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世界魅力永存的秘密潜藏在种子之中。当人类朦胧地意识到种子的作用时,原始农业诞生了。我们的祖先曾虔诚地崇拜种子,每逢收获时节,他们便放歌起舞,歌颂不可知的神明把一粒种子变成千百颗果实,给人们带来饱暖和欢颜,给大地带来葱绿和丰收。为了获得优良的种子,收获更多的粮食,几千年过去了,一代代育种工作者倾毕生精力,前赴后继,终于实现了那古老而美好的愿望:愿种子带给人们更加富足的生活。 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史上,最令国人自豪、最使世人瞩目的当推杂交水稻研究,育种。从6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和艰苦探索,终于梦想成真,创造了水稻育种史上的奇  相似文献   

2.
水稻分子模块设计研究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有8 000年以上的禾谷类作物栽培历史,相关的育种知识对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我国作为发起国之一,参与了"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相继完成了粳稻第4号染色体的测序和籼稻"93-11"基因组精细图谱,并在科技部"973"项目水稻功能基因组的支持下,水稻重要农艺性状解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以水稻为抓手,通过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复杂性状的分子模块解析,探索建立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以带动小麦、大豆、鱼类等动植物复杂性状的解析和设计育种技术发展。经过近5年努力,建立了水稻种质资源库和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分子模块,在水稻高产优质协同改良、感受与抵御低温、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平衡、氮高效利用、高产性状杂种优势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得到实验验证。相关成果入选2015年和2017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6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入选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发挥了中国科学院在水稻等作物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呼吁:"打破科学割据的旧习,作一种彻底联合的努力!"随着科技与经济、社会、军事、教育、文化等领域交叉渗透越来越密切,一个跨学科和交叉科学发展的潮流正在兴起,打破学科割据的旧习,作一种彻底联合的努力已提到新世纪议事日程.从一粒种子的育种到三峡工程,从科技管理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无不是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那么,如何实现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和彻底联合呢?这就是一个新兴领域--跨学科学(即交叉科学研究)所探讨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科苑 《今日科苑》2014,(10):42-42
初见谢华安院士的人,都会惊诧于他那"比农民还黑"的脸庞。这位讲话带有浓重乡音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培育出"明恢63",改变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长期从国外引进恢复系的局面;选育出"汕优63",在中国杂交水稻危难之际力挽狂澜;推广再生稻技术,让一季水稻种出两季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稻米镉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今,专家找到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新途径。"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了这项重大成果。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团队率先成功培育出低镉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6.
分子设计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遗传改良是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推动力,但其潜力的发挥受到了常规育种技术的严重制约。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基于功能基因组学知识和技术的分子设计育种是克服常规育种技术瓶颈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水稻结构和功能基因组研究已获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分子育种领域的最新进展,中科院拟系统开展水稻和小麦品种分子设计研究,建立和完善多基因组装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传统遗传改良向品种分子设计的跨越,培育出具有高产、优质、高效、抗病虫、耐逆和稳产性状的水稻和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稻育种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与消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杂交稻种植面积2.2亿亩,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左右。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也使得我国杂交稻育种研发在全球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研究如何建立高效运转的水稻育种创新体系,保持我国水稻育种创新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对于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健康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现代科技创新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因此,本文力图从分析我国水稻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出发,阐明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水稻育种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水稻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速水稻育种创新和转化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的发展,突破性地使水稻育秧环境由"水"到"旱",而且省工、省时、省肥、省种、省秧田,"旱"育出的秧苗特点矮壮、墩实,素质明显优于水育秧。本文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移栽及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地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日前,有多家种业上市公司纷纷公告,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的牵头下,国内1 2家种业龙头企业拟联手打造"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以保持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隆平高科披露,公司日前与神农大丰、丰乐种业、荃银高科三家上市公司以及中种集团、湖北种业、金色农华等其他8家非上市公司签署了关于共同组建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的框架协议,各方将共同投资3亿元.其中,隆平高科的出资比例最高,为育种平台的大股东,股权占比为43%,神农大丰、丰乐种业、荃银高科的股权占比分别为20%、15%与3%.  相似文献   

11.
选种的“能手”种庄稼,有了好的种子,再配上其它农艺措施,就有可能获得高产。但是,怎样鉴定种子的好坏呢?一种办法是称称一千粒种子的重量,得到所谓千粒重,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千粒重大的,一般都是饱满充实的好种子。称重量好办;数种子得一粒一粒地去数,很费事。此外,要知道种下去的种子百分之几能发芽,就要事前小量试种,测定发芽率。这也得数种子粒数。如果采用一种称为种子计数器的电子仪器(图1),那么种子计数这桩麻烦事就变得轻而易举了。我们把种子放在落料器中,  相似文献   

12.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水稻为主,小麦、鲤等为辅,利用野生种、农家品种和主栽(养)优良品种等种质资源,综合运用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分子模块,揭示水稻复杂性状全基因组编码规律,发展多模块非线性耦合理论和"全基因组导航"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优化多模块组装的品种设计的最佳策略,建立从"分子模块"到"设计型品种"的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创新体系,为实现全基因组水平多模块优化组装、培育新一代超级品种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该专项的背景、总体目标、研究内容、进展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1999年董保柱研究员在田间观察研究德宏的优质软米品种资源时,首次发现了优质软米多小穗水稻育种新材料。通过连续14年的艰难育种研究,现已选育出一批多小穗优质软米新水稻,突出特征是:每个小穗可结2—5粒谷子,比中国目前种植的稻谷每个小穗仅结1粒谷子多结1—4粒谷子,每穗粒数可达200—300粒,比目前中国种植的稻谷每穗粒数100—200  相似文献   

14.
播种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久前完美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在我的心田播下了几粒种子……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不久前完美落幕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在我的心田播下了几粒种子…… 那一缕"微火",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两个多小时的开幕式亮点频出,这些亮点无一不是创新的种子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15.
王敏  贺潇 《今日科苑》2012,(14):46-48
"神九飞船搭载了我们的玉米、辣椒、茄子、番茄、刀豆等种子,这些种子随神九返回舱一起回来。"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负责人、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包文生说。这些种子的太空之旅是怎样的?太空种子如何成为太空蔬菜?太空蔬菜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对太空种子和太空蔬菜有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水、肥料、土壤、种子对粮食都有极大的影响,其中种子的优劣更是一个关键因素.多年来,科学家采用传统的"杂交"良种研究法,诚然,杂交产生的良种对提高粮食产量起过很大的作用,例如杂交水稻良种推广后可大面积增产,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但是培育的杂交品种往往只有一代或者几代具有优势.因此,杂交制种需要专门的"制种田",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冯云 《百科知识》2015,(2):14-16
<正>人们对转基因产生的争议之一是,转基因与常规育种是否一致或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会不会引起安全问题。对此,有必要弄清转基因与常规育种的异同。大体而言,转基因与常规育种都是人为的行为,是人类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的作物而对种子进行的人工培育,这是最大的相同点。但是,转基因与常规育种却有较大的不同,最大  相似文献   

18.
永无止境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袁隆平认为,杂交水稻研究方兴未艾,当前仍处初级阶段,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仅从他所提出的从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再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这一战略目标来看,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达到的,而是要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攀登。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将常规育种方法与分子育种技术结合起来,使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登  相似文献   

19.
小麦基因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受限于普通小麦庞大且复杂的基因组,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发展远落后于水稻和玉米。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破译小麦基因组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此外通过多年攻坚,利用"模块耦合育种"的理论已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文章着重对这些重大成果和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13):112-113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