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近日啄出了2006年社会语文运用十大差错。1象/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2.
“象”、“像”都读作xiàng,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为“像”的简化字。这样一来,“象”“像”就是音同而义不同的两个字,使用时不能随意混淆。 “象”的含义有以下几种:①一种哺乳动物,大象。②形状、样子。如“现象”、“印象”、“形象”、“假象”、“象征”  相似文献   

3.
“象、像、相”应该各司其职辽宁省沈阳市王宝贵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说明:“象”不再作“像”的简化字。这意味着,“象”与“像”是意义用法不同的两个字。可时至今日,我们从大量的学生习作中发现,在“象”“像”和“相”的用...  相似文献   

4.
1987年11月第2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己经改掉了“像”简化为“象”的现象。“像”简化为“象”已有30年的历史了,现在一子下改过来,人们觉得有些不习惯。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象[像]字条,但在语言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如“画象”就有歧义,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画的像”,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画大象”。于是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给“象[像]”字条作了注释:“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但这个注释仍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纠正“象”、“像”的混用现象,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抽去了“象[像]”字条。可是,两年来报刊上该用“像”而用“象”的情况屡见不鲜,连中学语文课本也未能改正过来(估讨下次再版时修订),光靠小学语  相似文献   

5.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06年中国人语文运用的十大差错。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6.
《咬嚼字》杂志近日在上海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差错。这十大差错是: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较长的时间里,象作过像的简化字使用。可是1986年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因此,象也就不再作像的简化字使用了。我们必须清楚象、像二字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这就是说,“像”恢复原字原义,“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而是两个音同义异的字。  相似文献   

9.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他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10.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如:"他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相似文献   

11.
《咬文嚼字》编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希望引起全社会重视,逐步实现社会语文环境的净化。2006年十大语文差错分别为: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  相似文献   

12.
《云南教育》2011,(2):3-3
据《光明日报》消息《咬文嚼字》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岁末揭晓。2005年以来,该杂志每年公布一次发生在本年度的十大语文差错。2010年遴选出的十大语文差错是:  相似文献   

13.
“像”和“象”都是常用字,目前使用比较混乱。 50年代汉字简化方案中曾规定以“象”代“像”;1964年公布的《简化汉字总表》的注脚中注明:“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此后科技术语中天象、物象、象散、象点等均用“象”,在用字上一般不存在混淆不清的问题和分歧意见。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公布《简化汉字总表》时恢复了“像”字,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抽去了“象(像)”字条。  相似文献   

14.
象,《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像,《说文》:“像,象电。从人,从象,象亦声。”相,《说文》:“相,省视也。从目。从木。”“象”与“像”读音相同,都读为 xiàng,“相”有两个读音——xiāng和 xiàng。因  相似文献   

15.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6年度社会生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十大语文差错。这些差错是:将“像”错为“象”,将丙戌年的“戌”错为“戍”,将神舟的“舟”错为“州”,将“即”字错为“既”,将“启事”写成“启示”,将“哈密瓜”错为“哈蜜瓜”等。小朋友,你是不是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呢?想杜绝错别字吗?那就快看看郑菊老师的“高招”吧!主持人:开心果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重新把《简化字总表》作为附录编写在课文的后面,这是宣传贯彻《语言文字法》等语文法规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为广大高中生规范使用简化字和了解与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提供了一份不易查找的资料。可是,该册教科书(江苏徐州新华印刷厂印装)附录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把繁体字“陕”不可思议地印成了“”,生造出一个本不存在的“”字。繁体字“陕”的声旁是“”(shǎn),汉语字典都一致确认这一形体,原版的《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也确认这一形体。既然如此,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差错呢?1郾粗…  相似文献   

17.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010年12月27日公布了2010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截止”与“截至”因经常被混淆而名列其中。有鉴如此,就有辨析二者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8.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1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这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公布了2008年我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它们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相似文献   

20.
《咬文嚼字》公布2007年十大语言差错,其注编表示,这十大差错是从大量的读者来信以及通过全国各地的观测点统计而来,具有较大的代表性。错1:“无间道”当作“无间地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