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家庭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和紧迫。以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为例来探讨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对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选址的文化内涵,馆藏品展示的文化逻辑以及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对苗族“活态文化”的展示与保护等方面的分析论述,认为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在发挥民间力量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保护和传承形式。  相似文献   

2.
杜锐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苗族民间文化的现状、传承与保护》一文中指出,苗族社会文化封闭性的破除影响到对其文化“自在主体性”的削弱。外来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影响着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加速其变迁。这种变迁呈现出一种趋同性的态势,因而必将影响到苗族文化的独特性。特别在当今全球化的影响之下,这种社会与经济变迁有着将苗族的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的趋势,对苗族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的,分析起来,影响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湘西凤凰县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人民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的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苗族的民族文化,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精神与情感。目前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保护存在着行政保护机制不健全、社会保护缺乏有效性、传承人习惯性面临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完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保护的相关地方性法规、多途径强化行政保护、加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实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4.
苗医药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笔者通过黔东北苗医药现状的分析,探讨了苗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和措施,为弘扬、保护和开发该地区的苗族医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叙述了腊尔山区苗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态,并重点分析该区域苗族传统文化建构的原因,指出民族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该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腊尔山区苗族传统文化的建构是当地苗族在应对特有的台地自然环境、苗族的特殊历史进程以及与各民族的族际交往时,通过不断地汰选、调适、适应而建构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叶舫妤 《考试周刊》2014,(68):156-156
苗族传统刺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之一。作者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将其融入贵州本土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中,以期使高校培养出具备"活用"苗族传统刺绣文化元素的设计师,并以设计作品作为推广载体将苗绣文化融入民众生活中,以此实现更深层次、真正意义上的对苗绣文化的保护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播,现已成为苗族文化传播的主要问题。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困境进行阐述,并对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解析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涉及诸多方面,情歌对唱、恋爱见习、技艺传授及婆媳相处是其主要内容。婚恋教育习俗对于提升苗族同胞的人文素养、培训生存技能、构建和谐婚姻家庭、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苗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益加快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猛烈冲击着传统的农耕文明,其传承与发展也出现了断裂和危机。梳理文化变迁的概念,以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控拜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描述和解释苗族村落传统文化的变迁机制,研究其村落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过程及特征。探寻苗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的方法及对策,为今后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民族村落文化做出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分布面广的古老民族,是我国西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西部苗族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以叙事长诗《盖绕和玛柔》和《昭蒡俭和高帕施》为载体,分析西部苗族迁徙、斗争、生存、发展的历史变迁过程。同时从苗族的源流,西部苗族的分布,历史研究渊源、内涵、价值、现状、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述我国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价值及保护思路,旨在希望政府、社会共同重视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工作,以西部苗族民间文学的保护为切入点,推动西部苗族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苗族服饰和古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苗族文化保护被提上了日程。苗族服饰与古歌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二者的流传得益于苗族人民原始宗教思想支配下举行的各种仪式,因此,保护苗族文化最重要的是保护苗族社会中举行的各种仪式。  相似文献   

12.
广西融水安陲芒哥坡会承载着当地苗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体育文化价值,对于满足人们祈福禳灾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加强人际交往,促进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广西苗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4.
贵州小花苗作为苗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西部苗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小花苗苗族音乐文化的研究,加深对西部苗族文化的认识.全文首先结合东中部苗族介绍小花苗的独特性文化,再对小花苗音乐文化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小花苗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被全球化浪潮吞没的危险。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款式之复杂、配饰之精美、工艺之高超,在国内外各民族中都属罕见。面对全球化的威胁,苗族应以坚持民族文化个性化为宗旨,不断挖掘和保护自身优秀的服饰文化,实现其现代化转型,使其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柳州师专学报》2016,(5):18-2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苗族拉鼓节仪式过程及其所展示出的文化特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认为,肃穆、庄重、神圣的拉鼓节仪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虔诚信仰与敬畏,凸显了以祖先为核心的社会权利秩序,表达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苗族拉鼓节仪式这种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探索和记录,对于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苗族腊烟传统文化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已被大多数苗族群众遗忘了。文章结合云南省文山州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来历、栽培、配制、制作、功效、抽吸方法和腊烟礼仪象征方面进行简单阐述。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论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它是了解与认识湘西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保护与开发被现代文明边缘化、濒危化的湘西苗族鼓舞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并建立制度化的保障机制,通过恰当处理民族旅游与苗鼓艺术的关系、建立政府行为与苗族鼓舞的互动模式,最终达到保护与开发湘西苗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文化的嬗变。苗族银饰是苗族社会发展的物化形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崇尚自然、浪漫审美的特征。随着旅游业地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影响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意识,本文通过阐述旅游语境中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功能的嬗变,分析德榜村苗族银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