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荣的职业     
有位名叫埃米莉的妇女在县办事处给驾驶执照续期时,一名女记录员询问她的职业。她犹豫了一下,不敢肯定应如何将自己归类。"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工作。"那名记录员解释说,"还是说你只不过是一名……""我当然有工作。"埃米莉生气地说,"我是一名母亲。""我们这里不把‘母亲’看成一个职业。‘家庭主妇’就可以了。"那名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一妹妹给我打电话抱怨最近老妈经常生气,我问她:"你有什么应对的办法吗?"妹妹说:"每次回家时我会先在门口喊一声:‘亲爱的老妈,我回来了。’如果听到老妈说:‘乖女儿回来啦?’我就进去。如果听到老妈说:‘你还知道回来?’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四年级的妹妹突然跑过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姐姐,姐姐,我终于把作文写好了,还用了好多好词好句呢!你要不要欣赏一段儿?""好吧,反正我也闲得无聊。"我一口就答应了她。"……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祖国现代化雄伟目标做奉献……""停,这句话怎么这么别扭,有‘雄伟目标’这种说法吗?我觉得应该是‘宏伟’啊!"妹妹想了一会儿,说:"‘宏伟’和‘雄  相似文献   

4.
那天,一进门,一股不寻常的气息扑鼻而来。好心的安安姐轻声告诉我:“小妹,今天要刮12级台风哦!”安安姐斜靠着桌子,指着已初我改得凌乱不堪的财务报表:“你可要当心点,我们的主管LiAn可是个‘毁’人不倦的‘巫婆’,我那次不过把一个小小的标点弄错,她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指着我的鼻了大骂一通。后来,我在财务报告中小心得不得了。”安安姐微微一笑,拍着我的肩说:“帮我冲杯奶茶,谢谢。”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所著名大学里的历史课上,教授正在向来自各国的同学提问:"‘要生存还是要灭亡。’这句名言出自谁之口?"沉寂了半天之后,古田站起来说:"威廉·莎士比亚。""很好,被誉为‘欧洲的良心是指谁?’""罗曼·罗兰。""‘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这句名言最早出自谁之口?""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很好,那么,‘民有、民治、民享’是谁说的?"  相似文献   

6.
1993年6月6日,女儿安安在苏北降生了。当时,我正在上海住院治病。 离家前,我跟妻子说:“我身体不好,要到外地治病,你又临产了,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安。不管小孩是男是女,就叫‘安安’吧!”“安安”,这个普通而又充满祝福的叠音词,像一叶爱的小舟,载着我们一家三口平安地驶进了1997年。 四年来,“安安”也曾给我们带来过不安,并差点给她改了名。一次我把女儿带  相似文献   

7.
欢乐便利店     
自我介绍我班转来一名新同学,她在自我介绍时说:"……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漂亮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  相似文献   

8.
只见她的"四只眼"直直地盯着我们手中的薯片,咽了咽口水,又赶紧转过身去。"哎,听说没有?咱们班的‘零食大王’要下岗啦!"好友神秘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我们班的"坏孩子"会这样造句:"她先吃苹‘果然’后喝水。"我却老老实实地写道:"我偷吃了苹果,妈妈‘果然’生气了。""坏孩子"可以理直  相似文献   

10.
一(四)班有个小朋友叫“罗兰”,我想:世界上发明第一枚邮票的人不是叫罗兰·希尔吗?我把这告诉了她。我还问她:“你觉得是‘罗兰’好听,还是‘希尔’好听呢?”罗兰想了一下,说:“还是‘罗兰’好听一点,因为是我妈妈给我取的。”我说:“我叫你罗兰·希尔好吗?”她笑了。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搞错了。英国人的姓名和我们中国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把姓放在后面,名字放在前面。‘罗兰’是他的名字,‘希尔’是他的姓。不过,台湾有个女作家也叫‘罗兰’。”哇,一下子冒出了三个“罗兰”,真有意思。我的名…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0日星期二晴今天数学课刚下课,隔壁班的秋云同学就跑过来问我:“谁到你们班来了?我怎么听到你们叫‘大姑’‘小姑’呀?”“哈哈,”我笑起来,“那是我们江老师带我们学估算呢,她让我们给估算的办法取名字,我们就取了‘大估’‘小估’‘中估’‘调合估’‘大小估’这样的名字。”秋云一听,觉得好玩,要我讲一讲,我就对她讲了江老师课堂上讲的那道关于曹冲称象的题:假设曹冲称象时,  相似文献   

