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儿童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乐学而设计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儿童气息的课堂.我们要让儿童"热爱"道德与法治课,让儿童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热情"不断升温.打造有"热"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抓"童"特点,有效导入;寻"童"生活,深入细节;重"童"体...  相似文献   

2.
自2016年教育部发文将中小学"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后,新版教材编写更具特色,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增设了"探究与分享"模块。笔者就该模块的形式与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爱在家人间"(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着独特的学科魅力。要让学生尽情领略学科美景,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做一名推窗之人。一名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妥善处理好学科"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能左手理性,右手感性,彰显心中自信;能让人倍感温暖而又获取力量。我是多么希望成为这样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呀!一、左手理性:千秋胜负在于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讲理的课。有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内容,注重对"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进行理性价值观培育。课程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已经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落实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必须确立学生的课程主体、课程本体地位。人在课中央,是一种生动的课程关照,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回归"人"本位,回归"学"本位。人在课中央,传递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态度,以学生生命发展、生活改善为目的。人在课中央,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课程自身。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现代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法治代表了当下社会群众共同认同的核心秩序。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是我国现代社会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反思过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情况下对于法律意识与道德完善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活动。而儿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有必要也有义务了解我国社会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在探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处于儿童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还必须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方式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以法育人"与"以德育人"中双重教学方法共同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的结果,从而为我国教育领域中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思考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着培育中学生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施行,越来越重视初中生的情感教育。笔者从人教版统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入手,深入的分析了"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对这一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改进方向做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浙江省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选活动,聆听了多位参评教师的精彩课例,也引发了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策略的点滴思考。笔者试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几位教师的精彩课例,以九年级上册"参与民主生活"为例,谈谈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的思考。一、以教材知识为珠,精雕细琢彰核心立意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围绕教材知识展开。但教材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引领下,跳出文本,创造性地对教材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是笔者以"追星"为主题设计的一堂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体验课。作为教材外的紧贴学生实际的一次教学初探,无论是在研备本课时还是在课堂实施中,笔者都力求打造的是一堂充满思考的师生共同探究的共享课堂。  相似文献   

9.
时事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培育初中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结合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新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分析时事新闻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意义、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索相应的策略,即利用时事新闻进行新课导入和充实课堂内容,以及组织学生针对时事新闻热点展开评论,以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秋季起,《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增加了法治内容比重,对教师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作为法治教育专册,其对教学创新要求更高。如何才能上一节有趣生动的法治课堂呢?在此,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为例,谈谈如何构建有温度的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道德与法治教育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把生活化资源选好是本能,把生活化资源用好是本事。《道德与法治》常用生活资源是音视频、图片、案例等。笔者枚举几例,就生活化资源挖掘抛砖引玉。一、下载和自制视频资源,感人至深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情感课,视频资源运用得好,就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下载网络视频。以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为例,导入新课环节,教师下载、剪辑腾讯亲情广告《弹指间心无间》。该视频囊括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亲子之间爱的碰撞、沟通传递爱。这种网络视频生活化资源传递社会正能量,唤醒学生"为  相似文献   

12.
黄映东 《师道》2022,(1):35-36
<正>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其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愈发突出。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仍在延续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过去式",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过程无味,直接影响了课程的目标达成和使命落地。笔者认为,要切实提升道德与法治课课程质量,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突出"三味"。  相似文献   

13.
孙凯 《天津教育》2022,(12):29-31
<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承担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重任,作为思政课在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时代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小学思政课的实效性。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一、运用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生活的学问,也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处处是资源。网络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有了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人文性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性之一,是教材编写着力凸显的重要理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遵循。为了更好地揭示这一学科特性,笔者以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为例,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守望精神家园"一课,不论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还是每一个主要观点的陈述,都尊重学生学习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彰显学科人文特性。  相似文献   

15.
<正>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是历史长河中闪亮的坐标,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此意义上,人物素材资源必然成为道德与法治课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试图从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视角展开思考、提出建议,期待促进同行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讨和实践探究。一、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选取来源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外乎两类,我们要博观约取,让学习内容鲜活起来。1.创造性利用教材所载人物资源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教材列举了我国思想家孔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相似文献   

16.
"道德与法治"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门主观性较强的学科。以"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为例,展现在课前拓展、课中渗透、课后落实中,以学习活动让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生活,产生真实情感,从而构建真实的道法课堂,促进行为转变,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说教式"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应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方面进行探讨与思考,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把道德与法治课所倡导的正确价值取向内化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一门课程都因其课程性质而具有独特味道,道德与法治课也不例外。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课堂味道十足,让人如坐春风、心旷神怡,而另一些课堂索然无味,致使课程性质凸显不足、课堂效率低下。笔者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应具备以下五种"味道"——一、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味陶行知认为,教育源于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生活而服务,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道德与法治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平台,肩负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使命。抓好道德与法治课,校长绝不能阳奉阴违、犹豫观望,而要旗帜鲜明、果断刚毅。要"守好渠""种好田",保质保量;要不折不扣,理直气壮。一、校长要理直气壮开齐开足课程道德与法治是立德树人不可替代的关键课程,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16年秋季开学开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正式投入使用。此前,笔者曾作为试教教师,对新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先行试教,并于7月底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中就试教内容进行了说课。本说课稿即笔者的部分发言内容,以冀对广大教授新教材的教师有所启发。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活出生命的精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