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陷入应试化的误区,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学中合理运用同主题作品联读、同诗人作品联读、同题材作品联读、同写法作品联读等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大量记诵一些古诗文,学生们可以感受祖国文化的厚重与丰富,增强文化底蕴。如何使学生热爱古诗词,如何使学生在有情趣、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开展诵读并养成诵读古诗文的良好习惯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小学低年级"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准读句——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朗读,对字音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忆江南》"组诗团购式带文美读",即运用组诗带文,字、词带诗等策略,带入大量的诗文,引导学生在多形式的美读中钻研文本,增加阅读量,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体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向来注重背诵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背诵古诗词有了篇数的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做。"一名学生,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认认真真地背诵几十或几百篇诗文。这些诗文虽少,但已是自己的;而那十部诗集虽多,看过就会还给别人。"熟读"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而且还能熟悉古诗词的用字、句法、章法等形式。通过背诵,我们可以了解"诗的建筑美"。可以感悟字的凝练,句的整齐、节的匀称。通过背诵,我们可以了解律诗的区别。通过背诵,我们可以知道律诗的押韵、平仄与对仗。通过背诵,还可以为写作增加素材。  相似文献   

5.
<正>古诗词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古诗词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太大,不经必要的语言训练,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都很难读懂。更重要的原因是古诗词学习被广大师生漠视,除了阅读课文中的古诗文篇目,一般不读其他的古诗文作品。再加上古诗词课堂教学多以"读"加"记"这种单一性的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久而久之,学生疏远了古诗词。所以,文化传承与核心素养的古诗文读写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急需在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古诗词教学肩负着让学生“厚植文化之根,增强文化自信”的光荣使命。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集中编排了10首古诗词,南华诗词会团队教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将古诗词诵读融入六年级学生的生活,开展读诗、赏诗、写诗、赠诗系列活动。本文以送别组诗课例为载体,透视课堂中以主题统整联读方式,通过聚焦意象、体味意境、感悟意蕴三大策略,品悟“送别文化”。通过读写互动、师生共创,寻求诗我合一。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祁金刚 《家长》2023,(26):176-179
<正>中国古诗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深奥妙,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统编教材丰富了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并将这些诗词以组诗的形式编排在单元中,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古诗词组诗教学存在知识碎片化、方法固定化、过程模式化、评价狭义化等教学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和感悟。如何通过适切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教师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低年级古诗文短小精悍,充满丰富的想象,童趣盎然,很受学生喜爱。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古诗文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思想教育,还对学生进行了艺术情感的熏陶。但是古诗词距今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唯有"读"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如何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是一笔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因其特殊的体裁,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一、古诗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与具体方法(一)读诗文1.自读诗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初读诗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为学习诗词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绚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优秀艺术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为我们提供了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中国古典诗歌自古以来就具有"诗情合一"的特点,将语言、意境与思想情感统一结合起来。正是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不仅孕育着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传统文化,而且又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教育功能。本文从"以读为主,积累语言;融情于景,品味诗意;创设条件,营造气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可以作为典型的范文,培养职校高职学生"阅读理解诗文"的能力。分析一篇诗文阅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掌握文章中的字词;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理解的文章主旨。通过把握词牌、词题、词眼等分析意象,联系写作时代背景,探究用典等多方面逐层深入感悟古诗词的深刻意韵。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第二学段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现想象,领悟诗文大意。"小学第三学段要"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通过总结当前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提高方法。经过多年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的情景切入法、内容讲解法、以画品诗法、课堂表演法和模拟创作法,目的在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给阅读教学赋以"对话"的属性,突出了阅读是一种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动态进程,凸显了在阅读教学中思考、探究和交流的重要性。那古诗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这种多维的对话呢?一、猜读——鼓励和引导学生与古诗对话所谓猜读,指的是在初读古诗时不让学生去研究文字的解释、诗句的今译,而是直接揣摩、猜测诗文的大意、诗人的情感等与诗文理解有关的因素。语文教材选用的古诗词大都浅显易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口语大量入诗,其词汇大都与当代汉语词汇并无二致)。虽然小学生知识积累较少、阅历较浅,但是对浅近的古诗,在对作品进行整体感悟  相似文献   

14.
听青年教师执教古诗词,鲜活的课例带给笔者思考: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至少需要经历五个层面的诵读、体悟过程。一读,解题正音,诗文要读得字正腔圆这一层面的读首先要解决生字、多音字、汉字古音等的发音问题,要给学生三分钟以上时间自主练读。在此基础上,要结合诗文意境大体解题,引领学生初步把握诗文基调。看似简单的诗题理解却需综合素养的支撑,对小学生来说,要启动知识储备,建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学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目,接触和积累这些传统诗词,不仅能让学生对古代诗文有初步的了解和感知,而且能充分感受到古代诗文形神俱美的艺术品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仍以解诗、读诗、背诗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模式,花大量时间用于读通读顺、肢解分析,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学共性是指多数教师所共同具备的概括化了的教学倾向。它是教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注重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作品审美情趣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尤其是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古诗词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的关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鉴于此,笔者结合平时古诗词教学实践,初步归纳“以读促赏”的古诗词学习方法:诵读、解读、赏读,在“读”中解,在“读”中赏。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常常读背古诗词对于提高学生的古文的语感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注明了小学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并在附录中列出《优秀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国家对学生的古诗词素养的要求也有一定的提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教授课本上出现的有限的古诗词篇目,更应该注意在平时引导学生积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形成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和习惯。一、创设诗词情境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古诗词有限,篇目只能由教师根据  相似文献   

18.
读是语文教学的亮点,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古诗,让学生按着"通读——诵读——品读"的层次,去多读多悟,吸收内化,以实现高效而有意义的诗文学习,这样定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古诗词学习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准确进行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促进学生思维与审美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传承与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三学四读"的古诗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轻负高质"地学习古诗词,体会诗词蕴含的情感,领悟写作方法,积累诗词语言。  相似文献   

20.
顾成欢 《考试周刊》2023,(39):40-43
“读思达”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积极成果。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面临阅读难、理解难、思考难、分析难等实际问题,应用“读思达”的方式可以基于阅读、思考与表达,逐步解决学生古诗词学习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开展古诗词学习提供教学思路和手段。“读思达”理念可以提升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合理地表达,能用恰当的方式展示出古诗词的情感和文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