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 《考试大纲》指出:化学学科考试旨在测试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考试还应力图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考命题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考省考生的学习潜质.在命题老师跟里.考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物.进一步讲,考生不是只读了3年高中的学生.而是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读了12年书的学生,更是在现代社会中生活了十六七年的年轻人.于是考题就不会只局限在高巾学过的内容,还包括初中甚至是小学的内容;也不局限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上.还需要解决社会问题、积累生活经验等.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配合、促进我国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分省命题的操作模式,提高高考命题的质量,满足高校的需求,当前的高考正在进行着相应的改革。同时我们也看到,在高考不断改革的同时,中学备考改革的步伐却相当缓慢,不少学校仍然停留在知识备考、经验备考的水平上。在这种形势下,可以说,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高考成功仍有“捷径”可走。而这所谓的捷径,就是:了解最新的高考信息,调整备考理念,掌握科学实用的方法,走出备考误区。一、2006年招生形势分析1.实施招生政策的调整招生政策调整的一个主要方向: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性,逐步实施高校…  相似文献   
4.
相阳老师是我国著名考试研究专家,对我国高考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对考生在考试中的得失,对考生、家长、教师的心态等均有很深的了解,尤其熟知高考命题的实施过程、命题的思路与规律.1997年,率先提出了“科学应考”的全程备考理论,并组织了各方面专家、有识之士共同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可操作的完整体系.做为一个新兴的全程备考理论,科学应考理论已成为了高考备考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一、2006年《考试大纲》的变化 2006年《考试大纲》的最大特点是平稳,其次是过渡.变化小是2006年《考试大纲》的主要特点,它较好地保持了和2005年的连续性.但我们不能因为平稳就高枕无忧,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把着眼点放在平稳中的变化上.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同学在高一、高二时成绩很好,很多难题都会做,但一进入高三,成绩就开始下滑,分析原因主要是容易在中档偏难的题目上丢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在高二学习中有“好高骛远”的倾向,基本功不扎实, 却急于冒进,追求难题.  相似文献   
7.
知识网络建没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同学们在高一阶段就开始按照高考的要求打牢基础,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到了高三的冲刺阶段就能在坚实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而现实中一些同学在这方面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多数情况下,或是效率不高,或是达不到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知识网络的理解不够,建设网络的操作不到位,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银球缘     
童年已经离我远去,但童年那美丽的回忆却依然清晰. 那小鹿一样跳动的身影,那仿佛小精灵般飞舞的小银球,那永远动听的“乒乓”声……是命运安排的一份神奇而又美丽的缘.12年以前,我家乡滨洲市那时还是一座小镇,爸爸是镇上第一位乒乓球教练,也是镇上第一位培养出省冠军的教练.当时我刚满5  相似文献   
9.
考查学科基础知识,特别是通过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来检测考生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内在联系的理解,这是高考学科能力测试的重要要求。当前的高考如果掌握好了各学科的最基本的内容,就可以得到60~70%的高考分数,那就是450~530分。道理虽然很清楚,可是在高三备考中很多考生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难题上、集中在纯粹的解题技巧上,应该说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样做是舍本逐末的。基础不一定就是简单,而且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只有解决好基础的问题,才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搏击高考。  相似文献   
10.
备考中的"息"就是思考、归纳和总结,思考学科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掌握最核心的知识与能力.新学期开学,同学们又要投入紧张的复习之中了.而临近高考,备考的重心应逐渐从丰富学科知识转向打造得分工具上来,力争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转化为考场得分的工具.据笔者历年辅导经验看,做好这一点,在高考中极有可能超常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