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总会给身临其时、身临其境的人们以特殊的印象,人们会有自己的细节记忆、总体把握和概括,这就给记者出了难题:你是否传达出了那个事件的精华所在?尤其是许多新闻机构、新闻工作者同时报道的重大事件,更无异于一个考场,期待着也评判着人们的答卷。给读者些什么?给历史留下什么?重新翻检收到的几百篇参评作品,再三研读这些各具韵味的一等奖得主,那幅我们不久前曾经经历过的宏伟场景油然再生。也许,这是由于我们记忆犹新,但之所以能如此,正是我们今天研究重大事件报道要探求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时代的真实记录,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最初大都是以优秀新闻作品的形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并记入历史的。那么,如何才能搞好重大历史事件的采访报道?根据《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初裁胜诉》这篇消息的采写体会,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真正认识和把握重大事件的时代特点,从而深化新闻主题,凸显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受众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传递。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解放事业,无时不在发生重大事件,又无时不受到解放区内外、国内外受众的关注。连斯诺这样的西方记者也要突破千重阻隔来报道毛泽东和他的事业。写新闻本来不该是毛泽东或政治领袖们干的事情,他们是新闻的主体,是创造时势的英雄,是被采访的对象,各国领袖亲自上阵写新闻的也确实少见。但毛泽东要亲自捉刀,而且还留下了至少52篇写作和修改的新闻作品(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  相似文献   

4.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及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成就、新问题、新气象和新动向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一般只反映“什么事”。通常不再说明“为什么”。这类新闻的特点,是时间性强,报纸电台上大多数短新闻,尤其是快讯、简明新闻、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之类,都是动态性新闻。怎样写好动态新闻?根据动态新闻短、新、快的特点。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抓动态。有些动态,初看没有什么了不  相似文献   

5.
常新  张波 《新闻通讯》2009,(9):48-50
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当异地某个重大事件发生后,如何根据新闻接近性原则,展开本地化报道(即业界所谓的“新闻落地”),把这个焦点、重点,变成自家新闻产品的“卖点”,这不仅是衡量新闻媒体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针,更是判别媒体舆论引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当异地某个重大事件发生后,如何根据新闻接近性原则,展开本地化报道(即业界所谓的新闻落地),把这个焦点、重点,变成自家新闻产品的卖点,这不仅是衡量新闻媒体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针,更是判别媒体舆论引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这样的同题大战对于地方报纸而言,意味着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青岛附近海域成功举行了首次国际海上大阅兵,引起了国内外媒体较长时间的聚焦.我国国内权威媒体在这个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大都成功地挖掘利用了历史文化资源,其中新华网、中新网的相关报道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主要表现在用历史文化的视野观照新闻事件,用历史文化的坐标定位新闻事件,用历史文化的背景衬托新闻事件,用历史文化的才学丰富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8.
吴靖 《当代传播》2005,(3):29-31
新闻社会学带给我们的启示“什么是新闻?”“新闻报道与现实社会是怎样的关系?”“新闻的内容有怎样的取舍原则?”“新闻职业标准确立的历史文化条件是什么?”“新闻对受众观察世界的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是新闻社会学要回答的问题。“新闻”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从西方历史来说,印刷术的普及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新闻事业产生的两个重要条件。随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评选揭晓。许多摄影界的朋友很想了解一下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发给了获优胜奖的10名摄影记者。问卷内容: 1、基本情况:年龄、职称、从事新闻摄影的时间? 2、常用什么器材、机身、镜头、胶卷? 3、目前你最满意的自己的作品有哪些? 4、除了本单位外,你的作品还主要向哪些报刊 投稿? 5、你在采访中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6、除了重大事件和日常报道,你最近关注什么 报道题材,或有什么大的报道计划? 7、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是 什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充实自己? 8、你有没有三年内放弃新闻摄影改行的打算?  相似文献   

