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知识》2012,(7):8
2012年6月28日,西安报业传媒集团与腾讯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网将与腾讯网旗下的大秦网、大秦社区、腾讯微博及微信平台形成相互依托、取长补短的良性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优质新闻的挖掘力度,更好地引领舆论,凝心聚力,为区域发展尽到媒体本分。当日下午,西安日报社社长郝小奇和腾讯网副总编辑王娟代表双方媒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郝小奇社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双方合作无疑是一个跨平台、多渠道的强强联手,对双方都是一次机遇,这必将吸引更多层面的读者和  相似文献   

2.
舒展  余凯 《新闻前哨》2011,(4):25-28
2008年5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过与腾讯公司的沟通和谈判,最终双方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腾讯·大楚网。2008年7月22日,腾讯·大楚网正式上线.时至今日,走过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丁颖 《声屏世界》2016,(1):183-184
2015年12月21日,CSM媒介研究与欢网科技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共同开展智能电视大数据在电视收视领域的研究,携手推动和建立智能电视收视大数据的标准化应用,同时开展智能电视多维数据的研究应用。对于双方的战略合作,CSM媒介研究董事长唐世鼎先生指出,本次合作集结了CSM在收视率调查领域的权威性资源和欢网在智能电视大数据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2014年,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受到极大关注.2014年6月,数据新闻《青岛中石化管道爆炸》获得亚洲出版业协会(SOPA)的卓越新闻奖,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程序员获得新闻奖.2014年11月,财新网可视化数据新闻《周永康的人与财》获得腾讯传媒大奖首度设立的“年度数据新闻”奖.财新传媒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也成为国内唯一获得数据新闻奖项的可视化团队. 那么,可视化是未来大数据发展的热点吗?如何构建数据新闻团队?为什么HTML5与数据新闻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2012年美国政府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洞悉大数据组合中的知识与财富。之后,“大数据”成为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词,2013年被认为是“大数据元年”。①201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突破1000亿元,百度、阿里、腾讯占据主体,其中DSP(需求方平台)广告达到15.3亿元,②这种基于大数据进行实时竞价与匹配的广告正在成为未来传媒盈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智能化新闻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新技术的运用必将带来新的伦理风险,包括“赛博格”危机、新闻叙事“悖论”、监管风险“黑箱”等。这些风险的背后是一种“技术拜物教”,即对大数据与算法等智能技术的大量运用、崇拜追捧与代码狂欢。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9,(5):7-7
本刊讯:腾讯天津研发与数据存储中心选址滨海新区并将于2010年底正式落户。此举将使天津成为继深圳总部、北京媒体中心、上海广告产品研发中心、成都客服中心之后,腾讯在全国重点布局的第五大城市。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5,(2):172
数据技术产品2014的互动营销圈,"程序化购买"与"大数据"成为最大的热议话题。百度阿里、腾讯、谷歌、360等流量大盘的效果数据导向的广告营销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接近70%。中国互联网广告营销市场开始"数据化"、"大数据化"。数据营销也将在2015互动营销领域,继续发光发热。2015年1月16日,由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举办的"iworld互动营销世界*数据星  相似文献   

