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向陈冲问这个问题时,她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我想作为演员,她美的时候太多了:《小花》里的纯真,《末代皇帝》里的娇柔,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华贵,守着两个女儿时的满足……  相似文献   

2.
弄巧成拙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我和孙嘉蔚学完奥数回到教室……"我们搞个恶作剧好不好?"我兴致勃勃地问他。"好啊!"孙嘉蔚想了想,"我去看看沈浩的课桌里有什么好玩的?"说时迟那时快,她已经锁定了目标——沈浩课桌里的几袋《科学》材料。我们说干就干。把那几袋材料放到了他后  相似文献   

3.
我的愿望     
我的愿望有很多、很多…… 我想像《真假公主》里的真公主一样,有一只可爱的猫.也叫莎林芬娜。我要给她洗澡.让她陪我玩耍、睡觉……每天我一回到家,她就会奔向我,扑进我的怀抱。我弹琴的时候,她就乖乖地趴在钢琴上听我弹奏。  相似文献   

4.
胡潇 《初中生》2012,(5):65
正在万念俱灰的一刹那间,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你不会死的。"我真的记不得看过多少次《夏洛特的网》了,可是,每当我听到这黑暗中的坚定声音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发生在猪圈里的)伟大的一瞬间,夏洛特答应威尔伯,她一定会想办  相似文献   

5.
梁凌 《高中生》2013,(13):18
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他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大部分书的结局都是,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成了名人等,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老人  相似文献   

6.
她他     
<正>她是烛光里的妈妈,他是晨光里的爸爸。一四岁,她陪我去白鸽广场喂鸽子,三次。六岁,学会了第一首英文歌《take me to you heart》,献宝般地大声唱给她听。她微带笑意,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我觉得无趣,没唱完就走了。这一年,白鸽广场被改成了楼盘。八岁,学电子琴。会了几首名曲,煞有其事地让她"点曲"。她想了想,说《烛光里的妈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首歌,悻悻然走了。这一年,那首英文歌忘得差不多了。十岁,学长笛。庆生致词时,我  相似文献   

7.
女儿临睡前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她说:"大部分书的结局都是,谁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谁成了名人,或者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就是受了  相似文献   

8.
献给青春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我蜷缩在被子里,透过一台破旧的老式笔记本电脑,看见这段话出现在压抑的墨绿色的屏幕上,那年我十五岁,和Queen一起看的《重庆森林》。她的思维常常跟不上时间的迅速,只好在对话窗口里一个劲儿地发问,她说她不明白。昨夜我又看了遍《重庆森林》,依旧缩在被窝里,依旧在属于自己  相似文献   

9.
父母的难处     
正2月8日晴在思品课上,我们学习了《父母的难处》这篇文章,老师叫我们调查身边父母的难处。这天,我来到妹妹家采访她的妈妈。我从冰箱里拿出一根胡萝卜,走到阿姨身边问道:"请问,在家里,你有什么困难吗?"阿姨想了想,说:"我女儿吃饭挑食,个子长不高,因此,总是坐在第一排;她不爱学习,爱看电视,忙着看《家有儿女》《赛尔号》《摩尔庄园》……看了之后才做作业,每天都要做到很晚。第二天又起不来,因为迟到,被老师经常批评,我担心她学习不好。唉!……"我边听边记,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0.
一日,翻阅《于丹〈论语〉心得》,《序言》中这样一句"……孔子只有温度……"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想:用"温度"来形容一个教师,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思绪转接到一个小故事: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一年级的时候,身体里竟长了个肿瘤。三个月的化疗,把她满头秀发全"化"掉了,一个亮亮的脑袋对于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是多么残酷。  相似文献   

11.
女儿将睡时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去一条大鱼,发财了吧?"她"切"了一声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真是看书越多越迷糊!"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大部分书的结尾都是说,谁谁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谁谁成了名人,或者公主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而《老人与海》的结局恰恰是:老人一无所有,他总说自己被  相似文献   

