读书乐》,现在只记得四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这是春夏的情景,也是读书的乐境。“绿满窗前草不除”一句,是形容生意盎然的自由自在的情趣。“瑶琴一  相似文献   

14.
一、综合《事事关心》、《谈读书》二文编写一个“怎样读书”的提纲;综合《关于写文章》《散文重要》二文编写一个“关于写作”的提纲。编写要求:把例子附在有关的纲要下面;原文没有例子的,自己可适当补上例子;在班级或小组里按照提纲宣讲并互相评沦。二、老舍在《散文重要》中说:“每逢老师出题叫学生作文,我便紧张地端起架子,不管老师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素以“读书大国”和“诗歌王国”著称于世。按照信息交合的创造原理 ,把古今以“读书”为主题的诗歌选辑成册 ,贯彻精选、精注、精评的原则 ,阐发其读书的诗情和诗歌的读理 ,不啻为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新课题。纵观几千年的诗集和诗话 ,着眼“读书诗”的专集和专论 ,几乎从未有过。本书所选的“读书诗”,涵盖各类诗体 :骚体 ,如鲁迅的《祭书神文》;乐府 ,如林纾的《闽中新乐府》;歌行体 ,如蒋湘南的《反行路难》;三言诗 ,如徐渭的《四时读书乐》;四言诗 ,如李贽的《焚书·读书乐并引》;五言诗 ,有五言古诗、如陶潜的《读山海经》,五言绝句…  相似文献   

16.
学会抄读     
北宋文人朱载去拜访大文豪苏东坡,很久未见主人出来。原来苏东坡正在抄《汉书》。朱载不解:“以先生之学识,还用得着抄《汉书》吗?”苏东坡答道:“我的学识还很肤浅,不读书不行呀!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像苏东坡这样的抄录读书法就是抄读,即以写代读,以写促读,二者有机结合。抄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与默读、朗读、诵读等读书方法相比,抄读并未引起同学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说:“不读书便成愚人”(《坟·写在“坟”后面》)。读什么书呢?鲁迅认为,读书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职业的读书是指学生升学、教员讲课,不翻书是不行的。“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嗜好的读书是指“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这样的读书“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感到“深厚的趣味”,往  相似文献   

18.
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宋代大学问家翁森就写过《四时读书乐》,春天是“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是“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可是,不想读书、懒得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春季不是读书天,夏季炎炎正好眠,秋日蚊虫冬日冷,收拾书箱好过年。”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境界     
古人对读书很在意,尽管读书人在社会上地位不高。但读书与读书人是两回事,看不起读书人,但看得起读书,于是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晋书·车胤》:“(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如“雪映窗纱”(《尚友录》卷四:  相似文献   

20.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由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德的《最后一课》、余心言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和孔子的《论语》(六则)组成。内容上都跟读书有关,前三课记事,反映读书生活;后一课记言,语录体,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除此而外,本单元的课文还有一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记叙文,《最后一课》是小说。两文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的角度,都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是整个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两文都写了有关读书的生活片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