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太阳 《中学生百科》2011,(21):30-31
无知者无畏,但有知者更无畏。这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作家、外交家、木牛流马专利的发明人诸葛亮先生在他的论文《我是如何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中告诉我们的。诸葛亮先生绝顶聪明的形象早己深入人心。但有一个现象让人奇怪,有些  相似文献   

2.
司马懿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政坛上他是曹魏政权的四朝元老,虽仕途经过大落,重回官场后却靠着自身能力和隐忍牢牢地将军权控制在手,古稀之年靠‘装病’欺骗曹爽,迅速夺取魏国政权,为其孙司马炎建立晋打下基础。军事上他能屈能伸,和诸葛亮交战数次,以退为进,以守为攻,即使受到诸葛亮的多次侮辱,也一直走自己谨慎而不露锋芒的路线,正确分析敌我,凭借粮食战和持久战逼得诸葛亮退兵,并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名驰中外的治国兴邦的能臣,“智慧的化身”。他的一生有很多建树,特别是在人才问题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时至共和国的今天,仍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价值。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这是诸葛亮治国安邦的主导思想。他曾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认为西汉所以一度兴隆,是因为君主能够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东汉桓帝、灵帝采取相反作法,政治上就衰败了。诸葛亮曾形象地把一个国家比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经济思想探微刘春香,涂白诚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这几乎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史实。事实上,诸葛亮不仅是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经济建设方面也有卓越的建树。本文试就诸葛亮的经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一、草庐献策谋划大业恩格期说:“在任何...  相似文献   

5.
西门弃疾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4):F0002-F0002
隆中是我国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的躬耕地,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发生地。  相似文献   

6.
常言“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用了不知多少年 ,竟以为是“卑贱者最聪明”的理论依据 ,或者说是“集思广益出智慧”的箴言 ,就连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无事静思的时候 ,总觉得有些不对头 ,那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 ,单就“连弩”、“木牛流马”两项军事科技的发明 ,就可知诸葛亮绝非臭皮匠可比 ,不管是三个 ,还是三十个。从《辞海》里查到了“裨将”两字 ,“裨”是辅佐之意 ,即“副”或“偏” ,“裨将”古代指副将。“三个臭裨将 ,顶个诸葛亮” ,三个长期在诸葛亮身边工作 ,与之合作共事的…  相似文献   

7.
韩俊荣 《学语文》2005,(2):13-13,7
被誉为“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是集中展现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远见,作为军事家的谋略的重要篇章,其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敏锐的洞察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文从两个“三步走”和两种对比法,分别解读《隆中对》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自从上次受了诸葛亮的骗,司马懿被气得半死,眼珠子瞪得奇大无比。他把手往桌子上一拍,“啪”的一声,茶杯被打翻了,茶水溅湿了手。不到10秒钟,茶水便全都变成了水蒸气。“诸———诸葛亮———,你给我拿命来!”“报———报告,大将军,诸葛亮又在另外一座城内驻扎,据说只有三千兵力。”“好!”司马懿顿时信心大增,“马上给我调集三万精兵,我要和诸葛亮决一死战!”此刻,诸葛亮正在城楼上畅饮美酒。忽然,一阵美妙的音乐传来,诸葛亮从腰间掏出一部迷你型“诺基亚”手机。“喂,谁呀?噢,原来是通讯员啊!有什么事吗?什么?…  相似文献   

9.
王芳若 《现代语文》2007,(5):126-127
在中国,诸葛亮拥有最多的“粉丝”,而他自己又是谁的“粉丝”呢?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说他出茅庐之前“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可见他崇拜的是管仲、乐毅。管仲,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当齐国宰相四十多年,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霸。他富有政治智慧,为齐国的国富兵强做出了卓著的功勋。《管子》一书表明他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管鲍之交”在中国是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为燕、赵两国军事和政治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辅佐燕昭王差点灭亡了齐国,后来燕惠王恐惧他功高自立,听信诽谤之言撤换了他的职务,使他功败垂成。他忍辱含垢逃亡到赵国。《报燕王书》是他回复燕惠王的责备,解释为什么逃亡到赵国的书信,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也应感动过诸葛亮,他的《出师表》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的人生也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181~234)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军事才能、战略思想,《三国志》作者陈寿率先作了品评,认为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  相似文献   