12.
爸爸妈妈离婚的时候我五岁。他们为了争房子打了半年官司,最后房子归了爸爸,我也归了爸爸。妈妈离婚后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住。她恨爸爸,因为爸爸与别的女人好。我特别想妈妈,爸爸妈妈没离婚的时候我天天晚上都跟妈妈睡。妈妈走了,爸爸经常出车到半夜才回来,我一个人呆在空空的房子里,脑海里全是妖魔鬼怪的影子。怕得厉害的时候我就给妈妈打电话,要她来陪我。妈妈不肯回来,也不肯把我接走。她说她不能便宜了爸爸。但她在电话中安慰我,给我讲故事,教我唱歌。我记得最牢的一首歌就是妈妈在电话里教我唱的《小松树快长大》。跟着妈妈一起唱:“小…  相似文献   

13.
"太阳出来的时候,把所有孤单统统晾干,我想你会忘了我的好……"陶晓宁的手机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存了这首歌。每次听时陶晓宁都有想哭的冲动。陶晓宁知道,自己这是在想米可了。米可是个狠心的姑娘。她说她去了白玉镇,一定会来电话,常常来电话,或者写信。可是,米可一次也没打来电  相似文献   

14.
刘墉 《课外阅读》2012,(3):30-32
当白雪公主吃毒苹果的时候,她的爸爸在哪里?当灰姑娘被欺侮的时候,她的爸爸在哪里?陪女儿看迪斯尼的卡通《狮子王》。"真高兴,终于在迪斯尼的卡通里出现爸爸了。"走出影院,我兴奋地说。"不对!不对!迪斯尼卡通里都有爸爸,只是没有妈妈。"小女儿立刻叫了起来。  相似文献   

15.
<正>小时候老师经常问:"长大后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当时的标准答案是警察、医生、科学家等。我最初的回答是:"和尚。"和尚在我幼小心灵里的形象实在太高大了,主要是因为电影《少林寺》。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偷偷去电影院反复看《少林寺》,动作和台词我都记得很清楚。还有一首歌曲更加坚定了我对和尚的崇拜,因为第一句歌词就是:"和尚只在我梦萦。"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唱的不是"和尚",是"河山"。所以,我的第一个爱好是武术。那时候有一本杂志叫《武  相似文献   

16.
正亲爱的老程:想了无数个版本的开头,最后还是决定坦然告诉你,写信给你,是因为我很想你。起因是上周回家乡,我一个人去看了梁静茹的演唱会,大概开场一个小时后,她唱到了那首当年我们最喜欢的《会呼吸的痛》。旋律一响起,我就激动地挥舞荧光棒跟着哼,唱副歌的时候情绪暗暗上涌,直到唱到最后那一句:"你回来就好了,能重来就好了。"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滑到椅子上,在一片荧光海中号啕大哭。这两年来,我在微信搜索里搜过你的手机号至  相似文献   

17.
<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搜索某个适合她的形容词,可每每无果作罢。直到我看到楼下一小孩坐在摇摇车上伴着美妙的音乐欢快地摆动,"抬头对着天空数星星,在路灯下追逐自己的身影;我是一只飞舞的小精灵,在春天的花丛里飞来飞去……"彼时,我想,她就是一只小精灵,一只不一样的小精灵。她平时博览群书,"四大名著"却独爱《水浒传》;她一直笔耕不辍,却立志长大要当一  相似文献   

18.
我下岗了。但我会画画,恰好广告公司高薪招聘一名会设计的美工,于是我参加了考试。应考者众多。两轮淘汰后,能有幸参加面试的只有两个,除了我,就是她——一个中年女子。面试开始时,主考官让她先说,她就说了声“谢谢”,然后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让两个学生各画一幅画,主题是《母爱》。第一个学生想了想,画了一幅宁静的夜色图:蓝天、月牙儿、星星,月光下的妈妈正晃着摇篮——弯弯的摇篮也像个月牙儿,摇篮里睡着她的孩子。第二个学生想了想,先画了汹涌的海浪、陡峭的悬崖和狂暴的骤雨,然后在悬崖上画了一只鸟妈妈——她一边…  相似文献   

19.
我是《少年科学》的新读者,拿到 2008 年第 1 期杂志的时候,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用一小时看完了整本书。"模型梦工厂"栏目介绍的卡通鼠很有趣。另外,我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可不可以在"你我双通道"栏目里,  相似文献   

20.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电视剧《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偷吃长生果的情节,我想我要是也能吃到美味的长生果该多好啊!那天,妈妈买来了一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我好奇地问:"这叫什么啊?"妈妈回答说:"长生果。"我忽然想起了《西游记》里那个关于长生果的故事,我高兴得大叫起来:"太棒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