10.
儿童新闻,顾名思义,是写给儿童读的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类,一般地说,是用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笔法,描述发生在儿童中间、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及国内外重大事件。既然是新闻,儿童新闻无疑地应该具备新闻的共同属性,要讲究真实和新鲜,讲究新闻价值,同时,也有它自己的“个性”。这种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策划?至今尚无权威定论。有人认为,新闻策划主要强调编辑记者对报道事件的提前介入,是对新闻的判断、选择和设计、开发。也有人认为,新闻策划是一场演出的导演过程,等于制造新闻。孰是孰非,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新闻策划广泛应用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之中。人们清醒地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闻要新,新闻要及时报道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特别是重大事件,这已成为新闻界同行的共识。在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前,近来各报都积极主动参与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这是检验记者的综合素质的最佳时机,也是锻炼提高记者队伍的最佳时机。重大事件的现场采访不同于一般的新闻采访,一般的新闻采访可以从容进行,时间长短没有特别要求,写作上也不要求很急。而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来得突然和紧急,要求迅速紧张地奔赴现场采访,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迅速写出新闻见报,常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时间紧,通常要求记者到现场采访后当天必…  相似文献   

13.
一些人认为新闻传播是近代才有的事儿.其实这是对历史了解不够.现在的出版社都很牛,热点出来,一个月甚至半个月之内,就能出一本相关的书,趁热卖.这是市场经济的过人之处.换句话说,是钱“逼”出来的. 祖宗们没有市场经济,可紧迫感一点也不比咱们差,尤其是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什么叫重大事件?就是让古人们感到“天都要塌下来了”的事儿.比如,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发生了一件“天塌了”的大事儿: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杀了家眷,在煤山自缢.一个王朝终结了.  相似文献   

14.
写新闻、编辑新闻稿应该有宏观意识,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新闻应有的宏观意识?怎样把握、表现新闻中的宏观意识?认识并不很一致,因而对具体新闻作品的价值评判也就大相径庭。新闻的宏观意义究竟是什么?说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资源共享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成功对提高党报传播效应、强化舆论导向以及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拥有60多年办报历史的《开封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开封地区的主流媒体,其新闻策划特别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在采编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作家讲究创作灵感,而新闻记者强调的是新闻敏感,一种发现新闻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能力。一个具有相当新闻敏感的记者才不至于因和那可能会轰动世界的新闻失之交臂而痛苦万分。这样的记者采写的新闻常常会得到独具慧眼、独树一帜的评价。新闻特写《难忘的时刻——小平同志会见最后一批外宾侧记》(见1989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正是一篇能看出作者的功底与新闻敏感的作品。11月13日,小平同志会见日中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同时这也是他正式告别他的多年政治生涯的时刻。一个伟人主动地离开政治舞台,同他步入政治舞台一样,具有极大意义,吸引着世界的注意,人们都在关注着小平同志此时的行踪与举动。对能亲临现场、目睹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记者来说,看到了什么?准备看到什么?准备写什么?写了什么?采用的什么角度?等等,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这是一场考试。有准备、训  相似文献   

17.
江凌 《今传媒》2010,(3):112-116
什么是新闻史?什么是历史研究的内涵?中西学者有不同的回答。戈公振先生曾说:"所谓报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1]知名新闻史家方汉奇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主旋律”与多样化是我们在新闻领域使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主旋律”?什么是多样化?在我们的新闻实践中又如何去做到“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呢?这是我们新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新闻舆论要有自己的核心或基调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媒作为一个传统行业,不仅承担着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宣传任务,还起着反映广大群众诉求、传达社情民意的纽带作用,新的形势对新闻记者的素质与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因素决定着新闻的影响程度与传播效果,这也是新闻传媒赖以生存的根本。本文浅谈了新形势下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素质,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华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新闻单位。它发往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电讯稿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可读性。极快的时效性,是各级党报和各种新闻媒介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源。那么。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应该怎样选编新华社电讯稿呢? 一是重要性。新华社传给地市党报的电讯稿,比传给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电讯稿数量较少,内容较短。但遇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