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能力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对经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优化设置也更为关注。作为经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就当前高职经管专业《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一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师范教育的新趋势是把学术标准与教育专业训练作为师资培训的两个重点.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整个课程设置内在关联性强,重视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并重,选修科目旨在使学生对学术、专业领域或通识教育有更深的理解及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美国与中国香港地区美术教师教育课程体现了师范教育的开放性,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课程门类多,注重前沿学科,并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紧密衔接;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和资讯科技的培训,重视教学见习、实习.对照美国与香港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我国大陆地区高师美术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通识课程设置有待拓宽;学科课程设置缺少内在关联与整合;教育课程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而,美国、香港的师范教育在通识课程、学科课程与教育类课程方面对我们提供了多重启示.而我们的课程改革长时间徘徊不前,高师美术教育中的"美院思维"实为一大"魔障".  相似文献   

3.
立足昆明理工大学理工科背景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以主干基础课程"专业硕士综合英语"为例,介绍了我校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实践。本文从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课程评估四个方面讨论如何通过英语课程设置在教学中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该类研究生运用语言进行国际学术和专业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中,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实现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一直是困扰高职教师的一个难题。当前,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应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授课教师的职业经历及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手段等四个方面来实现高职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的三个根本任务,如何做到系统的理论培养和系统的动手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注意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三个任务"和"两个系统",必须从专业和课程两个层面共同解决.专业层面要科学设置课程,保证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课程层面要做到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教育功能.与专业艺术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专业艺术教育相比、公共艺术教育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理工科类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尤其值得关注.文章以上海九所理工科类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据,从管理机制、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的共识.但目前的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了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理工科专业具有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专业内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对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独立学院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课程建设研究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经济管理专业英语》通过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经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在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管专业英语教程,采用自编课程教材和多元化的团队授课模式,帮助学生以英文为媒介,了解和熟悉经济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经管专业英语词汇,并提高学生在专业岗位上应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关于经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信息系统是经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经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加强教学过程评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经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秘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还不够规范,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难以摆脱母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响、体现不出自身特色等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秘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要兼顾"文秘"和"教育",区别本科与专科,注重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逐步规范课程内容,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和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以动态和发展的原则设置课程,始终保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向普及化教育转变,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的转变与发展对我国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化学课程是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文章通过对国外大学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理念的分析,结合国内高校化学课程教学发展现状,提出国内高校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51):167-168
随着"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模式需要转变,CDIQ教育模式通过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锻炼学生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的能力。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如何把CDIO教育理念贯彻实施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论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更是高等院校改革的焦点所在.为此,必须进行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三个方面的渗透与融合,加快人文社会科学在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建立人文教育体系、促进文理渗透,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意义.理工科院校近几年在人文教育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设置、培养计划、教学要求、课程比例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工科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既为理工类专业后继课程提供基本的数学工具,又有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重新构建了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其课程设置带有鲜明的能力培养特色。一、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以机电一体化专门化课程设置为例,如表1所示。表1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 专业课程设置模块化根据机械类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发展层次,以基本…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与工作岗位零距离的学生,在这一要求下,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是成为高职经管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面对高职经管专业实践课程现阶段面临的困境,有必要试点"岗证训一体化"的经管专业实训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一致。并且各个经管专业根据自身不同的专业特性,以及与市场对接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实训模式。按照"岗证训合一"的目标要求,搭建"校内实训、第二课堂、企业实践"三个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课程目标呈现实用化取向,多方参与课程的发展与改善,课程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课程体系呈现出专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能力进阶循序渐进,安排通识教育相关的课程多样化等特征.同时,开设跨专业领域特色学程和"最后一哩学程"以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能胜任实际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职业能力为宗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合理定位,课程设置如何满足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关系到高职商务英语的改革和发展.该文总结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商务英语"理念,探讨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和目标两大问题,以期促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人教育:理工科大学课程开发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很多理工科大学针对学生整体素质欠缺的问题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但课程设置中依然较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缺少全人类与生态的视角,使得理工科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个性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仍然不够完善。文章试图从全人教育的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澄清全人教育的历史渊源、当代全人教育的目标,分析当前全人教育理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理工科教育的课程问题提出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理工科课程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20.
《课程.教材.教法》2017,(4):113-118
"卓越小学教师"在培养目标上有其自身的内在素养结构要求;适宜采取"分向发展、综合培养"的培养模式;为实现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需注意协调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知识技能课程和专业情意课程、职前课程与职后课程的关系,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