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回首几年高三备战高考的艰辛历程,有欢歌笑语,也有心酸教训.今天我把高三复习备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出来,与同仁老师一起切磋和交流. 一、研究考纲,领会精神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主旨思想和命题依据,以及考试的范围与要求.面课本是《考试大纲》的载体和具体阐述,又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高考备考中必须强调.首先,仔细比对研究近两年《考试大纲》,虽然考试立意和范围总体比较平稳,但是也会结合时政热点和社会、教育需要有一定的变化.通过比较研究,领会《考试大纲》要旨,找出考纲的变化之处,然后把它们体现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之中.  相似文献   

2.
《文教资料》2005,(5):138-139
今年高考语文怎么考,和往年相比将有哪些变化,考生又该如何应对?日前,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和《文教资料》杂志社,联合召开了由高考命题研究、高考阅卷研究专家、江苏省2004年高考高分前15名的学校校长及语文骨干教师、8位知名高中语文教研员参加的会议。会议分别就考纲、命题和复习,进行了务实而富有成效的探讨。如何对待高考大纲的五大变化据与会专家分析,2005年语文科《考试大纲》与2004年比较,有五大变化。一、把去年规定不考的4个内容纳入考试范围。2004年大纲规定:"加*的内容,不列入2004年考试范围"。2005年考试大纲取消…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已经出台.在最后的备考中如何使用好这一纲领性的文件?2005年是高考改革至关重要的一年.如何利用《考试大纲》把握好命题的趋势,在备考中孝生、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考试大纲》?自主命题省份如何正确地使用《考试大纲》?上述问题是备战2005年高考的广大师生急需辑决的问题,也正是本文解读考纲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法规性文件,也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必须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命制,同时《考试大纲》也是同学们备考必须把握的方向,如备考的范围、难易度的把握、能力要求等均应符合大纲的要求。只有高度关注《考试大纲》,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了解考纲的变化,有利于增强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去年相比,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0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考点数量并无太大的增减,只是知识点提法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2009年高考课标版《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由于《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必须遵循的法则,所以认真解读考纲,关注其中变化点,把握命题新趋向。对于考生备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期老编特邀全国各个学科的顶尖名师专家,深度解读课标版《考试大纲》,并依据考纲精神为考生点明复习方向,传授备考策略,希望以此能对考生备考复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备受考生关注的《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大纲在考试内容和范围方面没有原则性的变化,只是考虑到部分省、市自行命题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学科的试卷结构进行了少量调整和变化。这些调整和变化将对考生备考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在备考中应遵循哪些备考原则?记者就这些问题,访问了高考专家、华中师大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胡茂良老师。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的指导性文件,不仅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备考的尺度.结合2005年的高考情况来认真研究并学习《考试大纲》,分析化学学科考试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调整复习备考的重点与方法,是提高化学复习效率与提高化学高考成绩的捷径.本文主要为考生明确化学学科考试的要求,分析考试大纲新增加的内容及要求发生变化的内容,提出复习备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三复习备考的后期.如何提高物理复习效率?现根据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部分,结合学科特点,提出以下复习建议。首先,2007年《考试大纲》物理部分和2006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它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物理在"稳定中求发展"这一命题原则。纵览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试题.物理学科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课标版《考试大纲》以及《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蓝本,更是考生在备考复习中的"指南针",能否准确把握和运用《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为了帮助考生依据《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把握正确的复习备考方向,及时调整备考规划,本刊备考指导中心专家团的名师分两期详解2012年课标版《考试大纲》与《考...  相似文献   

11.
背景从2004年开始,全国普通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统一考试"要求考试标准统一.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关普通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分省命题各有关省(直辖市)在命题中都应当严格遵循的.《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为分省命题留有一定的余地.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正式出台,为方便考生备考,各分省(市)命题的地区结合全国《考试大纲》,已出台适合本省(市)的大纲补充说明.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大纲有哪些变化?后期复习中,哪些考点需要倍加重视?本文将对此作研读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认真分析考试大纲,我们可以及时把握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命题趋势,有针对性、高效率地做好高考复习. 一、分析考试大纲看命题方向 2005年考试大纲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高考是稳中求变的,2005年理科综合命题没有太大的变化,复习要按考试大纲的说明去做.  相似文献   

13.
2014年课标版《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出台,意味着2014年高考攻坚战正式打响。在决胜高考的关键时期,考生亟待明确《考试大纲》划定的考试内容范围以及对考查难度层级的要求,并据此及时调整复习方案,找准冲刺备考方向。本刊独家联手36位省内外名校名师,三弹齐发,全方位权威解读新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第一弹,分析《考试大纲》变化,预测2014年命题趋势,把脉辽宁高考命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简称)对数学学科的考查确定了总体上的要求,是高考命题及考生复习备考的纲领性文件.《考试大纲》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新思路,较之以往也有不少的变化.在此,笔者结合新(考试大纲》就近年来试题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展望,期望这能有助于同学们在高考备考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与强化对相关考点的复习.  相似文献   

15.
一、呼应《考纲》变化,调整试卷结构《考试大纲》、北京《考试说明》、上海《考试手册》是高考命题及师生复习的依据。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考试大纲》的变化之处有两点:一是取消了统一的试卷结构,对试卷结构不再作硬性安排,其目的是“给单独命题省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二是把几项考试内容重新列入考查范围,即“文学常识”的三项内容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整个《考试大纲》的考查点已没有加星号之处了。这既是扩大省市单独命题自主权,增强命题灵活性的需要,又是强化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呼应《考试大纲》,今年高考语文试…  相似文献   

16.
悟剑诀语文命题温故知新 2005年语文《考试大纲》的修订是近年来变化较大的一次。对于2006年高考语文复习来说,考生一定要认真研究200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三套试卷。因为《考试大纲》的精神是渗透在这三套试卷中的,同时这三套试卷对于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份编制试题也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高考命题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全国范围内共诞生了16套语文试卷。“一纲多卷”的形势亦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工作呈现出新的形态:2005年全国16套试题是如何体现《考试大纲》精神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探索与创新?新一届的复习备考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一系列新的问题摆在广大师生面前。本文根据高考语文学科的主要考查内容,以语言、阅读、写作为重点,分四个专题模块谈谈2006年高考语文备考策略.希望能为新一届的备考工作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性质、内容和形式 ,体现了对学生能力测试的要求 ,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领会并熟练掌握《考试大纲》 ,有利于克服复习备考工作的盲目性 ,避免走弯路。同时 ,如果坚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来指导复习备考工作 ,考生平时养之有素 ,就会感到对高考试题在测试内容、测试形式、试题结构、试题难度及试卷长度等方面并不陌生 ,考生接触试题后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顺利地答题。所以广大备考师生认真学习、研究《考试大纲》十分必要 ,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9.
高考《考试大纲》是命题所要依据的法规性文件,也是考生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备考复习的第二个阶段,需要重点研究《考试大纲》中的各种规定和要求,从而准确把握高考方向,以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实验题为什么会成为新课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引领者?探究性化学实验题有何特点?怎样搞好探究性化学实验备考复习?笔者通过对《2011年新课程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研读和2010年新课程高考综合实验题的特点分析,提出新课程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备考策略。一、实验综合性题命题走向:注重探究《大纲》中明确规定:"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这就决定了高考考试的性质是"选拔",原则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