12.
表扬     
"妈妈,家长会上老师表扬我没有?"小华问。"没有,听了半天也没听到你的名字。"妈妈答道。"那老师念完名字后说‘等等’没?""说了。"妈妈答。"那不是在表扬我吗?我就在‘等等’里头!"  相似文献   

13.
课间休息时,我听到有人在说:"咱们班的鲁惠卿上报纸了!4月8号的《萧山日报》登载的《89岁老太办起‘巾帼扫盲班’》说的就是她!"鲁惠卿在萧山老年大学学习写意画、山水画、行书等课程。家住瓜沥镇的她,不顾年高路远,不辞劳苦,  相似文献   

14.
【美味品尝】轮到男孩出场了。他朝大家一抱拳:"我叫满瓢(piáo)儿。"他对相貌奇异的人说:"您是不是又要问我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我们家兄弟姐妹是用锅碗瓢勺起名的。""哦?"相貌奇异的人饶有兴趣,"那你哥哥是叫‘满锅儿’?""对。""姐姐叫‘满碗儿’?""不错。""‘满勺儿’是你的弟弟还是妹妹?"满瓢儿说:"我不知道。""你怎么会不知道?""我爹妈带着我们兄妹三个出来逃  相似文献   

15.
爱的阳光     
编者推荐:此文亮点是"妈妈一直暗暗跟在你后面,直到你到了肓校"——"暗暗"二字蕴含"助人要尊重对方"之意,此意因前面铺垫——"一双手搭在我的肩上""身后传来脚步声""母亲叹息一声,似乎想说什么,欲言又止"——而益彰。此文还需要升格:"回家时,你‘打的’前面跑,她‘打的’一直紧跟在你的后面。为了不把你跟丢了,她急忙拦车蹭伤了腿",应修改为"回家时,你‘打的’前面走了,她在后面步行"——此时似乎"无母爱的阳光",却有"大众之爱的阳光"——为文要善于"留白"!标题宜改为"一缕阳光",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句号宜改为问号。  相似文献   

16.
一代文学巨匠、语言大师老舍在谈写作时说过:"说得多而冗一定不如说得少而精。""我有个意见,就是要少用‘然而’、‘所以’、‘但是’,不要老用这些字转来转去。你要是一会儿‘然而’,一会儿‘但是’,一会儿‘所以’,老这样绕弯子,不但减弱了文章的力量,读者还要问你:‘你到底要怎样?你能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这些鞭辟入里的经验之谈确实是指导写作的金玉良言。  相似文献   

17.
减负万里行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是一名中学生接受采访,被问到“你幸福吗”,她苦着脸说:“我一点儿也不幸福!我每天学完英语学画画,学完画画学劈叉.我问我爸:‘为什么要学劈叉?’我爸说:‘叫你劈叉就劈叉,哪有那么多废话?’”这个看似幽默实则让人心酸的故事正是现如今不少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徐静 《山东教育》2011,(25):20-21
下午下班后,我在路上"巧遇"班里学生小毅的家长。她着急地告诉我:"听说你们班的两名学生成立了两家‘打架公司’,专门雇用同学帮人打架,每打一次公司给20元钱,先寄存在公司,最后结账。小毅都已经存了60元钱了。"听到这里,我心里一惊:小毅可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人,而且是全级部赫赫有名的"打架高手"。要真有这回事,非出大事不可。我连忙安慰小毅的妈妈别着急,并承  相似文献   

19.
一天,大孙子放学回家,兴致勃勃地来找我,说要让我猜“谚语”。我问是什么“谚语”,他说:“‘八仙过海’是什么?”我说:“是‘各显神通’。”他问:“那么‘十五个吊桶打水’呢?”我说:“那叫‘七上八下’。”他说:“这些‘谚语’你都知道?”我说:“这些都是人们经常说的。不过,这不叫‘谚语’,这叫‘歇后语’。”  相似文献   

20.
夸夸我自己     
我是昆实小学五年(5)班的学生,一个性格开朗,聪明活泼的男生。不过我"‘勤’棋书画"却样样行。一听"琴棋书画",你可能要问我,你不会弹琴呀,我这里说的"勤",是勤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