11.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诗人。作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三国演义》尊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已经"深入人心",同时更因其生性多疑、残忍以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狡诈"行径,多为士君子所耻。张作耀教授在其承担的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曹操评传》中给曹操以准确的历史定位,认为是"试图结束军阀混战的有功人",并在此前提下,"肯定其事功和诸多有影响的思想,有区别地对待其诡谲之情,非议其嗜杀以及酷虐变诈的为人",此三分,铸就了本书的学术特色。张先生认为:曹操其实"性不信天命之事",同时,也不慕虚名,而是通过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手段,建立实际的功业。张先生还以"建安文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题,特别分析了曹操的诗学成就以及他推动新文学、新思想运动的杰出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长久以来,诸葛亮被视为"智慧的化者、清廉的典范、爱民的贤相、正义的卫士"。在国人眼中,他几乎成为一尊"神"。而作为反映历史真实的评传,则必须以可靠的历史事实为根据,考察诸葛亮身上有哪些精神素质使得国人将之推上神坛,又有哪些治国理军的经验教训可供后人吸取。《诸葛亮评传》作者余明侠教授,虽对三国历史资料及学界研究动态了然于心,但为写好本书,竟以年迈之身,溯江而上,千里跋涉,亲访武侯遗迹,故能以情理交融之笔,回答读者期待解决的问题。余先生认为:诸葛亮的根本思想是"兴复汉室"。其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以非常理性的方式分析天下大势,提出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诸葛亮评传》详细分析了《隆中对》和《出师表》中所蕴涵的多方面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远离“建安风骨”传统的西晋太康诗坛,内容渐趋空虚乏味,刻意追求形式美,进而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而寒门出身的左思以自己特有的文学修养,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之上,注重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新的艺术高度.左思的一生坎坷艰难,他对人生“志”趣的探索和内心世界“情”的诉说,始终充溢在作者的诗歌中.这种直面现实、勇于追求的精神,使其享有“左思风力”的美誉,在中国诗歌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13.
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的实践,及其三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证明了他的《隆中对策》的确是“旷世奇策”、“千古绝唱”,是世界谋略宝库中的精华典范。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中国历史,证明了他的确是“三国论”的首创者,蜀汉政权的重要谋划者、开创者,蜀汉外交的坚定捍卫者,“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的坚定执行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支撑的主要人物之一。诸葛亮出山从政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重要的“三国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及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诸葛壳出山从政后所形成的“三国时期”,尤其是他治理下的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他本人形成的诸葛亮历史文化与诸葛亮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是最为成功的。《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是正确的;诸葛亮为蜀汉政权献出了全部智慧和心血,诸葛亮不是“愚忠”;《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只能是白壁微瑕。  相似文献   

15.
空空道人是明末靖江王朱亨嘉的王子朱若极,即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吴玉峰为明末宗室、曹寅的幕僚朱赤霞。朱赤霞通过石涛的一幅《对牛弹琴图》试探曹寅后,将《风月宝鉴》交给曹寅。  相似文献   

16.
曹操是一个历来被争议颇多的人。历史上,他为结束三国纷争,晋统天下做了不朽贡献;但他又毕竟"篡了汉",在成就功业的过程中,其权术的使用令许多人为之不爽,至口诛笔伐。因此,谈论曹操,褒者说其智,贬者说其奸,千百年来,论说难以盖棺定之。文章针对大众对曹操的一般看法,从一些对曹操耳熟能详的评论来展开,结合史书和文学作品,分析其对曹操反面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朱温是我国五代时期后梁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贫苦,为人慵惰、狡猾,但这样一个人居然成就帝业,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的早年生活环境对他的世界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在主观上,他也具备一个成功政治家所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隐逸诗人,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而毅然辞职归隐家乡,隐居后开始进行田间劳作,并把这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写进了诗歌,开创了我国田园诗派,成为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早期文坛巨匠、超经验主义哲学先驱,为了体验纯自然的生活,一度跑到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畔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近年来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很多,但大多数是相似点的比较,两者隐居的时代背景、原因、精神境界以及对后人的影响等不同点则研究得比较少。  相似文献   

19.
严冰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91-295
成功的历史文化散文创作。为余秋雨赢得了苣大的声誉,也使余秋雨将人生定位在民族未来文化建设的“建设者、引渡者和保护人”。通过分析“余秋雨现象”中的两种反差现象,认为相对于成为民族文化“引渡者”的“天之重任”,从为余秋雨赢得极高声誉的历史文化散文作品中所体现的作者生命智慧看,给人以“身腰赢弱”、不堪重任的疑虑。尚需在“坚毅度”方面强化。  相似文献   

20.
孙权是东吴集团的扛鼎人物,在史书和民间有着许多关于他的记载与传说,但却展现出两幅迥然不同的面目。史书中的孙权智勇双全、深谋远略,是诡谲多变的三国时代的一代英主。而在《三国志平话》、元杂剧等民间创作中,孙权被丑化成优柔寡断、懦弱胆小的小丑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对孙权形象进行了较客观的重塑:一方面,作者据史写出孙权的部分功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他一代英主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作者在"拥刘反曹抑孙"的情感倾向下,删去了孙权草船借箭等一些功劳,弱化其英主形象,淡化其历史作用。《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形象更加完整、丰满,具有更深厚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