9.
朱迅壵 《视听界》2010,(6):11-11
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腾讯QQ软件。由此不仅标志着腾讯QQ和360之争进入决战阶段,更带来一场互联网地震。如果说双方之前的争斗至多停留在一种舆论的斗争中,那么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个人生活,因为腾讯实际上是逼迫用户在腾讯与360之间进行二选一,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如何取舍显然是很头疼。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智能分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新希望,也是科技信息机构在服务转型的压力下所面临的新机遇。应用大数据智能分析,企业可以从海量多样的数据中,深入挖掘并呈现满足创新需求的各种关联信息,获得洞悉,并做出更为准确的创新决策。文章面向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讨论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机制,并以大数据类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中心,介绍它们不同的处理技术。由于计算机处理结构化数据的简易性和精准性,文章将数据的结构化处理技术作为主要的议题进行讨论,介绍实用的标准技术DITA。最后,以作者研发项目为例,介绍与大数据分析有关的工作及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对传统媒体的经营管理方式构成了巨大冲击.媒体经营管理需要在新闻生产、受众调查、效果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以应对“大数据”的挑战.本文通过对Facebook、腾讯、淘宝三家网络媒体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得出有了大数据,媒体经营管理者可以将一切量化,从而对组织业务尽在掌握,进而提升决策质量和业绩表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描述我们的时代,是很多理论家尝试做的事情。腾讯传媒研究院主编的《众媒时代——文字、图像与声音的新世界秩序》一书,以媒介变迁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当下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众媒时代。该书论述基于众多大数据实例,深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3.
雨松 《传媒》2013,(6):16-17
就目前微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微博市场前景仍很乐观。微博依然是社交媒体中最成功的开放关系链产品模式,开放关系链对于信息传播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作为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OMG)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作为集用户、大数据和名人的活跃平台,腾讯微博拥有深厚的平台实力与得天独厚的资源,力争通过精品战略来挖掘微博的独特价值,构建良好的微博生态环境,以不断地创新来改变用户的生活。目前腾讯微博已与腾讯内部超过16个产品打通,特别是与IM(如QQ)、SNS平台(如微  相似文献   

14.
《青年记者》2016,(30):3-3
西北地区报业传媒品牌联盟峰会举行 9月20日至21日,鄂尔多斯日报社承办的西北地区报业传媒品牌联盟峰会举行,旨在联合西北地区报业传媒广告公司建立跨地域联动合作机制,搭建共享平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广东省大数据管理局合作 9月28日,广东省大数据管理局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签订促进大数据发展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深化大数据领域产业研究、加强大数据领域宣传、举办大数据论坛活动以及促进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4月21-23日,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联合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文学院、古籍所、信息管理学院,以及新闻出版署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实验室等单位举办的“数智时代的古籍活化与利用”高端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出版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本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6.
希迪与赛天使联手开发彩色排版系统深圳希迪智能机器有限公司与赛天使亚太(香港)有限公司于1995年3月30日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行了“赛天使中国总代理签字仪式”。深圳希迪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是外经贸部中国对外贸易开发总公司下属的一家从事高新技术的企业,主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腾讯游戏进行平台历史研究,搭建理解我国平台基础设施化过程的时空坐标。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的平台巨头不同,自营游戏是近十年来腾讯平台基础设施化的主要动力之一,在连接能力、IP积累和云技术孵化等维度将腾讯塑造为技术联通与数字文化生产的基础设施。但这也让腾讯的基础设施化模式呈现出高度内眷的特征,因而塑造了鲜明的地缘鸿沟:当平台试图跨越地缘,腾讯在游戏产业的出海动力、布局结构与话语符号的背后,呈现出对国内游戏市场收入、技术与生态的高度依赖。这让腾讯的基础设施化并非真正依托于社交、数据的海外扎根,而仍是从国内出发,以面向国内市场为旨归。在这样的背景下,“内眷生长”虽是平台游戏发展的联结动力,却也是平台地缘拓展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大数据的特征与发展前景,结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际情况,重点探讨大数据给图书馆带来了哪些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构想,包括可以帮助图书馆用户分析、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建立网络化信息资源智能组合方式、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及智能辅助决策等,建立各类知识服务及业务建设的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智能语音、大数据是当今备受关注的新科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席卷全球.AI技术引入传媒行业,为新闻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视野,也对新闻记者的传统工作方式形成冲击.世界上的一些大公司,如Facebook、苹果、谷歌、微软、腾讯、百度等都在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开发.本文对AI新闻在发展变革中对新闻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的新闻业态和加强对新闻的细分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了其造成假新闻增加、算法饱受诟病、从业人员存在技术鸿沟对AI新闻发展的制约.应当合理运用数据、推进算法的透明,还要重视记者编辑的介入.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大数据走向实践,有的专家称之为"大数据元年"。在大数据时代下,微信是当今移动互联网的新宠,用户数量(包括海外用户)已经超过6亿。而微信的公众平台则是腾讯在2012年适时在微信中推出的自媒体开放平台,一经推出受到热捧。本文将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历程看其的发展机遇以及将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