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朗读是重中之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何种读法最适宜?如何读学生才能感兴趣呢?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方法有很多种,如范读、引读、齐读等,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要找准朗读教学的引爆点,要让学生在读中有体验,在读中有升华。一、兴趣为点,用范读引爆激情不同的教材内容,可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作为导入。教学时,当需要激情引趣时,教师可采用范读的形式,进行指导示范。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精彩的范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审视平时的范读教学,忽视学生的自主体验、个性感悟的现象时常出现,学生在朗读时往往被老师的范读无形地束缚着。教师的范读也可能带来以下几个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对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主题、内容、情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的教学实践都能充分证明这一教学方法的良好效果,所以语文教师要对课堂范读加强研究、理解与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朱延香 《考试周刊》2014,(30):34-34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打造多彩灵动的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真的课堂,以及呼唤个性张扬的语文课堂。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语文教师的范读。教师怎样恰当运用范读呢?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阐述看法,和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的标准是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地朗读是需要教师引导的。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一、教师范读,营造文本"感情"的氛围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  相似文献   

6.
范读是教师从教材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表达出作者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但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范读并不重视;有的碰到需范读时不范读,叫学生做做示范,有的就依靠录音机。虽然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但我认为,教师范读有着其更大的优势。它不但不应由其他范读形式取而代之,相反还需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7.
孙彦芹 《辅导员》2013,(15):22-23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既要注重内容,又要讲求形式。教学艺术,简而言之,是教师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艺术应该讲究本色。落实到教师第一线,该怎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8.
王海 《甘肃教育》2020,(2):99-99
朗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师最显功底和才情的事儿。但是当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误区,亟需指出并纠正。一、用媒体范读代替了教师的范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涌入课堂,教师的范读逐渐被"机读"代替,教师觉得自己读得没有专业人士好,羞于当面范读,又懒得去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于是干脆用多媒体代劳,这种现象已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9.
一、朗读目标明确而有层次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目标是有层次性的,因此我认真制订每一课时的朗读目标。如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就在课堂教学的指导中要求学生先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并且训练词语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做相应的停顿,碰到难读或较长的句子单独列出来,由教师范读、学生领读等形式进行强化,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朗读时的"坏毛病"。第二课时,我将目标定  相似文献   

10.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11.
“范读”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几乎都是听老师“范读”长大的。要是说教师的范读影响了我们大家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在新课改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语文教师的范读,我们觉得将范读,尤其是将教师的“范读”前置确实弊端多多。教师范读似乎总留有对学生不放心的“教师主体”的影子。教师范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范读里所流露出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其他角度的理解;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因而,要改变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位置,应将教师的“范读”放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之后。这时,教师的范读就变成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参照:朗读的参照,理解的参照。  相似文献   

12.
孙彦芹 《辅导员》2013,(10):22-23
<正>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既要注重内容,又要讲求形式。教学艺术,简而言之,是教师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艺术应该讲究本色。落实到教师第一线,该怎么体现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很少范读。其实,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解读,把握文本的情感,并通过对朗读技巧的处理,使自己的范读有"形"、有"味"、有"神",为学生朗读水平的提升助上一臂之力,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靳晓宁 《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30-231,182
教师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和技巧,有助于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中,走进作者的心灵,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抓住范读的时机,注重并指导个性化朗读,帮助朗读技巧的提高,真正发挥范读的作用,最终达成其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樊亮 《语文天地》2012,(22):53-54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教师的范读费时费力,于是把范读的舞台让给了多媒体或学生,甚至直接舍去。语文教师应该重拾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独特作用。教师为何弃范读而不用呢?  相似文献   

16.
范读是指语文课上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好的范读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是美的享受与薰陶。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绘声绘色地范读,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语文教学,一般要求教师范读课文。范读,即示范性的朗读。它是学生在课堂上第一次真正接触课文,感知课文。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等原因,被编排入册的课文大多浅显易懂、颇具童趣。但学生的想象等各方面能力还尚未达到能抽象概念直接转换为直观形象的水平,从而制约了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感知课文的质量呢?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范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感知课文的深浅,因此必须针对他们的感知特点提高教师范读课文的质量。 首先,人的感知依赖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低年级儿童掌握的知识经验非常有限,感知的理解性差,容易引起错觉。这些原因使得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受到制约。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必须做到:正确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添字漏字、准确地朗读;注意停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小学各科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不熟、存在流于形式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电教常识,滥用电教媒体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管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不加选择地使用电教手段,最突出的现象是用录音代替范读,用录像代替讲解,用投影代替板书。用放录音的形式来范读课文,这种现象常见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本来有不错的朗读技巧,语言流利准确,声情并茂,绘…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范读,教师范读、专家配乐范读、学生范读,都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触动。对于范读投放时机的选择,教师需要做出深入的探究,课堂导入、经典文段学习、重点突破、对比鉴赏等环节,都属于范读投放的最佳时机。教师要给出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范读聆听中产生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失败的语文课堂,学生读不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因此,低年级闲读教学中必须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范读.想象表演读等形式进行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