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禹心悦 《早期教育》2006,(11):15-15
在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一直被我们一线的许多教师应用,而这一模式也确实是简单易行.且对幼儿音乐成长有益。但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学习掌握某种音乐技能早已不是音乐活动的唯一目的了。在关注幼儿整体性发展,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体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关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并开始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环节。为了体现孩子的自主创造性,老师在设计活动中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了幼儿模仿环节,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随便跳随便唱。  相似文献   

2.
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来说,字比图画显得抽象与陌生。在幼儿园语言讲述活动中,教师通常使用具体形象的图片做为引导幼儿讲述的载体。随着教科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更期望看到幼儿通过一些有效策略进行自主讲述,更关注幼儿学习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以往简单的模仿习得的结果。教师们已从对浅层表象的追求上升到对实质价值的反思。考虑  相似文献   

3.
严娟 《辽宁教育》2014,(4):61-62
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的传授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 )  穿珠是常见的、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活动。在穿珠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主根据珠子的色、形、数等因素任意排列组合,掌握间隔排序的方法和规律,建构逻辑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遗憾的是,许多教师将穿珠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采用教授的方式来进行,忽视了知识的整合性,幼儿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忽视了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不同学习特点、不同学习速度和方式的幼儿的需要,束缚了孩子的思维,使他们满足于简单机械模仿教师的层面上,不敢大胆突破,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严娟 《西藏教育》2014,(2):50-51
<正>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用老师的授播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和  相似文献   

6.
严娟 《辽宁教育》2014,(7):61-62
正目前,大多数幼儿园进行的都是主题教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多以集体活动为主,虽然它强调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但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通过教师的传授替代了幼儿的个体建构,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缺乏与环境、材料、同伴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教师很难根据每个孩子的需要进行活动的调整和引导,也无法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和主题性区域活动进行了有效整合,活动表明,要有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就必须灵活高效地开展主体性区域活动,最大程度地实现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钱亚军 《山东教育》2004,(15):25-25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在“教育要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理念的引领下,幼儿园的课程已由原来的预设向师生共同建构发展,相应的,教育活动方案也由原来的严谨设计、严格执行向弹性设计、灵活执行发展。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看到,教师在操作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新课程老方法,“换汤不换药”;二是盲目追随幼儿的兴趣,放任自流,“老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富有弹性的教育活动方案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8.
对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我园田野课程的核心是自主探索活动,主题、主题活动特别是项目的选择和确定都来自于幼儿的现实需要和兴趣,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活动中的师生都有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感受到自主决策的快乐。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要想很好地处理幼儿的兴趣问题绝非易事,我们的教师也不断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的兴趣各不相同,我们应如何选择、决策?活动进程中孩子产生了新的兴趣点,我们该怎么办?怎样引导和支持无兴趣的幼儿或个别幼儿的特殊兴趣呢?把握和解决孩…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孩子探究和学习的特点是我们教育活动构成的依据,教育应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原有水平出发,不断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从而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实现幼儿主动的、合乎教育目的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通过提供幼儿探究的材料、环境及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条件,促使幼儿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织形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凸显幼儿学习与游戏的自主性。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常常基于自身主观的视角来思考和开展区域活动,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特性和创  相似文献   

11.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尽量给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每一个孩子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自我实现,从而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进行主动的、有效的学习。那么,何谓幼儿的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对于托班的幼儿,教师预设的活动和集体活动宜少、宜短,教师应以个别教育为主。而区域活动正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的自主活动,它不仅能够让教师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强调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使幼儿的天性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3.
自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心理调节和精神鼓励的强大动力,也是幼儿的一种权利。幼儿教育新理念告诉我们,在自主活动中,应当让幼儿自由参与活动,而不是教师在操纵幼儿。教师的引导应迎合幼儿的需要,指导的基本原则应是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幼儿教育如何培养幼儿自主活动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一本杂志看到过一篇文章“小鱼好可怜”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教师在给幼儿讲述鱼鳍的功能和作用时想让幼儿更直观些,她却切去了小鱼的胸鳍和腹鳍。当幼儿观察鱼失去了胸鳍和腹鳍会怎样呢?这时一名幼儿却哭地喊到:“小鱼真的好可怜”看到这篇文章我意识到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把握好儿年龄特征,没有引导幼儿自主探究。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与主题相背,在活动中,教师只考虑到知识技能,却忽略了能力情感。在幼儿生活、学习中应渗透幼儿情感。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生活和学习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背景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开始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真实的探究过程,重视幼儿探究的状态及真实体验。目前,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亲历探究过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却往往担心活动的效果或者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到位,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亲历探究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曹俊 《早期教育》2001,(19):32-32
晨间活动强调让幼儿自主选择器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孩子的创造性是无穷的,教师可以乘此机会向幼儿学习。在这种学习中,孩子是主体,教师也是主体。  相似文献   

17.
孙静 《广西教育》2012,(17):94-94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对数学活动的教学组织模式比较熟悉。教师如果继续套用以前的模式,只用简单的图片或实物供幼儿操作已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样不仅容易使幼儿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甚至还会使幼儿厌倦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推陈出新,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朱晓玲 《考试周刊》2014,(39):195-195
角色扮演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对幼儿的语言及表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何扮演角色,让孩子爱上表达,文章认为,一是利用多次活动逐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熟悉度;二是教师悉心指导,带领幼儿进行角色表演;三是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四是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创编并表演故事。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改善教学方式和改善学习方式,强调幼儿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自主意识,使音乐活动成为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天地,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传统的歌曲教学模式是课堂上教师教一句(或一个动作)、幼儿模仿着学一句(或一个动作),老师常常忽视幼儿的主动性,低估幼儿的能力,没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空间,过分地突出和强调机械的模仿及注重技巧训练,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以游戏为生命,多游戏,多快乐。"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可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幼儿对那些单一活动不感兴趣,或者是对熟悉的活动器械厌倦了,如果只将"玩"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反而使游戏活动流于形式。仔细反思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这样的玩法很单纯却不丰富,有些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还会利用手上的器械创新出一些自己喜欢的玩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